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3·15”晚会,再度刷屏网络! 3月15日晚上8点,一年一度的3·15晚会如约而至。截至券商中国记者发稿时,今年的晚会已经曝光了:翻新卫生巾、纸尿裤被二次销售;一次性内裤徒手制作不灭菌;家电维修的收费玄机,啄木鸟家庭维修只开个水龙头收费100元,上门修电视成本91元收费659元;保水虾仁磷酸盐超标;电子签高利贷 “砍头息”再现,最高年化利率接近6000%;信息黑洞疯狂窃取个人隐私;骚扰电话产业链,AI外呼机器人成骚扰电话帮凶;手机抽奖疯狂敛财,手机抽奖公司号称一天流水20亿元等问题。 晚会播出后,#翻新卫生巾#、#315晚会#、#一次性内裤爆雷#、#啄木鸟维修#、#借贷宝#等多个话题冲上热搜。其中,话题#315晚会#阅读量超过92亿次。 来看详细报道! 最高年化利率近6000%!电子签高利贷 “砍头息”再现 3·15晚会曝光了电子签高利贷的问题,最高年化利率竟然接近6000%。据3·15晚会报道,眼下,在一些平台热推的短视频评论区里,仔细翻看就会发现,这些留言中都在反复出现一个高频词——“电子签”。“借5000元、借1万元的,很多人还真借到了。”用电子签在陌生人之间借钱的方式,真的靠谱吗? 2025年年初,洪先生和王女士急需资金周转,在网络上找到了愿意放款的人。洪先生在借贷宝平台、王女士在人人信平台,按照放款人要求,分别签署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欠条和借条。洪先生称,自己向放款人借款5000元,实际只收到3500元转账,可平台欠条上的借款金额却登记为5000元,短短7天,就要额外还1500元利息(注:粗略计算,年化利率接近6000%),洪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赤裸裸的高利贷和“砍头息”! 王女士在人人信平台借了30000元,到账14000元,扣除了16000元,说是利息。用电子签借钱,最终却借出了一个高利贷。3·15晚会记者发现,在借贷宝平台签了正规的电子签协议,打了电子签的欠条,但实际交易的时候,真正的交易却不在平台上进行。 多位在借贷宝、人人信这些电子签平台上签条借款的人告诉3·15晚会记者(下同),即便遭遇了放款人的高利贷和暴力催收,由于不清楚其真实身份信息,根本没办法起诉。人人信的一位产品经理称,目前他们平台上的放款方,很多都是通过做假账号来规避法律风险的,目的就是让受害人找不到起诉对象。 人人信经理暗示记者,去世人的信息,也能用来做账号,“人脸识别是一种高科技技术,不需要人在,也不需要人活着,法院肯定带不走。”电子签平台的“实名认证”成了摆设,即使是被人告,平台给出去的放款人资料,也是无法查证的。这样设计的商业模式,放款人通过电子签放高利贷挣钱,平台不断通过电子签欠条收借钱人的手续费,出了问题,谁也不用担责任。 天眼查App显示,人人信(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8月,法定代表人为马俊,注册资本226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会议及展览服务、数据处理服务、企业管理咨询等,由马俊全资持股。天眼风险信息显示,该公司涉及多条法律诉讼信息,案由为民间借贷纠纷。 天眼查App还显示,成都借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8月,法定代表人为王璐,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软件开发、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企业管理咨询、信息咨询服务等,由成都仁达方略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天眼风险信息显示,该公司存在涉及多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变更记录显示,该公司经营范围新增电信增值业务。此外,该公司唯一一家分支机构成都借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已注销。 翻新卫生巾、纸尿裤被二次销售 据央视财经报道,3·15晚会接到消费者举报,位于济宁市梁山县的“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在销售劣质卫生巾、婴儿纸尿裤,且数量巨大。3·15晚会记者以订货为由,见到了公司负责人刘总,他说企业最主要的业务是废品回收,即从纸尿裤和卫生巾生产厂家购买不要的残次品、下脚料等生产垃圾。 在厂区,记者从一堆打包好的生产垃圾中,拽出了外观相对完好的“麦酷酷”婴儿拉拉裤和“自由点”卫生巾。刘总说,他以260元到1400元一吨的价格收购了正规企业原本应该销毁的不合格产品,再挑出形状完整,且没有明显污渍和破损的“二等品”。这样在工业垃圾中挑选后翻新的卫生巾,竟然能在市场上倒卖到七八千元一吨,其利润之高令人惊讶。 在希希纸制品的仓库里,工人在方桌上敲打拉拉裤,使其恢复蓬松状态。记者注意到,这批婴儿拉拉裤分属母婴用品品牌嫚熙和中亿孕婴。 记者了解到,按照行业规范,正规的一次性卫生用品厂家对生产线上淘汰的残次品、下脚料等生产垃圾,都要进行切碎处理,才能够流出企业。对此,刘总表示,他能做成这种生意,关键在于打通了企业内部的关系。“国内的市场,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和我这儿挂着钩”。在记者调查的过程中,有采购商前来采购好之、米菲、Babycare等品牌的婴儿纸尿裤,以及“二等品”的自由点品牌女性安睡裤,“我自己用,我做网店”。此外,刘总还告诉记者,挑选“二等品”剩下的垃圾他也有生财的办法。在一个车间里,地上堆满了各种卫生巾纸尿裤的生产垃圾,其中不乏全棉时代、苏菲等知名品牌产品。这些垃圾被打碎后,将重新分离成为木浆、吸水高分子树脂等几种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原材料。刘总告诉记者,这些回收料,在市场上很受客户欢迎。就这样,卫生巾纸尿裤的生产垃圾,一部分作为“二等品”,被挑出来流入市场直接销售,剩下无法再挑选利用的部分,被投入机器,生产成回收料,再次流入一次性卫生用品的生产企业。 央视3·15晚会曝光位于山东济宁市梁山县的“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在销售劣质卫生巾、婴儿纸尿裤,且数量巨大。当晚,济宁市梁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向媒体表示,已会同当地公安局前往现场调查。 一次性内裤徒手制作不灭菌 2025年,一次性内裤凭借方便、卫生,成为市场热销的产品。但火爆热销的背后,事实真的如此吗?2025年1月,“3·15”晚会记者来到了商丘市,知情人告诉记者,当地有多家服饰加工企业生产的一次性内裤,并不卫生,根本就不会杀菌。产品包装上标注的面料材质是“棉”,实际却使用的“涤”,在一些型号的一次性内裤上,企业直接写上“纯棉”,严重“货不对板”。 记者以采购商的身份,联系上梦阳服饰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带领记者通过昏暗狭窄的楼梯进入公司。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都是在徒手制作一次性内裤,原材料也随意堆放,布料旁还堆着垃圾杂物,凌乱的编织袋里装满即将销往市场的一次性内裤。 记者在商丘市虞城县接连走访了十多家生产厂家看到,车间随意散漫生产的现象不在少数,生产好的一次性内裤被随意堆放,工作台也是工人的餐桌。在车间里,工人正用喷枪往内裤上喷一种特别的液体——“枪水”。企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喷在一次性内裤上的液体,其实是一种强力速干去污剂,气味不好闻,也不能直接用手去触摸,“闻着有一股呛鼻子味儿”。 在健芝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可以提供“代加工”服务,他们生产过“初医生”一次性内衣、“贝姿妍”一次性内裤和“浪莎”一次性内裤,为了控制成本,部分产品不进行杀菌消毒。 据报道,“3·15”晚会曝光后,多家一次性内裤品牌直播间停播,浪莎多款一次性内裤下架。 维修刺客啄木鸟,开个水龙头收费100元 啄木鸟家庭维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家电维修平台,公司宣称在国内300多个城市都有业务开展,在线接单的维修师傅达10万名之多。 3·15晚会记者在网络上查询发现,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在某投诉网站上的投诉量超过6000条。为了真实了解这家公司的内部情况,记者以应聘的方式,进入了啄木鸟公司。培训经理表示,上门维修人员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想尽办法在服务过程中提高收费。如果客户嫌贵,就可以表演一出“双簧戏”给顾客看。两天的入职培训课程结束之后,记者跟着公司安排的黄师傅去给一位客户更换洗衣机的电机。这一单,黄师傅收了客户659元维修费,换下来的电机卖了60元,成本只有购买塑料电机的91元。 接下来的几天,记者几乎每次上门维修都能见识到“新套路”:一位客户水龙头没打开,导致洗衣机无法进水,师傅上门打开了洗衣机的水龙头,收费100多元;燃气灶没电,客户更换电池后没拿掉电池帽,给客户更换成本20元左右的点火器,再将电池帽拿掉,收费250多元。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维修师傅想尽办法多收消费者钱呢? 黄师傅告诉记者,最核心的关键,还是来自家电维修平台施加的压力。维修人员经常会因为报价过低受到公司上级的批评,公司会要求维修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尽可能提高收费。黄师傅表示:“你只能拿到四成回报,公司拿六成,想赚钱只能靠换东西。”由于维修平台掌握着客源渠道,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没有平台,师傅们几乎接不到维修单。 另据上游新闻最新报道,央视3.15晚会曝光家电维修的收费玄机问题,重庆啄木鸟被曝光。重庆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即刻出发位于重庆渝北区大竹林的重庆啄木鸟网络科技公司现场开展执法调查。 刚刚,@啄木鸟家庭维修 发布声明称,报道所述问题都是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的完全责任,向所有用户和大众表达最诚挚的歉意,将毫无保留地承担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与责任。平台高度重视用户的投诉与反馈,接到报道后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调查组,将对报道情况进行彻查。彻查完成后将第一时间宣布彻查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