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权威机构预测,未来5年,可降解材料的年市场规模或超270亿元,需求量相比现在增长30倍以上。巨大的市场空间,自然吸引众多企业争相布局。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跨界或加码可降解材料领域,其中不乏百亿级投资。 点评:2020 年以来,国家连续推出相关政策推进塑料污染治理。据了解,发展改革委正研究制定《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的行动方案》。随着国际、国内限塑、禁塑等环保政策的出台,未来国内外生物降解塑料实际需求将出现跨跃式增长。 A股相关概念股主要有金丹科技(300829)、彤程新材(603650)等。 2021-04-29金丹科技(300829)2021年一季报点评:乳酸产品一季度量价齐升 盈利质量环比改善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报,实现营收3.19亿元,同比+56.88%,环比+4.30%,创上市以来单季新高,原因1)乳酸系列产品销量、售价增长;2)去年第3季度年产20万吨淀粉项目投产后,增加了淀粉等新产品。实现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25.22%,环比+69.64%,扣非后净利润0.25亿元,同比-14.32%,环比+84.85%,同比下降主要系公司原材料玉米采购单价同比上涨较大所致。 乳酸提价与上游布局共施,盈利质量有望持续改善。玉米价格持续增长,乳酸提价顺利转移成本上涨压力,2021年一季度DCE玉米 期货结算均价为2773元/吨,同比+42.37%,环比+6.70%。公司毛利率达18.79%,环比+10.40个pct,净利率为8.51%,环比+3.29个pct,乳酸产品提价下盈利质量环比持续改善,后期公司将抓住河南优越的区位优势,布局上游玉米种植,成本控制能力有望显著增强。公司2021年Q1经营性净现金流为0.26亿元,同比下降系本期原材料玉米采购价格上涨,且采购量增加所致。 研发投入增长强劲,不断推动上下游技术创新。公司2021年Q1研发费用1261万元,同比+69.65%,营收占比3.94%。公司根据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发展规划,持续加大对乳酸上下游新产品、新工艺的技术及研发投入,目前已与多家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乳酸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等工作。 产能扩建稳步推进,公司成长性可持续。公司将按照规划,实现1万吨丙交酯项目量产,推进6万吨PBAT项目,下半年将实现20万吨乳酸项目及10万吨聚乳酸项目的开工建设,进一步强化PLA龙头地位。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同比+126.08%,系年产5万吨高光纯L-乳酸工程项目预付款增加,该项目预计2021年10月投产。 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61/19.54/27.51亿元,2021-2023年盈利预测为2.20/3.49/5.05亿元 ,对应PE为34X/22X/15X,维持买入评级。2021-2022两年复合增速为70.71%,PLA赛道空间大,增速快,维持6个月目标市值110亿元不 变。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禁塑进展、新建产能不及预期。 2021-06-08彤程新材(603650)一体两翼、三大业务 内生外延打造新材料平台型企业 一体两翼、双轮驱动, 三大业务内生外延高速发展。 公司成立于 1999 年,目前主营汽车/轮胎用特种材料、电子材料和生物降 解材料三大业务。公司以轮胎用特种材料贸易起家,延伸至上游材料制造, 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轮胎橡胶用特种酚醛树脂供应商, 客户覆盖全球前 75 强轮胎企业。2020 年先后收购科华微电子和北旭电子,科华作为唯一被 SEMI 列入全球光刻胶八强的中国光刻胶 公司,也是国内唯一可以批量供应 KrF 光刻胶给本土 8 寸和 12 寸晶圆厂客户的厂商。 北旭电子 TFT 正性光刻胶在京东方占有 40%以上的份额。可降解材料方面,2020 年公司携手巴斯夫在中国合作年产能 10 万吨的可生物降解材料项目,布局可降解材料制高点。 面板+IC 用光刻胶:国产替代空间巨大,下游需求急速增长。 在全球光刻胶市场之中,无论是面板或者 IC 光刻胶,一直以来均 以日本为核心供应大国。当前中国市场来看,面板行业逐步向高代线及 OLED 方向发展、半导体晶圆代工产能持续增长、半导体制程持续提高等多维度都直接推动着光刻胶用量及价值量的不断提高。彤程新材目前携手北旭及科华布局面板+IC 用光刻胶,打开国产替代大门,积极扩产彤程电子旗下 1.1 万吨光刻胶年产能,为中国急速增长的光刻胶需求做好充分准备。 携手巴斯夫,布局可降解塑料市场。2020 年以来,国家连续推出相关政策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可降解塑料发展势在必行。预计到 2025 年底仅外卖、快递、农膜三个领域可降解塑料需求将达到 154.5 万吨,对应市场规模约 270 亿元,对比当下 4.2 万吨市场需求量,增长空间巨大。公司已与国内外知名外卖、商超、快递包装公司建立合作,拟投资 6.7 亿元于 10万吨/年可生物降解材料项目。 公司立足 PBAT 发明者同时也是全球化工龙头巴斯夫授权的先进 PBAT 聚合技术, 最有望受益环保趋严背景下可降解塑料市场巨大需 求。 树脂合成优势复制至光刻胶赛道,收购科华及北旭开启电子化学品领域开疆拓土新征程。树脂为光刻胶主要原材料,成本占比超过 50%,电子级酚醛树脂对产品纯度要求非常高,相较传统应用领域合成难度更大。公司具备廿年酚醛树脂研发生产经验,成功自主开发电子级酚醛树脂,与科华北旭联手,有望在原材料供应、产品研发等形成协同,共促光刻胶国产化。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随着公司一体双翼的业务布局逐步成型,我们有望可以看到公司在面板及 IC 光刻胶,以及可降解材料业 务上的逐步兑现,实现对于公司营收及利润的双重提振。此外公司常年专注于对于材料的上下游延伸,并且在材料领域聚合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解及积累,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的一体化整合,这也是公司作为进入新材料行业最有力的背后支持,并且支撑起公司长年以来的高毛利率的根本原因, 而这一优势也被公司进一步的复制至“双翼”之上。 因此我们预计公司将在 2021 年至 2023年实现收入 28.35/34.50/41.60 亿元,归母净利润 5.47/7.03/9.39 亿元,对应当前估值 47.7/37.1/27.8x,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