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城市中的停车难问题正在日益凸显,尤其是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车位难找、利用率不高等现象突出。智能化停车被视为有效的解决方案。发改委等七部委已印发指导意见,鼓励建设集约化的停车设施,支持移动终端互联网停车应用的开发与推广,鼓励出行前停车查询、预定车位、自动计费支付功能。 相关上市公司: 五洋停车:主要收入来自主体车库及其安装服务; 东杰智能:开发了多种形式的智能立体停车系统; 捷顺科技:主营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 【2019-05-21】五洋停车(300420)"智慧停车生态圈"初具雏形 未来成长可期 全力打造"智慧停车新时代":公司在2015年2月成功上市之后,通过并购深圳伟创、山东天辰等公司,开始切入进智能化机械式停车设备领域。2019年公司正式更名为"五洋停车",未来发展战略确定为"智造+停车资源+互联网"。经过多年布局,目前智能停车业务已占据公司收入的主要地位,2018年收入占比达到62%。智能停车业务推动公司业绩高速增长,2018年公司净利润为1.31亿元,实现增长67.89%。2019年4月,公司启动定增募集资金,推动产能建设,有望为公司未来成长拓实基础。 智能停车产业有望实现快速发展: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城市内的停车泊位缺口相应扩大,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也对停车场建设形成制约。在此背景下,智能停车新模式可有效解决城市停车难题。同时,政策持续发力,推动立体停车系统的发展。2018年,全国有25个城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根据所辖城市的特点明确了城市停车问题的工作计划。此外,多个城市均将根据自身特点积极探索智慧停车的发展。 智能停车布局趋于完善,投资运营一体化发展。公司近年来通过并购深圳伟创、山东天辰等公司,成功打造出"南伟创,北天辰"的智能停车业务格局,完善国内的市场布局。公司智能停车装备技术优势显着,覆盖众多优质客户。公司创新推动发展,可充电立体智能大巴库已正式推出。公司致力于智能停车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发展,目前福建南平、江西南昌、云南昆明、辽宁沈阳、江西抚州等多个城市停车项目已先后落地。另外,公司多项BOT样板工程落地,加速推进运营发展步伐。 盈利预测与估值指标:公司依托装备制造的优势,通过与政府合资共建、BOT、EPC等方式、大力拓展停车产业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业务,我们认为公司业绩有望步入收获期。我们预测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为2.66、3.50、4.34亿元,对应EPS为0.37、0.49、0.61元。综合相对估值与绝对估值两种方法,我们给予五洋停车9元目标价(19年PE约为25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停车运营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并购整合不及预期,并带来商誉减值风险;应收账款计提的风险。 【2019-07-13】东杰智能(300486)2019年上半年净利3000万–3400万 7月13日消息,东杰智能(300486)近日发布2019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最高可达3400万,比上年同期下降1.07%。 公告显示,2019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00万元-34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71%-1.07%。 据了解,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与利润水平较上年同期基本保持稳定。 2019年半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09.62万元,2018年半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32.97万元。 资料显示,东杰智能的主营业务为智能成套装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与销售。 【2019-06-22】捷顺科技(002609)智慧停车龙头厚积薄发 开始从量变走向质变 产品沉淀、资金充足,公司龙头优势不断扩大 优质产品不断沉淀,生态体系初步形成。智能硬件方面,深化AI 技术的应用;平台方面,推出天启智慧物联管理平台和停车场云坐席,提供多个业务统一管理;运营方面,智慧停车运营业务盈利模式已经跑通,推广模式得到市场验证。目前公司“智能硬件+平台+运营”生态已初步成型,生态化转型下半场即将拉开帷幕。 公司在行业内长期保持较大的资金优势,资金储备和信贷空间充裕,保障了公司在行业发展与竞争中持有主动权。公司依托资金优势持续加强研发,促进研发成果向新产品的转化,公司龙头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 传统业务调整期已过,加强渠道建设夯实发展根基 公司前期下调终端设备价格、推广分期模式,对业内竞争者实现降维打击,智慧停车业务扩张迅速。2018 年年初,蚂蚁金服斥资2 亿元战略入股了公司旗下顺意通,进一步加速推进了智慧停车业务的拓展。 公司加强了渠道建设,夯实发展根基。公司于2018 年推出“城市合伙计划”及“千城加盟计划”,渠道建设成效显着,城市合伙计划成立了6 家合资公司,千城加盟计划于启动3 个月内有50 多家加盟商完成签约。 行业竞争回归理性,降价影响已经消除。互联网创企硬件功底不足、依赖融资发展的免费模式弊端不断显现,资本寒冬下互联网创企不断淡出市场。公司前期降价影响已基本消除,后续将受益行业市场集中度提升。 新业务规模化推广在即,将跨过盈亏平衡点 2B 方面,公司AI 云服务解决方案“捷顺云坐席”和天启智慧物联管理平台,大幅助力物业降本增效。2B2C 方面,公司与银行开展停车打折、停车券反补等,与保险机构开展实现购买保险与停车券优惠结合等通道服务盈利模式已跑通,公司在停车场资源方面具有较大存量优势,将助力该业务发展。 盈利预测与估值 由于2018 年公司新业务探索进度较慢,毛利率下降幅度较大,下调公司盈利预测,净利润由原预测2019/2020 年的2.28/2.98 亿元下调为1.55/2.26亿元,新增2021 年预测3.17 亿元,对应EPS 为0.24/0.35/0.49。采用分部估值法,2019 年公司对应市值约77 亿元,对应股价11.87 元。 风险提示:停车IT 行业竞争加剧;智慧停车推广进度不及预期;运营业务变现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