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14日表示,正组织开展新型储能“十四五”规划研究,明确新型储能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指导地方科学引导本地区新型储能的发展。同日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1》预计,“十四五”期间,电化学储能累计规模有望实现57.4%的复合增长。圣阳股份成功实施中广核青海离网电站等项目,有效拓展锂电储能市场;智光电气子公司智光储能完成了从PCS(储能变流器)厂商向储能解决方案商的转变。 2020-07-24圣阳股份(002580)铅蓄电池龙头再起航 锂电储能业务前景可期 铅蓄电池龙头再起航,利润重回上升轨道。 公司是国内最早自主研发和生产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的企业之一,多年来坚持聚焦新能源储能、备用电源、及新能源动力领域,面向国内外市场提供储能电源、备用电源、动力电源和新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及运维服务。2019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57 亿元,同比+1.14%,实现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50%;2020Q1 受疫情影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9 亿元,同比-41.4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74.20 万元,同比+254.03%,且毛利率维持上升态势,同比+4.4 个pct 至19.98%;下半年随着经济及消费恢复,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传统主业稳步推进,锂电池储能前景广阔。 公司在铅酸蓄电池的技术积累优势下先后开拓铅碳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和销售业务,在三个下游应用领域均实现突破:备用电池领域,公司在保证通信和电力传统市场的优势外,加大对IDC 和轨交市场的投入和开发力度并实现突破;2020 年公司成功中标中国 铁塔2020 年备电用磷酸铁锂蓄电池组产品集约化电商采购项目,进一步实现了公司锂电业务在通信备用领域的深化应用;新能源及储 能领域是公司未来的发展重心,未来随着风光储能源结合趋势的进一步提速,公司有望利用自身在多类型储能电池上的研发和生产优势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始终坚持“三高”(高品牌、高品质、高端市场)品牌定位,收入占比虽相对较低(2019年占比10.5%),但未来仍将为公司贡献稳健的业绩和现金流。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2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2/0.84/1.09 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18/0.24/0.31 元,当前股价对应20 年PE 为32 倍。公司传统铅蓄电池业务稳健发展,未来锂电业务加速发展有望实现更好的业务协同,叠加公司在IDC 及海外市场业务的持续开拓及收获,我们看好公司2020年及未来的盈利表现,考虑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0 年40 倍PE,对应目标价7.12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 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致盈利能力不及预期;疫情致公司海外业务开拓不及预期;铅价波动影响公司盈利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