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生猪开始趋势性短缺,屠宰量相应呈几何式下滑,生猪的小肠作为制作肝素的原材料,导致肝素粗品与原料药供不应求,最终催生肝素大幅度涨价,行业景气度进一步上行。从中期来看,行业受益于API+制剂一体化,盈利能力也进一步提升。与欧美的肝素原料药生产商相比,中国生产的肝素原料药生产成本较低,原料供应充分,因此肝素类药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中国肝素粗品和肝素原料药的产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相关上市公司: 常山药业:公司主营肝素原料药和肝素制剂药品,拥有完整的肝素产业链优势;半年报营收增长主要是肝素钠原料药销售价格上涨、水针制剂销量增加所致。 东诚药业:肝素钠的出口量一直处于国内领先位置,半年报净利润预增50%至65%。 【2019-08-15】常山药业(300255)上半年净利增长16.2% 建设自营肝素粗品加工基地应对行业变化 8月15日,常山药业发布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9.03亿元,同比增长26.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16.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12.28%。 常山药业表示,营业收入增加主要是肝素钠原料药销售价格上涨、水针制剂销量增加所致。 记者注意到,常山药业在营业收入增加的同时,营业成本也在增加。2019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2.61亿元,同比增加20.66%。公司表示,主要是原材料价格上涨、水针制剂销量增加所致。 常山药业是国内少数拥有完整肝素产品产业链、能够同时从事肝素原料药和肝素制剂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其中,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产品是公司的核心产品,带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2019年上半年,常山药业低分子肝素制剂实现收入6.0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38%,公司表示,主要是低分子肝素制剂销量较上年同期增加导致。在原料药销售方面,受非洲猪瘟疫情和生猪出栏量降低的影响,普通肝素原料药和低分子肝素原料药的销售价格同比增长,普通肝素原料药实现收入2.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51%;低分子肝素原料药实现收入7904.4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20%。 据披露信息显示,欧美发达国家是全球肝素类药物的主要消费市场,也是我国肝素原料药的主要出口市场。当前,欧美地区原料药产量趋于稳定,而我国肝素粗品和肝素原料药的产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近年来,受国家产业政策影响,随着上游肝素粗品落后产能的逐步淘汰,肝素粗品价格持续上涨。 公司表示,为应对行业变化趋势,公司在加大肝素粗品储备的同时,建设自营肝素粗品加工基地。2019年上半年,专业化运营肝素粗品生产的凯库得公司实现投产运营。由于投产时间较短,2019年上半年,凯库得仅实现营业收入423.54万元,未来随着产量提升,将对公司原料供应产生重大影响。 【2019-06-14】东诚药业(002675)核素药物高壁垒 肝素业务贡献业绩弹性 投资要点: 核素市场竞争格局好,不受集采影响。 目前医药板块受4+7集中采购的影响,仿制药企业绩承压。作为市场参与者少、壁垒高的核素药物行业,不受集中采购影响。核素药物分为治疗用和检测用两类,检测类核素药物在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放开的背景下,结合自身收购+自建核药房,能够实现高速增长;治疗用核素产品云克注射液年用药金额低,主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适应症人群广。通过收购,东诚药业在核素药物板块收入已经达到9亿,长期发展值得期待。 猪小肠消耗量增加叠加肉猪出栏数下降,肝素原料药存在涨价预期。 肝素原料药来源于猪小肠,国内年产约25万亿单位肝素,按照每亿单位需要2000根猪小肠测算,肝素产业需要消耗5亿付猪小肠。国内肉猪出栏量在6.9亿头,由于生产肝素采购猪小肠从规模化的养殖屠宰场居多,实际方便采购的猪小肠小于6.9亿付。目前肉猪出栏数持续下滑,预计今年后半段猪小肠供应偏紧,带动肝素产业发生成本驱动型涨价,从而给东诚药业带来增量利润。 给予“推荐”评级。 预计东诚药业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3.49亿、4.20亿、5.13亿,对应EPS分别为0.44、0.52、0.64元。对应年6月6日收盘价,PE分别为25、21、17倍。考虑到东诚药业的核素业务稀缺,市场竞争格局好,给予25%左右估值溢价,12个月目标价14.3元,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商誉减值风险;肝素原料药降价;核药房拓展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