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内获悉,在5G、物联网、消费电子等需求的带动下,全球高频电感产能缺口较大,供货紧张。日系村田电感的交期已经拉长到2-3个月,国内电感龙头顺络电子(22.70 -3.77%,诊股)的交期也已经拉长到3个月,11月份下单要到明年2月份才能拿货。 今年来,5G、物联网、消费电子------TWS耳机、GPS+北斗等应用爆发,高频电感需求激增。而电感厂商并未计划规模扩产。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需求大增,而产能问题没有根本解决,高频电感缺货行情至少将持续到明年年底,价格调涨不可避免。 相关上市公司: 顺络电子:我国电感龙头企业,也是少数在国际高端片式电子元器件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公司90%的收入来自电感业务,是5G手机用01005高频电感全球少数国内唯一能够量产的公司,先发优势明显; 麦捷科技:布局高端功率电感(MPIM小尺寸电感),已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2019-11-11】顺络电子(002138)电感龙头市占率持续攀升 新产品放量助力业绩增长再上新台阶 电感龙头市占率继续攀升,微波器件等新业务高速成长:公司拥有磁性器件、微波器件、精密陶瓷、PCB 和传感器五大产品体系,下游应用领域包括通讯、计算机、可穿戴、汽车、物联网和军工等。(1)从市场地位看,电感业务市占率高,国内第一全球第五,且在高端01005电感领域拥有全球少数的产能准备;其他新产品处于市场推广期或导入期,未来有望实现份额提升。(2)从成长性看,微波器件受益于5G代际升级,用量(基站和数据终端)大幅提升,如滤波器、环形器隔离器等,同时产业链核心技术国产替代,公司作为本土技术龙头,有望实现快速突破。精密陶瓷和传感器业务基数低,受益于可穿戴和汽车电子需求的提升,有望实现高增长。 5G 驱动片式小型化电感持续增长,国产替代助力公司市占率稳步提升:5G+AIoT,手机、汽车和物联网有望成为未来电感市场三大核心驱动。同时,为适应下游电子设备小型化和集成化的需求,电感尺寸不断缩小工艺不断升级。顺络电子同时掌握绕线、叠层和一体化成型电感工艺,主打0201 电感,01005 小型化电感收入在千万级别,配合市场需求的增加持续扩产,2019 年开始布局008004 研发。电感行业集中度较高,前五大主流供应商市场份额合计高达60%。顺络电子位列第五,市占率7%左右。自2018 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自主可控呼声渐起,利好上游国内产业链。电感下游应用广泛,核心需求来自于消费电子尤其是手机。顺络电子已经进入主流手机品牌供应链体系,直接客户包括三星和华为等,同时通过射频器件商(Skyworks 和Qorvo等)和手机代工商(环旭电子等)间接供货苹果。目前,以华为、OPPO、vivo 和小米为代表的手机商对高端电感的应用程度尚不高,因此未来公司在核心客户中的份额以及行业市占率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新产品多点开花,实现多引擎驱动: 立足磁性/微波元件优势,收割5G 基站/汽车电子市场红利:(1)基站端,5G 时代受益于频段提升,基站射频元件用量大幅增长且性能显着升级。(2)汽车端,单台电动汽车磁性元器件价值量在2000 元左右,当前汽车磁性元器件市场空间为52 亿元/年,未来两年内有望保持30%以上增速。公司拥有磁性/微波元件技术和平台优势,围绕基站和汽车电子均有布局,产品有望逐步放量。 布局陶瓷一体化生产机制优势突出,利基可穿戴市场:把握从材料到产品的一体化生产机制有利于构建较强的护城河。精密结构陶瓷下游应用广泛,近年来行业增速维持在11%以上的水平。公司自2013 年开始通过外延并购的方式布局陶瓷材料的研发和商业化,控股子公司东莞信柏60%以上的收入来自智能穿戴,受益于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的增长,东莞信柏有望保持稳定的业务增速。 引入LTCC 工艺平台,持续扩充产品线:根据观研天下的数据,目前全球LTCC市场规模在11 亿美元左右,到2022 年有望达到15 亿美元。深圳南玻电子是国内最早拥有引入LTCC 生产线的厂商。公司于2008 年收购南玻电子全部股权,目前LTCC 产品包括叠层片式LC 滤波器和叠层片式蓝牙天线。公司作为国内电感龙头,有望借助大客户资源优势不断拓展LTCC产品品类,实现LTCC产品线的高增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10 亿元(+19.0%)、45.66 亿元(+62.5%)和59.90 亿元(+31.2%);净利润分别为4.79 亿元(+0.1%)、8.08 亿元(+68.7%)和10.72 亿元(+32.5%);对应EPS 分别为0.59 元、1.00 元和1.33 元;对应PE 分别为39 倍、23倍和17 倍。考虑到公司是国内电感龙头,有望充分受益于5G 和国产替代,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28 元。 风险提示:电感价格下降风险;射频元件下游认证不达预期;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精密陶瓷应用拓展不及预期 【2019-01-31】麦捷科技(300319)业绩符合预期 新产品逐渐贡献业绩 事件:麦捷科技发布业绩预告,2018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 亿元-1.35 亿元,同比扭亏,符合我们此前业绩预测。 一体电感规模上量成为业绩重要增长点。公司募投项目MPIM 小尺寸系列电感生产项目2018 年上半年已经实现营业收入约6000 万元;截至2018 年11月30 日累计投入2.55 亿元,同时2018 年12 月公司发布公告,计划对募投项目做出变更,将原用于SAW项目的1.6 亿元募集资金变更投入至电感项目。变更后的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合计产能约27 亿只。我们预计2019 年一体电感项目依旧是公司业绩的主要增长点。 SAW 滤波器产品开启国产化元年。麦捷科技的募投项目SAW 滤波器已经开始逐步批量出货,并成功Design in 知名大客户如TCL、MOTO、中兴、华为等;2018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100 万元。我们相信随着品牌客户逐渐上量,SAW 滤波器规模效应逐渐凸显,并有望实现在更多客户的突破。我们认为SAW 滤波器有望成为公司第二个重要的业绩增长因素,2019 年也有望成为SAW 滤波器的国产化元年。 全年并表金之川,基站磁性元件或受益5G 建设。公司于2017 年9 月完成对金之川67.5%股权的收购,2018 年并表金之川全年业绩。金之川主要产品为大尺寸磁性器件/变压器,主要应用于通讯基站、雷达、导航等设备以及LED、汽车电子等领域。我们相信随着5G 基站建设开启,金之川有望直接受益。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在新产品一体成型电感以及SAW 滤波器中的布局,同时控股子公司金之川有望直接受益5G 基站建设。我们预计公司在2018 年-2020 年营业收入为18.86 亿元(+31%),23.6 亿元(+25%),27.83 亿元(+1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 亿元(扭亏),1.95 亿元(+44%)和2.68亿元(+37%);对应EPS 分别为0.19 元,0.28 元和0.38 元;2018-2020年PE 估值分别为33.3 倍,23.1 倍和16.8 倍;根据可比公司估值表,我们给与公司2018 年32-40 倍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6.22 元-7.77 元,维持"优于大市"的评级。(注:公司于2018 年12 月17 日完成限制性股票授予并上市,因此相比上次报告,公司2018-2020 年净利润、EPS、PE 及合理价值区间有略微影响。) 风险提示:新产品进展不及预期,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