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元机器人合伙人、高级副总裁、通用业务部总裁王闯表示,远征整个系列一共出货了1000台左右,明年可能会有几千台,“我们现在已经是全球人形机器人里出货量最大的企业,甚至比马斯克(出货量)更大。”王闯透露,今年智元机器人的营收规模相比去年增长了好多倍,可能十倍都不止,规模正在指数级增长。 对比特斯拉Optimus,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此前报道称,特斯拉原计划今年量产至少5000台人形机器人Optimus,后因工程师反对下调至2000台。 特斯拉的量产进展不及预期,给了国内企业更多的追赶时间;同时,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的量产进展超过特斯拉,直接提振了行业信心。 2025年被业内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智元机器人的快速放量得益于其“本体+AI”全栈技术布局,特别是国内首个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GO-1的发布,显著降低了机器人技能训练的数据需求和成本,提升了任务泛化能力。 其它企业方面,国际方面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已计划投入工厂验证,国内优必选、宇树科技等企业也纷纷斩获大额订单并推进量产,表明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 展望后市,参考海外人形机器人市场的估值逻辑,单台估值密度40-50万美元/台,若国内宇树、智元等头部机器人企业未来三年内实现出货10万台,有望对应3000亿元人民币市值空间。 落脚到A股市场,光大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加速量产,产业链全线受益,关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各细分环节龙头企业,特别是进入海外龙头企业供应链的相关企业。 智元机器人今年营收或增超10倍,产业链全线受益(受益概念股)如下: 1、蓝思科技向智元批量交付人形机器人产品 据蓝思科技消息,1月21日,蓝思科技与智元机器人公司在长沙举行了灵犀X1人形机器人套餐交付仪式,成功批量交付灵犀X1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蓝思科技深度参与了灵犀X1机器人的关节模组、DCU控制器、OmniPicker(夹爪)等核心部件的生产组装与测试控制。 2、富临精工(300432) 2024年10月10日关于签署《人形机器人应用项目合作框架协议》的公告: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 拟与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元机器人” )、巨星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星新材料” )、文宏杰、四川安努创想智能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安努创想” )、四川安努创和智能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安努创和” ) 签订《人形机器人应用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各方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 经友好协商,在共同看好人形机器人应用项目赛道的基础上, 就投资组建项目公司,整合各方资源开展项目建设,达成本框架协议。 3、东阳光(股票代码600673) 近日,东阳光、光谷东智与智元机器人、及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武汉光谷中心城建设服务中心和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正式签署多项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宣布将携手加速机器人技术的落地应用,特别是聚焦于具身智能机器人本体到应用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这标志着东阳光筹备近一年的人形机器人项目获得里程碑式进展。其中,光谷东智与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签订了《机器人采购项目协议》,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委托光谷东智实施机器人项目,项目金额不超过7000万元,这将成为光谷东智的首批订单,成功打通具身智能机器人本体到应用落地的市场化全链条。另外,光谷东智计划开创中国首家人工智能养老院,并推出健康疗养机器人、陪护机器人等,以满足慢病管理及智能养老新时代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4、均胜电子与智元机器人战略合作 攻关机器人“大小脑”等关键技术 4月7日,均胜电子与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智元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包括机器人“大小脑”及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攻关、定制化开发、测试验证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形成优势互补,提升双方在机器人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5、汉威科技(300007)公司已与智元机器人展开良好合作 汉威科技(300007)4月13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与智元机器人展开了良好的合作,合作进展持续推进当中。由于机器人行业产业规模仍处于前期阶段,目前该业务在公司营收端占比较低,对公司业绩暂不构成重大影响。 6、恒工精密(301261) 据2025年2月5日互动易及2025年4月29日公告,公司通过产业基金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与智元机器人建立股权协同并开展结构件业务合作。 7、金固股份(002488) 金固股份(002488)7月10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和智元的项目在顺利推进中,相关样品已通过第三方实验室试验,并出具实验报告,部分性能指标超过智元需求的产品标准。公司将会配合智元进行机器人产品研发,为其提供应用阿凡达铌微合金材料制作的结构件产品。除了目前已开发产品外,公司也在推进阿凡达材料的其他横向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