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召开的中国道路交通安全论坛上,公安部交管局、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国正推进集成指挥平台建设,现已联网交通技术设备80万套,今年年底将实现交通监控视频全国联网。艾媒咨询认为,智慧交通依靠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多种信息技术,以国家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为指导,在优化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提高运行效率以及保障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公司有易华录、浙大网新等。 【2019-07-12】易华录(300212)蓝光与数据湖获多巨头认可 现金流连续转正拐点验证 央企背景的大数据领军企业,拥有全球领先的蓝光存储技术。公司是华录集团旗下控股公司。中国华录是国内唯一加入国际蓝光联盟的单位,也是唯一掌握研发300G 以上蓝光光盘技术的国内企业,目前为止其研发的蓝光光盘存储容量达500GB,刷新世界记录。公司在国内拥有华松蓝光存储的唯一销售渠道、技术和耗材供应链,为数据湖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数据湖三部曲"建湖、引水、水资源利用"有序进行。目前数据湖大多数以PPP 形式开展,从政府角度看,数据湖可以起到创造就业、发展高新科技的作用,因此各地政府皆积极合作引入数据湖项目。目前数据湖三部曲皆有序顺利进行:1)建湖:2018 年落地7 个项目,截至2019 年4 月落地12 个项目。2)引水:各地政府引导委办局和分支机构纷纷将数据导入数据湖中,同时也引流地方企业入湖,同时易华录也引入企业构建生态联盟,某直辖市行政区年均可产生50PB 数据。3)水资源利用:依托海量数据,数据湖提供湖存储、安全、云计算、数据增值等运营服务。2018 年公司已完成天津、徐州、泰州、北戴河、德州等5 个示范湖建设,其中徐州、泰州及天津数据示范湖已逐步开始运营服务,德州、北戴河等数据湖的运营工作也即将拉开序幕。 现金流连续多季度转正,预示经营质量实质性改善。归母净利润近三年增速提高,特别是2018 年达到50.29%。历史上,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大部分季度为负,而2019Q1 之前连续三个季度现金流均转正,原因为公司智慧交通等传统项目逐步管控(现金流出较多),随着数据湖项目盈利模式改变、运营开始贡献收入,公司经营质量得到了实质性改善。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2019 年目标市值232 亿元,对应PEG 为1.1 倍。预计2019-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6.74 亿元、45.99 亿元、58.16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46 亿元、6.74 亿元、9.58 亿元,年复合增速为47%。可比公司2019 年平均PE 为31 倍,平均PEG 为1.21 倍。给予易华录1.1 倍PEG,对应2019 年的PE 为52 倍,目标市值232 亿元。 风险提示:政策环境风险、数据使用不当的可能、资金短缺的风险。 【2019-08-13】浙大网新(600797)携手阿里 重金布局数据中心 阿里正在快速强化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布局。8月12日晚间,浙大网新(600797)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华通云与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下称阿里)于近日签署了包含ZH12数据中心项目的《合作备忘录》。 记者注意到,今年3月,数据港也发布公告称,已与阿里签订了关于ZH13等五个云计算数据中心基地园区项目的合作备忘录,明确约定了项目合作内容、合作周期、费用结算等主要商务条款。 阿里频频布局数据中心 华通云与阿里签署的《合作备忘录》显示,基于双方是各自所在区域的优势企业,拥有良好的商誉和丰富的资源,双方同意进一步扩大合作规模、提升合作层级,就数据中心项目达成合作共识,在全国范围内落地实施IDC数据中心机房项目。 华通云将根据阿里的选址,按照其提供的定制化数据中心的技术和运营服务保障等要求,进行规划、设计、投资、建设及负责提供数据中心运维托管服务。 华通云与阿里将合作建设ZH12数据中心,阿里将分批给予华通云数据中心建设量,初始授予1个模块,后续根据实际履约情况,获取后续份额,累计3个模块。 据悉,华通云将设立项目公司,负责IDC项目建设及运营全过程管理、项目运营所需机电设备的投资建设等。项目建设完毕经阿里验收合格后,双方完成签订“数据中心服务协议”,华通云向阿里提供运维服务,并通过收取数据中心运维服务费确认业务收入。 上述《合作备忘录》中针对机柜月服务费的定价、数据中心机房服务费用结算模式和空置费进行了约定。在10年的运营期限内,浙大网新通过上述1个模块的服务总收入为5.28亿元(不含电力服务费),3个模块的总收入为15.84亿元(不含电力服务费)。 公告显示,ZH12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周期预计为18个月,实际交付计划及使用进度以双方在正式商务合同中约定为准。浙大网新表示,上述项目若顺利实施,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在数据中心领域的规模,有利于加强公司及华通云与阿里之间现存的战略合作关系。 不过,由于上述项目合作尚需双方进一步协商落实,双方尚未开展具体合作,且IDC数据中心机房项目建设期较长,浙大网新预计,上述合作不会对公司2019年度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阿里在数据中心领域频频放出大单。今年3月,数据港就与阿里签订了关于ZH13等五个云计算数据中心基地园区项目的合作备忘录。此前的公告显示,在该项目运营期限内,数据中心服务费总金额约为40.44亿元(不含电力服务费)。 公开信息显示,去年6月,阿里广东云计算数据中心河源项目动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150亿元;去年9月,杭州余杭区举行2018年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集中签约活动,其中就包括投资达60亿元的阿里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仁和项目。 华通云未达业绩承诺 资料显示,华通云是一家国内技术领先的新型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主营业务包括IDC托管服务、互联网资源加速服务和云计算服务。 2017年,浙大网新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华通云数据80%股权,彼时,浙大网新的交易对手还给出业绩承诺,华通云2017-2018年度实现的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3.56亿元。 然而,华通云2018年的扣非净利润仅为1.07亿元,与业绩承诺的差额为9056万元;华通云2017-2018年度的累计扣非净利润为2.57亿元,与业绩承诺差额为9868万元,未完成业绩承诺,累计承诺利润完成率为72.24%。 由于未能完成业绩承诺,这也直接导致浙大网新在2018年对华通云计提了5077万元的商誉减值准备。 说来也巧,从浙大网新披露的公告来看,华通云未能完成业绩承诺的原因也与阿里有关。其中之一就是,在华通云的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板块,阿里定制机房千岛湖二期机房上架进度晚于预期,IDC托管业务未能完成预期毛利。 浙大网新在2018年报中提到,如华通云未来经营业绩不达预期,收购华通云80%股权的交易形成的商誉存在继续减值的风险,从而对公司未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数据显示,在收购华通云80%股权的过程中,浙大网新增加了超过12亿元的商誉。根据华通云商誉减值测试中的预测,华通云在2019年至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9.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