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国各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等基层政府,推进涵盖政务服务全流程的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要求通过线上线下全面公开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和流程等。县级政府门户网站要开设统一的在线办事入口,便利企业和群众。 近些年来,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核心的行政改革,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举措。根据国家对于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利用多媒体信息系统来提高办公效率和政务公开,推动节能环保,已经成为各地各级政府部门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 相关上市公司: 拓尔思:政府门户建设市场的领军企业,三季度中标了天津市和湖北省两个省级和多个地市级政府网站集约化订单,订单金额和数量都有明显增加; 飞利信:重点围绕政企客户,开展数据管理平台建设与运维、数据开放共享与政务公开、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等技术服务业务; 太极股份:政务云业务加速拓展,半年报显示,已有49个市级政务部门通过电子政务网接入市级统一共享交换平台,上线数据总量10.27亿条。 【2019-10-30】拓尔思(300229)语义智能领导者 多领域应用景气 国内语义智能技术的领导厂商:公司成立于1996 年,国内领先的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及数据服务提供商。根据IDC 报告,公司人工智能产品在2018 年下半年占中国语音语义市场份额的4.2%,排名第二,是国内语义智能技术的领导厂商,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面技术优势明显。公司持续推动NLP 等技术在各行业的落地,目前已经构建了涵盖数据管理、舆情监控、内容管理等通用产品体系及媒体、安全及政企等重点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体系。公司近年来收入稳健增长,自上市以来,收入从2011 年的1.91 亿元增长到2018 年8.45 亿元,8 年复合增长23.66%。公司19H1 实现收入4.2 亿元,同比增长22.19%;实现净利润2698 万元,同比增长48.66%。 短期受益于多个重要领域高景气,长期受益于非结构化数据增加: 近年来,网络舆情、政府、融媒体等多个重要领域市场作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创新场景和应用,受益于技术趋势和政策的推动,这些领域未来几年将迎来快速的增长。网络舆情领域:互联网内容的快速增长也对传统监管方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监管部门逐步加大在新型互联网监管工具的投入。公司在互联网舆情和大数据分析领域布局领先,有望受益于行业的快速发展。政府集约化网站:政府网站快速增长带来财政资金浪费、信息孤岛和网上服务碎片化等诸多痛点,政府近年来加大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力度,相关项目招标明显增加。融媒体领域:传统媒体面临新兴媒体快速发展带来的极大挑战,为加大地方媒体的影响力,国家持续加大传统媒体融媒体转型的建设,19-20 年将加大县级融媒体的建设,行业需求增加明显。受益于多个重要领域的高景气,公司近年来中标金额明显增加。 远期看,快速增长的非结构化数据必将增加数据处理和分析相关的需求,公司作为语义智能领域的领先的厂商,有望长期受益。 投资建议:维持公司19-21 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95、2.52和3.29 亿元,对应的EPS 分别为0.41、0.53、0.69 元/股。网络舆情、政府集约化门户、融媒体等多个重要领域受政策和技术趋势推动投入增加有望给公司带来的业绩弹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融媒体、网路舆情和政府集约化门户等领域拓展不及预期,公司产品不能及时满足客户需求,市场整体风险。 【2018-12-06】秉承匠人精神二十载 飞利信(300287)"1+1+N"赋能数字城市 小小的电子投票表决器有多大技术含量?每年3月,当两会代表委员在人民大会堂按下表决器的一刻,如何确保万无一失?飞利信创始人、董事长杨振华告诉记者,公司承担人民大会堂投票表决及会议系统建设维保,对于两会这样的重大会议,仅凭技术过关是不够的,为确保表决结果万无一失,每一个投票信号的汇集、每一次顺利的投票表决背后,都凝聚了飞利信全体同事的辛勤付出。 杨振华介绍说,公司现已进入地方两会的备战期,部分承担相关任务的同事已开始会议保障的前期准备工作。 成立二十余载,民营背景的飞利信已经拥有政府、军队、大型国有企业等客户,并获得了极高的信誉和口碑。对于飞利信这些年取得的成绩,杨振华坦言,除了对最新技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做企业绝不能忘了“匠人精神”。 飞利信人的“匠人精神” 从举手表决到纸质无记名投票,再到电子表决,杨振华是这些变化的亲历者。毕业于清华大学通信专业的杨振华,其职业生涯几乎都在与无线通讯和信号传感打交道。 以前政府工作会议使用的弱电产品,一部分是进口产品,涉及安全性、中文显示转换的问题。飞利信看准这个机会,五个创始人发挥各自所长,自主研发出飞利信会议表决系统。 电子表决系统看似原理简单,但技术上暗藏诸多繁枝末节。杨振华向记者介绍:“我国北方的气候较为干燥,防止表决器电路的稳定性受到静电干扰,以免造成表决结果异常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北京每年初春的两会期间,系统是绝对不能允许有任何闪失的。而到了南方,如何在气候潮湿的情况下尽可能保持表决器的使用状态,则成了另一个课题。” 除了过硬的技术,一贯秉承“匠人精神”的飞利信人是保证公司称雄会议系统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为了确保每年地方两会的顺利举行,飞利信员工已连续多年在工作岗位上度过元旦假期。杨振华告诉记者,每次正式选举投票前,我们的同事都会反复试验,针对各种意外情况进行测试,保障正式会议的万无一失。 据了解,成立初期的飞利信主要围绕“自动化”开展业务,即会议自动化和政务办公自动化。此后,飞利信的业务逐渐转移并下沉至二三线城市,开始主攻会议和音视频系统。“彼时的政府工作会议使用的数字产品大多是进口产品,安全性和使用便捷程度都存在不少问题,飞利信正是看到了这个机会,凭借前期的资源和技术积累,快速切入这一领域,并一举奠定公司在会议系统的地位。” “公司在省级政府单位几乎实现全覆盖,市级市场大概有300至400个,剔除部分尚未投入使用的政府办公楼,我们覆盖率在50%以上。3000多个县级市场中,公司覆盖范围在三成左右。”杨振华称。 同时,飞利信对单一音视频会议系统进行了横向拓宽和产品深入研发,并形成纵向的上下游全包服务。一些重大的国际性会议,包括人民大会堂的亚欧首脑会议,会议服务系统的集成都有了飞利信的身影。 飞利信始终将产品的研发和更新换代作为首要任务。近年来,飞利信音视频与控制系列的产品线从未停止更新,包括基于公司自主PRMS-Bus二代流媒体总线的会讨系列产品、依托视音频技术的桌面多媒体产品以及无纸化系统依托强大的会议云平台……飞利信在充分满足不同政府客户数据共享需求的同时,正不断推出针对数据的定制化服务。 “1+1+N”赋能新型数字城市 对飞利信而言,从弱电系统到新型数字城市,是一个自然的业务延伸。几年前,杨振华提出了“做新型数字城市全面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发展方向,创立了“1+1+N”的新型数字城市整体运营模式,即为客户提供1个城市可视化、1个城市数字化大脑和N个垂直业务应用系统。 “何为城市可视化应用系统?五年前我们到地方城市密集调研时,每天马不停蹄地参观各种商业中心、公共设施和景观建筑等地,一天考察下来耗时费力,而且效率还非常低。随后,我们就思考能否设计一个综合的、并行的、多元数据可视化整合的方案,通过数字化手段把城市全景图展示出来。”杨振华表示,城市可视化系统解决了很多城市的痛点,已是飞利信智慧城市领域重要的业务之一。 以自主研发的流媒体总线为基础的音视频技术、飞利信GIS系统-Kingmap、三维可视化展示技术PhiView等自主创新技术作为支撑,飞利信建立了集成城市运行监控、应急指挥、城市会客厅等应用场景的“1个城市可视化”系统,从而实现了完备的城市运行状态、运行态势可视化。“我们把这些可视化概念集中以后就得出了数字城市的智慧大脑,也就是飞利信以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支撑构建的另一个‘1’——城市数字大脑。” 据介绍,城市数字大脑依托政府数据,可实现城市要素物联化和服务互联化,建立城市数据资产管理体系,支持城市运行规划、态势仿真和数字实验等创新性应用。同时,数据的挖掘整合还能够形成对可视化服务的支撑。 如今,飞利信城市智慧大脑已成功赋能多个城市的神经元和中枢系统建设,由下而上分别包括基层数据的采集、物联网部署、数据处理建模、交互集合,交互层面涉及视频会议、音视频会议等,逐渐形成移动电子政务系统、“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应用等N个城市业态。 在“1+1+N”的基础上,飞利信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新型数字城市战略”、“大数据战略”,不断进行“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自主创新。杨振华介绍,公司数字城市领域典型项目有福建漳州开发区智慧城市建设总承包和总运营、静海智慧城市建设等。 “同源”扩张助力稳健前行 说起飞利信的发展历程,不得不提及重组并购。通过新设立和并购,飞利信已拥有近20家子公司和参股公司,其在为飞利信的新型数字城市布局起到关键作用的同时,也为飞利信提供了丰厚的利润。 杨振华表示,收购包括欧飞凌、天云科技、精图信息在内的企业后,飞利信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通过梳理并规范各大业务体系,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各业务内部资源、技术、管理的有效整合,极大降低了集团内各公司经营、研发、销售成本。同时,通过技术同源、业务同源和市场同源的被合并企业,公司扩大了同源销售门类和销售范围。 “从并购来讲,我们围绕客户同源和技术覆盖两个宗旨。”在杨振华看来,能够通过客户间共享资源从而进一步做大规模,是一举两得的好事,这也成为飞利信最重要的并购理念。“在资源上能够互补的同时,我们更倾向于技术能够覆盖的标的企业,也就是总部拥有的技术能够实现子公司的互备或覆盖。”杨振华表示,即便是业绩暂时不佳的企业,若能看到协同效应,我们都会进行接触。 不过,作为一家创始人均是技术出身的企业,飞利信的并购难免失手。“不成功的经验主要是东蓝数码的并购,由于受到不可控政策因素的影响,东蓝数码的业务长期处于停滞。目前,东蓝数码主要承接了飞利信在浙江等地区的电子政务业务,业绩也在逐渐释放,2018年和2019年均不存在商誉减值的风险。”杨振华认为,飞利信的并购整体来看还是取得了成功的,公司董事会也在根据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调整收购方向和已收购企业的战略规划。 稳健外延扩张的同时,飞利信的内生发展也是风生水起。公司近年来完成了LED、工业物联网平台和MCU芯片的专业研发团队建设。截至目前,飞利信自主可控MCU芯片研发工作已完成全部基础测试及Datasheet(芯片数据手册)编制相关工作,正在开发应用模块以满足潜在客户的实际应用需求,未来将形成对飞利信物联网、智能会议、智能制造、信息安全、军民融合等领域业务拓展的有力支撑。杨振华表示,MCU芯片将填补我国在工业控制系统的空白,公司将在MCU芯片完成的基础上,向技术要求更高端的芯片展开攻势。 【2019-11-28】太极股份(002368)中国电科内部股权划转 国产化逻辑更为清晰 控股股东变为中电太极,实际控制人仍为中国电科。2019年11月26日,公司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拟将其持有的太极股份33.20%股份无偿划转至中电太极,并将剩余持有股份表决权委托给中电太极。公司的控股股东将变为中电太极。中电太极持有公司33.20%股份,同时持有公司38.97%股份的表决权,但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仍为中国电科。 理顺层级和管理关系,整合自主可控产业体系。 根据公司披露的中国电科旗下主要机构的主营业务范围:(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主要从事特种型号的研制、基础研究、国家科技攻关和指挥自动化、航天测控等重大应用项目的研发,为国防信息化建设提供计算机及系统装备。(2)中电太极是以国家网信事业为使命的国有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主要聚焦自主可控的网信基础设施、以管理为核心的智能应用和数字化服务、面向网络信息体系的验证评估服务。我们认为,中电太极与公司的业务协同效应可能更为明显,自主可控逻辑更为清晰。 通过本次股权无偿划转,有助于强化中电太极内部产权管理和授权管理关系,理顺中电太极平台公司、上市公司太极股份及中电太极其他下属单位的管理层级和管理关系。另一方面,公司是中国电科自主可控的总体单位,自主可控产品相对完善。2011年公司入股人大金仓,布局数据库;2013年,公司收购慧点科技,布局OA、电子公文软件、浏览器及插件;2015年,投资金蝶,布局中间件;2017年,收购量子伟业,布局档案管理系统。我们认为此次股权无偿划转也有助于实现中国电科在基础设施、智能应用与服务自主可控产业体系的统筹整合。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5亿元、5.11亿元、6.64亿元,EPS分别为0.96元、1.24元、1.61元,对应PE分别为36倍、28倍、2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可转债发行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研发风险,政策性风险,数据库产品国产替代、市场开拓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