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源股份(002841):国际化战略驱动中国??能显示交互龙头快速成长 视源股份:中国智能显示交互领域龙头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智能显示交互包括电视、教育、会议、家居、车联网等领域,2020 年国内和全球智能显示交互市场规模约1600 和3000 亿元。公司作为拥有全球液晶显示主控板卡最大份额的龙头企业,通过“希沃”交互智能平板布局全球教育信息化市场,通过MAXHUB会议平板布局全球会议信息化市场,在两大交互智能平板领域也成为中国市占率第一的公司。根据公司的业绩快报,2021 年公司实现收入212.23 亿元和归母净利润16.86 亿元。视源在海外市场的业务拓展已初见成效,2021 年交互智能平板等产品的海外收入约60 亿元,同比增长100%。 视源股份业务一之教育交互智能平板业务:教育信息化的中国龙头。(1)国内业务:公司“希沃”系列平板领军国内教育市场,2012-2020 年连续9 年蝉联中国交互智能平板行业市占率桂冠,2021H1 销量市占率为44.7%,持续稳居中国首位。2021 年希沃携手英特尔推出全新数字高校综合解决方案,重点开拓高等教育市场。2021 年公司希沃交互智能平板、录播系统、个人学习终端、音视频周边产品、软件等教育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未来高校、幼教、2C 销售将是公司主要拓展方向。(2)海外业务:未来将以ODM 模式布局各国教育市场,一带一路等国家沿线将继续使用希沃品牌进行销售。 视源股份业务二之会议交互智能平板业务:会议信息化的中国龙头。MAXHUB回归至用户办公场景的需求起点,解析企业办公通用场景,如个人办公、多人共创等场景需求,确立通用共创场景和垂直行业场景双覆盖的产品研发思路,既要为不同行业企业提供通用的软硬件产品系列,又能为垂直行业场景如党政、金融、医疗和新零售等提供综合性的解决方案。(1)国内业务:2021 年国内以MAXHUB为代表的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会议平板MAXHUB 性价比高,经典版最低8699 元起,2021 年上半年销量市占率为27.2%,居市场首位。(2)国外业务:公司在东南亚、欧美均设立子公司,未来将积极发力。 视源股份业务三之部件/控制器业务:液晶显示主控板卡全球第一,积极布局白电等控制器业务。2021 年上半年公司液晶电视主控板卡出货量为2,856.82 万片,占全球电视主控板卡上半年出货量的比重为29.05%,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此外,公司积极拓展智能白电显示屏业务,生活电器部件业务、供应链服务、IoT模组等业务2021 年营收同比增长121%,成为公司高速发展的全新支点。 业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维持视源股份2021-2023 年净利润为16.86、19.98和24.60 亿元的预测,对应PE 35/30/2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液晶显示板卡收入下降、交互智能平板拓展不及预期、汇率波动。 太阳纸业(002078)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文化纸涨价落地 盈利改善 看好造纸龙头长期发展 Q1 文化纸涨价落地、盈利水平恢复,成本管控能力优秀,维持“买入”评级2022Q1 文化纸供需格局改善,前期发布涨价函顺利落地,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恢复。预计文化纸行业回归常态、稳健发展,影响短期价格大幅波动的因素减弱,维持2021 年盈利预测不变,下调2022-2023 年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9.92/29.25/30.77 亿元(原为29.92/35.80/40.23 亿元),对应EPS为1.11/1.09/1.14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为10.9/11.2/10.6 倍,广西项目陆续投产、老挝林地不断建设持续提升林浆纸一体化,未来继续把控成本,多种发电方式并存,根据周期实现产线之间灵活转产,看好公司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文化纸销售符合预期,供需格局改善,涨价落地,盈利水平有望恢复2022 年Q1 公司文化纸销售符合预期,随着进口纸不断减少,文化纸出口不断增加,文化纸涨价已逐步落地,并开始向下游传导。随着文化纸春季招标不断开展,文化纸需求端有所恢复,但供给端成本上涨,致使小厂复产复工率不高,小厂受各方面影响产能恢复较慢。目前大厂盈利情况逐渐好转,预计仍有上涨空间,行业维持稳健发展,预计未来文化纸价格将保持平稳上涨。 高端箱板纸不断提升,广西项目、老挝林地进一步提升林浆纸一体化水平中高端箱板纸占比增加有望提升箱板纸盈利能力,随着广西项目陆续投产以及新型纤维原料的生产,中高端箱板纸占比不断提升,目前公司的中高端产品占比在60%-70%之间,主要得益于原料多样化;广西项目陆续投产,文化纸、生活用纸的放量利于开拓市场,纸浆的投产有望从成本端驱动公司增长。2022 年化学浆、化机浆经过产能爬坡后预计将进一步提升纸浆自给比例,老挝林地面积不断增加,浆纸一体化水平得到提升,有望降低原材料成本、增厚利润。 多措施应对能源、原材料波动,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实行多种方式发电并存,产线之间灵活转产。公司未来主要措施有:(1)减少能源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未来公司预计将采取碱回收发电、垃圾发电、新能源发电等多种方式。(2)根据周期性合理调配生产情况,实现产线之间的灵活转产。 风险提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公司产能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