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国家标准,这是汽车行业在换电模式领域制定的首个基础通用国家标准。标准将于2021年11月1日起开始实施,标准规定了可换电电动汽车所持有的安全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从目前陆续出台的新能源车政策来看,明显向换电模式倾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建设充电桩”扩展为“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这一举动,已经被业界解读为政策风向的转向。工信部多次召集地方政府部门、行业机构及相关车企,召开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推广应用座谈会;日前,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工信部将继续大力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根据适用场景研发换电模式车型,支持北京、海南等地开展试点推广。由此可以看出国家主导产业发展转向换电模式,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数源科技(000909)开发智能充换电设备及充电运营服务平台,为新能源电动车提供充换电服务。 中元股份(300018)控股子公司武汉中元惠合科技有限公司有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相关业务。 许继电气(000400)可为电动汽车提供智能充换电设备及整体解决方案。 2021-04-14许继电气(000400)2020年年报点评:管理提升见成效 碳中和带来发展新机遇 管理提升见成效,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20年度,公司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提质增效。从盈利能力来看,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达到了20.18%,同比提升1.95Pcts;净利率水平达到7.17%,同比增长2.30Pcst。变配电、中压和充电桩等业务毛利率水平均有所提升 ,尤其是电表和充电桩业务毛利率水平分别提升了6.58Pcts和2.45Pcts,EMS加工业务毛利率水平也保持在11%以上。发展质量方面,公司加强了应收款管理和现金流管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了7.83亿元,同比增长355.59%;期末应收账款余额79.49亿元,较期初下降4.74%。 持续高研发投入,加快核心产品开发。公司新产品、新技术持续突破,报告期内在软件云化技术、电力大数据分析、海风柔直、5G通信终端、输变电设备图像分析系统开发、配网终端设备智能物联终端等技术与产品开发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公司研发人员达到了2449人,研发人员占比达到了44.15%;研发费用投入达到了5.33亿元,费用占比达到了4.76%;全年申请专利647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8项。2021年,公司还将保持高研发投入,加快核心产品开发,推动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北斗通信等新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融合应用。 网内业务有望保持平稳,持续管理提升要效能。根据中电联预测,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将增长6%-7%,电网工程投资预计也将稳中 有升。公司直流业务有乌东德、如东海上柔直、陕-武、土耳其等多条特直项目在手,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长,同时由于乌东德项目的低 毛利订单已在2020年度交付,直流业务毛利率有望大幅回升。智能变配电、中压及电表业务有望保持稳定增长,而随着国内电动车保有量2020年末攀升到492万辆,公司的充电桩与电源业务则恢复较快增长势头。受疫情影响,2020年公司海外业务出现大幅下滑,但公司 在产品开发及海外主要市场认证方面均做了充足准备,预计2021年海外业务也将恢复。同时,2021年公司仍将持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人财物精细化管理,推动发展效益大幅提升。 碳中和带来发展新增量。根据GEIDCO预测,在碳中和约束下,2025年我国电源总装机达到29.5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17亿千瓦,占比达到57.5%。大体量新能源接入将产生严重的波动及消纳问题,同时,以充电桩为代表的随机不确定性新兴负荷增加对电网的安 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影响。为此,国网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计划在“十四五”规划建成7回特高压直流,加快构建坚强 智能电网,支持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发展,拓展电能替代广度深度。不论是电网建设本身,还是新能源的快速发展,都将给公司带来发展机遇。 投资建议:买入-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18.00元。根据行业及公司经营计划,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2023年的营收分别为121.20 、136.51和154.82亿元,增速分别为8.3%、12.6%和13.4%,归母净利分别为8.76、10.91和13.73亿元,增速分别为22.4%、24.5%和25.9%。维持买入-A 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18.00元,相当于2021年21x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电网投资或新能源投资不达预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