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郑锦2月29日表示,正在加快互联网医院建设,陆续推进徐汇区中心医院、华山医院、儿童医院、市皮肤病医院、中山医院、仁济医院等一批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为患者在线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服务,精准指导患者有序就诊。下一步还将鼓励取得互联网医院资质的单位,开展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康复以及健康管理监测。 另据报道,近日湖北省武汉市医保局将部分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支付,慢性病患者可享受线上诊断、在线支付和药品配送上门的一站式服务。 互联网医疗既能够让公众得到方便、快捷、可及的医疗服务和医疗咨询服务,同时也减少了患者在医院内的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此前国家卫健委办公厅相继发布了《关于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中泰证券闻学臣认为,互联网医疗行业已得到完善的法律体系支持和保障,疫情又使行业的供给端(互联网医院和医生)和需求端(消费者)均得到爆发式增长,极具发展潜力。 相关上市公司: 卫宁健康:去年前三季度“云险”业务服务交易金额140亿元,同比增长258%,“云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3%; 创业慧康:日前发布了“多态智联”系列新产品及医健卫新解决方案,还与平安系达成资本层面合作; 久远银海:承建国家医保局核心业务、异地结算等模块,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2020-02-26】卫宁健康(300253)医疗信息化深度之六:后订单时代 产品与运营能力决胜 本篇报告预期差是:卫宁中台化、产品力能力拆借、与创新业务详细测算。 双轮驱动的医疗 IT 领军。卫宁健康作为医疗 IT 领军已积累为全国 6000 多家医疗机构、400 多家三级医院提供产品和服务;同时布局云医、云药、云险、云康+创新服务平台。 以 DRGs 控费为最终目标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将在未来变得更加复杂专业。1)2018 年后医院 IT 需求多来自支付方医保局强制要求,目的为建立可追溯、标准的信息基础平台;2)根据 IDC 预测,较高复杂度的核心管理系统增速将超过简单 HIS;3)复杂需求与目前高度定制化医疗 IT 建设特征相矛盾,产品化是解决之路。 卫宁产品化、中台化特色有望在后续复杂需求时代胜出!1)2019 年后公司推出智慧医院3.0 产品,产品设计以医生实际操作为核心,贴近临床路径;2)卫宁是全国唯一一家统一版本的医疗信息化公司,产品有超过 2000 个可供调节参数,模块颗粒度高,基本可以满足 95%需求;3)后续产品将迭代公共卫生、管理、医技等超过 20 个核心模块,同时基于技术、数据、业务三大中台搭建。预计新版本将在 2020 年后逐渐试点推广;4)预计卫 宁 19-22 年持续受益电子病历政策,软件销售维持 30%增速,未来 DRGs 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仍将升级,长期受益于医院 IT 投入扩大。 测算互联网医院千亿空间! 1)分别测算互联网诊疗与远程医疗市场空间 296 亿元、处方外流市场空间 1356 亿元,合计互联网医院整体市场空间 1652 亿元;2)其中互联网诊疗与远程诊疗分成比例约限为 20%,处方外流分成约为 3%,则最终上市公司可参与空间约100 亿元;3)预计卫宁在其中核心受益,长期达到 33%市占率,对应 33 亿元收入。 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加速,行业 2020 年正式起航,受益行业卫宁核心互联网业务云医2020 年诊疗相关收入 10 倍增长。1)疫情期间使用习惯培养,各大平台使用量是往年 10倍以上;2)2019 年 “邵逸夫”模式受卫健委认可,线下医院为核心互联网医院模式正式确认;3)2020 年后“互联网医疗进医保”各省确定支付目录,疫情期杭州、上海已正式试点;4)巨头“线上”+上市公司“线下”格局确认,产业准备就绪;5)预计卫宁云医业务在 2020 年高增,全年诊疗类分成收入约 4655 万元,同比增长 10 倍以上。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卫宁健康 2019-2021 年收入为 18.33、23.37、30.04 亿元,预测 2019-2021 年净利润为 4.05、5.05、6.98 亿元。对传统、创新业务分部估值:传统业务目标市值 343 亿元;创新业务短期目标市值 85.68 亿,长期目标市值 264 亿元。短期目标市值 429 亿元、长期目标市值 607 亿元。首次覆盖并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互联网医疗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巨头竞争加剧,景气度维持风险。 【2020-02-03】创业慧康(300451)医疗信息化排头兵 "一体两翼"渐入佳境 医疗信息化排头兵,“一体两翼”格局初成。创业慧康深耕医疗信息化20余年,已累计实施1万多个医疗IT项目、客户数量超6千家,积累超过2.5亿份居民健康档案。公司通过内生外延双轮驱动,持续完善“一体两翼”产业布局,“一体”指传统医疗信息化业务(以电子病历信息化等业务为主)、“两翼”分别指医疗互联网和医疗物联网业务。2014年~2018年,公司营收、净利润持续较快增长,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33.6%、45.4%。 “一体”:坐享电子病历信息化巨大潜力市场。公司主要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电子病历业务营收在公司医疗IT板块中的占比为30%~40%),目前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处于医院临床医疗管理信息化(CIS)阶段,电子病历信息化是CIS的重点。根据国家卫健委的要求,到2020年,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4级以上,二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3级以上;而目前我国电子病历整体水平偏低,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两翼”:携手产业巨头掘金未来医疗新蓝海。公司不断加码医疗互联网、医疗物联网两大创新业务。在医疗互联网业务方面,中标“健康中山”项目,目前已正式开启运营业务模式,并在自贡等300多个区域具有复制潜力。在医疗物联网业务方面,公司通过收购博泰服务,强强联合。同时,公司围绕打造“健康城市”运营业务生态体系,先后与蚂蚁金服、腾讯、联想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助力公司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医疗等创新领域的快速成长。2020年1月22日,公司发布公告,平安集团旗下全资股权投资机构平盛安康拟通过协议转让成为公司5%以上股东。未来,通过产业链整合,公司新业务将渐入佳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调整公司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3.00/4.04/5.27亿元,对应EPS为0.41/0.55/0.71元,维持“审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医疗信息化行业增速低于预期;2)医疗信息化政策落地速度低于预期;3)商誉减值风险。 【2020-02-26】久远银海(002777)医疗IT的少壮领军 真成长的典范老兵 民生信息化领军,战略聚焦医疗大健康。公司在民生信息化领域深耕20余年,近年来战略聚焦医疗大健康产业。公司股权结构较优质,其中,实控人中物院持股38.31%、平安集团持股8.54%、上市公司高管持股10.6%(截止到19年中报)。公司财务数据健康,其中2015年-2018年,公司营收复合增速为24.3%,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27.8%;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155%。 短期:医保局相继挂牌,医保IT拐点向上。2018年5月,国家医保局成立后,顶层设计了新一代医保信息系统。随着国家医保局信息平台建设的展开,省市级医保信息平台的招投标工作将陆续开展,短期内将释放约20亿医保IT建设市场增量。公司中标国家医保局信息化平台核心系统,优势明显。 中期:DRGs逐步推广,百亿市场可期待。北京、上海等30个城市已率先开展DRGs试点工作,未来将在全国范围内迎来推广高峰。医院端、医保端的DRGs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精准医保控费的抓手,预计将带来百亿市场增量,其中医保局端约20-33亿,医院端约74-135亿。DRGs系统建设在医保端和医院端的关联性强,公司有望从DRGs医保端建设逐步向医院端DRGs建设延伸。 长期:入局平安大健康,打开成长空间。2018年2月,公司定增引入“平安系”,入局平安“大医疗健康”生态圈。公司在医保规则库方面优势明显,凭借多年医保端的服务经验,积累了大量医保健康数据;平安则拥有丰富的医学及药品知识库,以及保险业务资源。二者优势领域高度互补,有望共拓医保控费市场和商业健康新蓝海。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5亿、2.11亿、2.7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9元、0.94元、1.24元,给予“审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医保局IT需求不及预期;2)政策落地缓慢;3)行业竞争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