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近日发布《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并公开征求意见。将以全面推进数字化造船、实现关键环节和流程的智能化改造为重点,研究构建结构合理、界面清晰、重点突出、协调配套的船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正在日益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世界主要造船国家纷纷加快智能制造步伐。“南北船”的重组整合在今年落定,有利于提升国内造船企业的综合实力。相关公司有中国海防(600764)、海兰信(300065)等。 【2019-10-30】中国海防(600764)前三季度营收1.72亿元 稳步推进水声领域重组事宜 10月29日晚间,中国海防(600764)发布第三季度报告。2019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2亿元,归母净利润2279.77万元。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97.94万元,归母净利润826.63万元。 资料显示,中国海防是我国水声通信领域产品的主要定点装备生成企业,其自主技术全面覆盖水声通信算法、硬件、软件、产品化、工程化以及试验应用等各方面,是国内少数拥有从算法到实际产品装备的核心水声通信企业。 目前,在控股股东层面南北船战略性重组的背景下,作为北船旗下唯一电子信息业务平台的中国海防自身也在稳步推进重组事宜。 9月20日,公司公告称,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已审核通过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事项。根据重组报告书,中国海防拟以67.50亿元的交易对价分别向中船重工集团、七一五研究所、七一六研究所、七二六研究所、杰瑞集团、中船投资、国风投、泰兴永志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进一步将集团下属水下信息探测、水下信息获取及水下信息对抗系统及装备业务等电子信息板块业务相关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重组完成后,公司业务将实现水声专业的全覆盖,成为我国海军水声专业领域龙头,更将进一步充实中国海防作为中船重工集团电子信息板块平台的业务内涵,使中国海防成为国内水下信息系统和装备行业技术最全面、产研实力最强、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之一。此外,交易对方还安排了业绩承诺,在不考虑关联交易相互抵消下,2019-2021年分别承诺净利润为5.54亿元、6.59亿元、7.48亿元。 【2019-11-11】海兰信(300065):把握国家智能船舶发展机遇 参与国家重大项目 11月11日 - 海兰信(300065)董事长申万秋近日表示,海兰信将以现有的三个支柱业务为经营重心,把握国家智能船舶发展机遇,在海洋立体监测领域以近海雷达网为切入点,深度参与海域观测、海底观测等项目。同时,海兰信也将发挥公司多年积累的海洋军工优势,参与国家重大项目。 “我们的业务聚焦于海,从成立早期的船舶黑匣子起家,目前在国内海洋立体监测处于领先地位。”申万秋介绍,海兰信成立于2001年,2018年公司提出了“131”战略规划,即一个国家政策引领、三个支柱业务和一个支撑平台。 据介绍,新战略中三个支柱业务,分别是以智能船为核心的智能航海业务,包括相关的智能化产品、智能船总体解决方案提供以及智能大数据的挖掘与应用;以参与建设的雷达网为切入点的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业务;以海底网等为代表的海洋仪器装备及重大项目,包括相关的海洋传感器、无人观测系统等。公司愿景是努力成为全球智能航海的引领者、中国智慧海洋的建设者。 智能化为全球船舶业发展主要方向 2018年11月,搭载海兰信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全球首艘40万吨智能超大型矿砂船 “明远”号(代号H1447)在上海正式命名交付。凭借该系统,体型硕大的货轮也能够实现自动驾驶、自动避碰,并根据气象和船舶特征选择最佳路线。 据悉,明远号是国家智能船舶1.0研发专项的首艘示范船,通过构建全船统一的网络平台及信息平台,实现智能航行、智能能效管理、智能机舱、智能货物等几大智能功能,降低船舶控制和管理难度、减少人为误操作、优化航线、控制油耗,进而实现船舶安全及效率的提升。 申万秋表示,智能化不仅是智能船专项核心技术的突破所在,还是全球船舶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更是我国未来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船舶自动驾驶必将成为未来的标配,未来的远洋航行将朝着航空业的方向发展,即只有起飞和降落阶段需要手动操控,其他环节全部由自动驾驶完成。而飞机的起飞和降落就相当于船只的进出港。”申万秋称,“这套系统既可以应用在新造智能船舶中,也可以单独应用于传统船舶的改造,未来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 奠定全国“一张网”涉海监控领先优势 2018年10月,海兰信参股孙公司三亚海兰寰宇海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亚寰宇”)根据福建省海上搜救中心提供的时间与经纬度线索,使用近岸雷达综合监控系统,成功获取“闽连渔运60059”的船舶轨迹。 “此次搜救使用的产品是来自海兰信提供的,以‘极小目标探测技术’为基础开发的小目标系列雷达产品。”申万秋称,小目标雷达系统自2015年开始推广以来,现已完成在全国重点区域的岸基端布局,已初步建立覆盖中国近海主要区域的雷达综合监测网。下一步,除了在岸基端根据客户需求继续补盲建设之外,公司联合三亚寰宇会逐步把小目标雷达扩展到船载端和石油平台端。 据介绍,由海兰信构建的近海海面安防监控系统,能24小时全天候监控海面目标动态,并联动光电设备对其进行全自动跟踪、探测和识别。该系统重点用于实时掌控海面目标态势、及时发现并跟踪海面各类目标、探测和识别低空飞行目标,指挥中心实时获取海面情报信息。 以参股公司三亚寰宇为依托,海兰信正在搭建基于客户需求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生态平台。下一步,三亚寰宇也将进一步增进网络覆盖范围,并以此为基础,纳入其他海洋数据包括卫星与航空遥感、水文气象台站、浮标以及水下传感器等海上观测系统,逐步建成中国全方位覆盖的海洋立体监测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奠定全国“一张网”的涉海监控领先优势。 劳雷海洋技术团队具有绝对领先优势 今年10月,通过海兰信提供的侧扫声呐技术,确定了“里斯本丸”号沉没准确位置。据介绍,从2016年起,海兰信旗下劳雷海洋技术团队多次出海对里斯本丸沉船进行寻找定位,先后用无人直升机航磁系统、三维多波束声呐、侧扫声呐系统等确定沉船确切位置,得到水下沉船三维形态以及精确的船体细节数据及成像,为“里斯本丸号”沉船的探寻提供全部技术支持。 申万秋称,海兰信协同下属公司劳雷海洋在中国海洋调查领域具有绝对的领先优势,几十年来为客户提供了成千上万套海洋探测仪器系统与整体解决方案,帮助上千用户完成诸多重大国家科学和工程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