商务部发布终裁公告称,最终裁定原产于欧盟、日本、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的进口不锈钢钢坯和不锈钢热轧板/卷存在倾销,国内产业受到了实质损害,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自2019年7月23日起,决定对原产于欧盟、日本、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的进口不锈钢钢坯和不锈钢热轧板/卷征收反倾销税,税率为18.1%-103.1%不等,征收期限为5年。 对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利好国内相关产品生产企业,A股上市公司有太钢不锈、本钢板材等。 【2019-07-04】太钢不锈(000825)不锈钢龙头企业 或向上游产业链延伸 投资要点: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是中国龙头不锈钢企业,我们预期公司2019-2021 年EPS 分别为0.35、0.45、0.50 元,参考同类型钢铁企业,给予公司2019 年PE 14X,对应目标价4.90 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不锈钢需求稳步上升,供给仍有增量。我国不锈钢需求稳步上升,2018 年我国不锈钢表观需求上升8.8%,维持了上升的趋势。同时,我国不锈钢供给持续增长,2018 年我国不锈钢产量2670.7 万吨,同比增加3.62%。2018 年我国不锈钢产能利用率70.3%,处于相对低位。2019 年我国在建的不锈钢产能856 万吨,未来供给或继续增加,叠加印尼不锈钢回流国内带来的压力,我国不锈钢供需宽松平衡。 公司为我国不锈钢龙头企业,自身实力雄厚。公司自身粗钢产能1260 万吨,其中不锈钢产能450 万吨,是我国不锈钢龙头企业。公司16 个产品国内市场独有,21 个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30 多个品种(手撕钢、笔尖钢等)成功替代进口。同时,公司母公司太钢集团拥有年产1300 万吨铁精粉的生产能力,为公司原材料来源提供可靠保障。 收购鑫海新材料,公司或实现向上游的延伸。公司2018 年公告拟收购鑫海新材料51%的股权,鑫海新材料主营业务为镍铁合金,为公司生产不锈钢的上游。若公司收购成功,公司产业链将实现向上游的延伸,公司原材料的稳定性、原材料成本将得到优化,公司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风险提示:不锈钢供给大幅上升;房地产投资增速快速下行。 【2019-07-05】本钢板材(000761)关注潜在的国企混改机会 有望改善公司治理与经营业绩 公司系辽宁省属国企,粗钢产量千万吨级。公司第一大股东为本溪钢铁(集团)公司,实际控制人是辽宁省国资委,为省属国有企业。公司共有员工18436 人,2018 年生产热轧板1148.94 万吨、冷轧板560.53 万吨、特钢68.01 万吨,2019 年目标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3%。 汇兑损失拖累2018 年盈利,2019Q1 经营较为稳健。公司2018 年营业收入501.8 亿元创历史新高,但归母净利润10.36 亿元同比下降35%,主要因为汇兑损失较多导致财务费用激增8.4 亿元;公司2019Q1 单季归母净利润2.72 亿元,同比下降22%,财务费用已下降至-1.91 亿元;公司2018 年拟分红1.94 亿元,占当期归母净利润18.59%。 大股东增持公司股份,彰显对公司未来信心。大股东本钢集团于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5月21日期间,累计增持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07%,目前大股东持有公司总股份的61.02%。大股东的增持行为,彰显了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发行可转债有望增加竞争力,国企混改有望改善治理和业绩。公司拟发行不超过68亿元可转债用于产能升级改造与偿还银行贷款,优化产品结构和资产负债表,提升竞争力。本钢集团已被列入辽宁省国企混改试点单位,近期方大集团、复星集团高管密集调研本钢集团。潜在的国企混改机会有望改善公司治理水平和经营业绩,值得重点关注。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根据公司目前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我们对钢铁行业整体景气度的分析,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EPS分别为0.27元、0.27元、0.28元。我们参照可比公司PB估值水平,给予公司目标价4.86元。潜在的国企混改机会或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管理和治理水平,提振公司业绩。我们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钢价波动风险;公司生产经营风险;公司发行可转债或混改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