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2月2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增确诊病例406例。其中,湖北省新增确诊病例401例。这意味着,湖北以外地区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为5例,连续2天降至个位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随着疫情逐步受控,百货商场、超市营业率持续上升。据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截止到2月20日,全国大型连锁超市平均开业率已超95%,便利店平均开业率也在80%左右。百货店、购物中心等大型商场目开业率也逐步提升至50%左右。以沈阳为例,全市大型综合性超市营业率达100%,中兴、万象城、恒隆等大型百货商场70%以上恢复营业。 疫情结束后,随着居民消费意愿恢复,百货商场、超市、步行街均有望恢复此前的繁荣景象,概念股有天虹股份、步步高等。 【2020-01-02】天虹股份(002419)门店扩张进入加速阶段的全国性优质零售企业 维持推荐 1.稳居国内百货行业龙头地位,门店规模处于加速扩张阶段:天虹股份目前共经营百货/购物中心类门店合计92家,年内实现新增门店11家,达到过去10年内的峰值水平。公司营收规模与门店数量保持类似增速的变化趋势,尽管当前行业承压,天虹始终处于百货行业领先地位。公司股东背景为央企叠加港资,在扩张时拥有更好的融资条件且股东业务存在协同发展空间;当前公司主营收入来自于零售板块搭配地产运营,主营商品中必选类与体验式比重上扬,经营模式中租赁业态面积不断提升,可比同店营收持续上升,亏损店数和单店亏损额都得到有效控制,业态的转变与升级带来公司收入结构的优化。 2.我国百货行业发展承压,业内公司经营变革迫在眉睫:从宏观层面来看,当前人均GDP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进入减速增长阶段,社消总额增速亦步入惯性滑落区间,零售行业整体承压;其中可选类尤为受到压制。同时,因渠道内售卖的商品同质化程度高,且线上电商渠道借助新媒体营销逐步改善消费体验,百货遭遇持续分流。此外,行业内公司受区域限制、股权结构特征等因素影响集中度偏低,短期内难见头部企业实现市占率大幅提升。 3.公司未来发展驱动因素:①公司通过加速全国展店和区域渗透以对冲因经济、消费周期下行所带来的同店增长乏力:天虹未来的门店扩张以购物中心为主,门店储备项目与资金支持充足,有望实现加速扩张;同时坚持深耕大本营深圳(华南区广东)地区,在巩固其优势地位的同时不断开发试验新业态,并兼顾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享受消费能力提升改善与人口红利持续释放的区域,进行加密渗透,推进渠道下沉;②公司通过多业态布局提升受众客群基数,以抵御渠道间的分流冲击:天虹一方面战略进行多业态布局,覆盖消费全场景,主要包括体验式购物中心吸引客流增长,有效改善毛利率水平并缩短培育期;积极发展供应链与自有品牌,着力在多地开业独立超市,并在深圳与厦门布局便利店。此外,通过数字化赋能公司的运营,会员数量实现高速增长;公司现已实现多维智能的全渠道发展。 4.配置建议:同店经营效率提升和展店加速推动业绩改善,公司估值已落入偏低位置。我们维持预测公司2019-2021年实现营收195.14/201.60/208.69亿元,净利润9.70/10.73/11.85亿元,对应PE为13/12/11倍,维持“推荐评级”。当前百货行业承压,公司估值主要受到同店增速、展店规模和毛利率三大因素影响,近三年天虹大力推进高毛利的购物中心门店开业,加速展店利好未来可比店的经营面积大幅提升,推动公司整体同店增速持续改善,并结构性优化毛利率,因此我们认为公司虽处于估值折价区间但下行空间相对有限。 5.风险提示:门店扩张不及预期的风险;转型效果低于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2020-02-14】步步高(002251)加减法与效率提升之道 以湖南为核心区域的双业态零售龙头。公司拥有一超多强优势区域和行业领先规模,以超市和购物中心/百货为主力业态。①区域:深耕湖南15年成为零售龙头,2005年拓展江西,2013年开拓川渝和广西,2014年收购南城百货成为广西第1,1H19收购长沙家润多;②业态:截至2019.06,超市329家、百货52家,建筑面积449万平米;2018年和1-3Q19年收入各185亿元和148亿元,其中超市(含家电)占比主营收入70%。 战略聚焦,既做减法又做加法。①近年受拓展川渝、电商投入、商业地产重资本开支及副业等拖累,2016-18年净利率均不超1%。②做减法甩包袱:2018年以来战略反思和调整,优化管理结构,剥离电商和无效副业、推进REITS,预计不排除继续退出弱势区域和无效业务,从而减亏止损,优化资产结构;③做加法,聚焦优势区域和核心主业:团队年轻化,收拢资源优化机制,战略聚焦湖南、江西、广西等优势区域,以超市为主辅以购物广场高效加密扩张,做深做透做强;我们测算,湖南省超市市场空间215亿-285亿元,预计公司未来在巩固地级市优势的基础上,重点加密长沙、下沉县镇。 供应链与数字化提升,保障中期效率成长。①供应链:推进S2B2b2C模式,营采合一,强化采购与销售的挂钩激励,生鲜基地直采等;②数字化:经过六年电商探索,积累丰富经验,2018年开始携手腾讯与京东推进智慧零售转型;1H19数字化营销会员1300万、销售占比71%,会员月度复购增30%;开发数字化产品,赋能运营环节,试点门店的人效、坪效、毛利和损耗控制等显着改善,财务效果逐步显现。③经营提效空间大:公司2018年人效连续五年下滑至64万元/人(永辉74万元/人),超市坪效仅约6000元/平米(永辉超市1.2万元/平米),净利率0.84%(永辉大店3.3%)。 盈利预测和估值。预计2019-21年归母净利各1.67亿/2.42亿/3.15亿元,同比增长7.5%/45.0%/30.1%。考虑到公司2019年大力推进供应链变革和数字化转型,聚焦主业和核心优势区域,驱动拐点弹性和成长潜力,参考同业估值,给予2020年0.4-0.5倍PS,合理价值区间10.1-12.7元,“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外省减亏进展及幅度的不确定性;培育期拉长风险;资本开支压力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