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近日印发《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明确,推动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造、养护、运行管理等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构建覆盖全国的高精度交通地理信息平台,完善交通工程等要素信息,实现对物理设施的三维数字化呈现,支撑全天候复杂交通场景下自动驾驶、大件运输等专业导航应用。《纲要》要求,推进车联网、5G、卫星通信信息网络等部署应用,完善全国高速公路通信信息网络,形成多网融合的交通信息通信网络,提供广覆盖、低时延、高可靠、大带宽的网络通信服务。 作为未来交通优先发展的主题,智能交通系统对于提高交通管理效率、缓解交通拥挤、减少环境污染、确保交通安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符合国家建设“智慧城市”、“绿色城市”和“平安城市”的要求,得到政策面的大力支持。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预计,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市场规模将呈加速增长态势,2019年将突破1500亿元,2022年将突破2000亿元。 相关上市公司: 多伦科技:致力于智能交通领域的多元化发展,主打产品包括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信息采集系统、交通诱导系统、数字监控系统等,广泛应用于全国20多个省近400个大中城市; 皖通科技:主营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承担了高速公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高速公路交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等项目的建设; 千方科技:业务覆盖智能交通的多个领域,涉及交通信息采集、数据处理、解决方案、产品服务等完整的信息化产业链。 【2018-08-27】多伦科技(603528)2018年半年报点评:主业稳中向好 盈利能力显着提升 公司2018H1营收同比增长5.4%,归母净利同比增长16.32%,符合预期 多伦科技发布2018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8亿元,同比增长5.4%;归母净利润7656万元,同比增长16.32%。扣非归母净利润7099万元,同比增长11.99%,业绩符合预期。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为0.24、0.31、0.41元,维持买入评级。 高毛利率科目三、智能驾培增长快速,成本费用控制良好提升盈利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56.44%提升至62.32%,主要原因是通过良好的成本控制收入占比最高的科目一、二驾驶考试系统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57.45%提升至64.88%,同时毛利率较高的科目三和智能驾培系统服务业务增长迅速收入占比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率从去年同期的26.59%增加至28.75%: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9.2%主要系公司加大市场营销投入,售后服务费和销售人员薪酬增加所致;管理费用控制较好,报告期内计提部分股权激励费用情况下同比仅增长3.74%。 驾考主业稳中向好,《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内容与方法》正式实施影响积极 《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内容与方法》已于2017年10月正式实施,新规对科目二、三实操考试的部分操作进行了细化,各地考场升级改造需求大幅提升。此外公司还积极推广“机动车驾驶人考试综合管理平台”、“交通安全教育基地”等新业务。 智慧驾培扩展迅速,合作地域达25个省区(市)签约优质驾校近400家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百余家签约合作驾校,覆盖上海、安徽、辽宁等地,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与全国近400家优质驾校签约,智慧驾培业务合作地域已拓展到全国25个省区(市)。公司进一步提高智慧驾培信息化技术,顺利完成智能模拟器等产品升级,并在各大驾培机构试点收到积极的市场反馈。报告期内公司智能驾培系统服务收入826万元同比增长近11倍。 智慧交通领域继续加大资源投入和市场开拓力度,各地项目推进顺利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在智慧交通领域加大资金、人才投入和市场开拓力度,积极拓展雪亮工程、智慧停车、智能安防、智慧园区等智慧城市建设。江宁区道路交叉路口公交信号优先控制二期项目、江宁高新区非标改造等项目相继实施,在昆山、昆明、河北等地的智慧交通项目顺利推进。 主业稳中向好盈利能力显着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亿元,1.93亿元以及2.52亿元。前值2018-2019年2.53亿元,3.31亿元,下调原因为驾考新规影响下系统改造升级带来的项目确认延后、新增考场建设增速放缓等。2018-2020年对应EPS为0.24、0.31、0.41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1倍,24倍,18倍。随着改造升级项目开始验收交付以及智慧驾培等新业务快速拓展,公司主业稳中向好,盈利能力显着提升。可比公司2018年平均PE估值41倍,给予公司2018年36~41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8.64~9.8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驾考驾培规则、汽车限购等相关政策性风险;智慧驾培及智慧交通业务拓展不达预期风险。 【2019-06-06】80后"少帅"入主皖通科技(002331)后遭联手叫板 世纪金源等知名闽商潜伏已久 在地铁WiFi市场做到龙头,蚂蚁金服、奇虎360等战略入股的南方银谷的"少帅"周发展,最近或许在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上感到了威胁。外界也并不知道,正与他对弈皖通科技(002331)的其他股东到底是谁。 6月4日晚间,南方银谷宣布通过二级市场和大宗交易增持皖通科技5%股权,持股比例达到10.83%,目前共持有上市公司15.83%的表决权。本次增持基于对"上市公司价值的认可及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后续会择机继续增持。 目前,南方银谷正式入主皖通科技刚满3个月,周发展是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发现,到今年一季度末,股权极为分散的皖通科技,前十大股东中已经出现2位接近举牌线的"神秘人",其中一家可追溯到世纪金源集团。原本仅凭10.83%股权控制皖通科技的南方银谷此次增持或带着扞卫控制权的色彩。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今年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五位外部股东"联手"提交临时提案,这五位股东并不构成一致行动关系,却已成功获得一个董事席位。本次增持是皖通科技股东间"叫板"的后续,还是握手言谈的开始? 入主即遭联手叫板 去年底,南方银谷通过认购皖通科技合计2401万股的定向增发配套融资,获得了皖通科技5.83%股权,接着进一步受让皖通科技原控股股东、创始人王中胜、杨世宁、杨新子等三人合计5%股份的表决权,由此"上位"成第一大股东。 由于子公司涉及军工,今年3月,经四川省国防科工办初审和国防科工局终审原则同意上述表决权委托,南方银谷正式入主皖通科技,南方银谷董事长周发展也成为皖通科技实际控制人。 南方银谷是一家从广东"地铁"走出来的公司,创始人周发展生于1980年,早年是曾创办深圳地铁报的传统媒体人。其官网称,目前公司在地铁WiFi市场占有率接近75%。周发展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南方银谷31.56%股权。 市场对这场重组的关注度高,一方面是早在2016年,南方银谷曾经试图通过被三变科技收购进入资本市场,但未能成行,这一次,南方银谷用看似极少的股权和资金撬动了皖通科技的控制权;另一方面,是南方银谷作为"花生地铁WiFi"的运营方,一直有蚂蚁金服和360参股概念。后续是否有资产注入等动作成为一个悬念。 但平静不久就被打破。在今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前夕,五位外部股东前来"敲门"。 3月19日,上市公司董事会收到梁山、刘含、王亚东、福建广聚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福建广聚")、上海执古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执古")等五名股东联合发出的《关于增加 2019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临时提案的函》,提请公司董事会增加选举李臻为非独立董事。以上五名股东合计持有公司股份4684.2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37%。 接到五位股东提名后3天的3月22日,南方银谷和原皖通科技实控人王中胜等也临时增加了提名,提名汪博涵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汪博涵是南方银谷的高级副总裁。 有了王中胜加持后,南方银谷和王中胜提名时的表决权占公司总股本的12.16%。但同在3月22日当天,上述五名股东又提出了增加王辉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从股东大会投票情况看,前来"叫板"的五位股东选择了力保李臻以1.55亿票当选,而南方银谷方面主要是保证周发展入选董事。4月8日,周发展被选举为皖通科技董事长,作为皖通科技创始人之一的陈新是上市公司副董事长。后续提名的汪博涵和王辉,均因差额选举获得赞成票数排名靠后且未超过股东大会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的二分之一未能当选。 新公司十天增持1个亿 3月19日的公告显示,联合提名董事的五名股东当时已经持股11.37%,和当时南方银谷表决权比例接近,甚至略高一点。这五名股东中,只有梁山、刘含、王亚东为一致行动人,但被提名董事候选人李臻是上海执古资产的总经理。上海执古资产的持股比例较低,为0.05%,不在皖通科技前十大及前十大流通股东里。 五名股东中,福建广聚持股比例最高,这家公司在2018年12月20日才成立,注册经营范围与工程项目、信息服务有关,唯一股东是中铁照明(福建)有限公司,注册地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 福建广聚的股东及实控人在资本市场都无更多线索可循。公开信息显示,去年年底时,成立后不到十个交易日,福建广聚已经持有皖通科技3.59%的股权,到今年一季度末,福建广聚持股比例增加到4.95%,已经准举牌,最新持股市值超亿元。 显然,股东大会后,作为控股股东的南方银谷增持的脚步也加快了。获得控股权时,南方银谷自身只持有上市公司5.82%股权,6月4日晚间披露的简式权益变动书显示,南方银谷从12月宣布控股起开始小规模增持皖通科技,今年4月、5月,通过大宗交易受让和二级市场增持的步子明显变快。 在大宗交易中,南方银谷选择了溢价受让皖通科技原管理层团队股权。数据显示,6月4日当天,南方银谷以9.83元/股的均价从二级市场增持公司24.02万股,同时以10.65元/股的价格溢价大宗受让了199.9万股,对应为副董事长陈新所减持的股票。当天皖通科技报收9.7元/股。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盘后的溢价大宗交易表明南方银谷作为新大股东,试图和皖通科技原管理层建立更深层次的"攻守同盟",以应对目前分散的股东形势。 作为实控人必须平衡各方力量。从本次受让股权的情况看,虽然南方银谷有223.18万股(占皖通科技股份总数的0.54%)的股份被司法冻结,但南方银谷资金并非不足。天眼查数据显示,在2018年5月接受蚂蚁金服旗下上海云鑫创业投资的D轮融资后,去年10月又进行了D+轮融资。 本次增持后,南方银谷对皖通科技的持股达到10.8265%,表决权是15.8265%,南方银谷表示后续会择机继续增持。 闽商潜伏已久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南方银谷外,皖通科技的股东阵营还有其他新变化,不仅持股集中度提升,同时出现了更多的神秘人,世纪金源集团董事黄涛隐现。 最新一季报显示,皖通科技前十大股东中,福建广聚持股比例4.95%,已经是继南方银谷(当时持股7.16%)、王中胜(持股5%)之后的单一第三大股东,举牌只一步之遥。单一第四大股东是"西藏景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去年底成为皖通科技持股4.85%的股东,西藏景源一季度持股未变化。 值得关注的是,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发现,西藏景源工商资料登记的联系方式可以追溯到世纪金源集团公司。天眼查数据显示,西藏景源只有黄涛和黄世荧两个股东。2018年初,世纪金源老板黄如论退出,由其子黄涛和黄世荧负责打理世纪金源,仍是世纪金源董事。 黄氏家族正是福建福州连江籍人士,此前曾涉及顺威股份内幕交易案受到业界关注。此外,皖通科技一季度股东中还新进了一家"福建省未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未然8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1.38%。未然资产也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天眼查数据仅能显示,未然资产和福建广聚等在人员上有蛛丝马迹的联系。 "从任何公开资料上都看不出来这些神秘股东之间有什么法律上的关联关系,也不清楚一起提名董事的5个股东的背景,上市公司也很难要求股东做出说明。"一位熟悉市场的律师说。 可以看到的是,在2018年低迷的市场行情下,皖通科技的前十名大股东的持股集中度已经由2018年6月的28.12%提升到今年一季度的接近40%,股东总户数从4.1万户缩减到3.3万户。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5.7%至947.66万元,原管理团队减持股份的同时,皖通科技和新实控人周发展的磨合还在继续。 哪些"神秘人"在建仓皖通科技,是游资还是后续配合资本运作?一切,还需要时间解答。 【2019-07-10】千方科技(002373)开拓智慧交通领域 增资山高信联完善ETC业务 在新技术的推动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下,我国智能交通正在迎来变革,其产业规模将进一步发展壮大,相关上市公司也纷纷参与其中,分羹智慧交通高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千方科技(002373)7月9日连发两份增资公告,公司拟参与国企混改对山高信联增资,出资不超过 1.18亿元对其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公司将持有山高信联14%的股权。此外,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出资不超过6500万元人民币对浙江交规院进行增资,增资后,公司将持有浙江交规院5%的股权。 资料显示,山高信联控股股东为山东高速集团,是山东高速的ETC发卡及运营主体,是受中国人民银行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拥有央行颁发的两张第三方支付牌照(互联网、预付卡),是中国石油流通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单位。主要业务包括ETC业务、金融业务、支付业务、加油业务等业务。 据了解,山高信联以高速公路ETC为基础,通过不断融合创新,完成了从ETC发行机构向数据科技公司的转型,形成了以互联网支付、预付卡为支撑的第三方支付板块,以ETC、加油、满易网为支撑的物流金融板块以及以无感支付、"高速ETC"、"e高速"为支撑的智慧交通板块三大业务板块。 同时,山高信联也是山东省国资委第一批员工持股试点企业之一,通过本次增资扩股,山高信联同步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而千方科技公是智慧交通解决方案龙头厂商,产品线完善,覆盖ETC、路网流量监控、交通管理方案、交通缓堵共层设计、交通管理系统集成、软件定制开发、控制系统交付、前端感知产品等。 公司在ETC领域深耕多年,已推出OBU、RSU、CPC卡等全系列产品,并承接多地ETC收费系统建设项目,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目前业务范围已覆盖安徽、浙江、甘肃、山东、山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内蒙、四川、新疆、天津、吉林等近20个省份。 根据前瞻研究院预计,到2023年高速公路市场智能化规模预测达到89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47%。公司表示,将始终聚焦技术创新,依托在城市大数据资源、智慧交通和公共安全等垂直领域的技术积累及建设经验,不断助力中国智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公司此次参与山高信联增资扩股项目,后续将发挥山东高速在ETC发行领域的品牌和技术优势,积极推动多领域协同深度合作,实现客户资源及渠道共享,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把握撤销省际收费站带来的ETC市场机遇,有效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对浙江交规院的增资,公司表示,公司和浙江交规院在智慧高速、车路协同等解决方案及交通业务市场资源等层面高度协同,公司本次参与浙江交规院增资扩股,可显着增强公司解决方案设计能力和项目总承包市场获取能力,有力增加双方各自的业务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助力公司成为下一代智慧交通系统的引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