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会议明确政策脉络,科技行业再成焦点! 根据央视网的报道,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以下简称“二十届四中全会”),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 二十届四中全会不仅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坚决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建议》明确了“十五五”期间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七个主要目标,包括: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 梳理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我们可以发现提高科技自立自强水平成为关键抓手,未来也将带来众多投资机遇。 1、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发布,“十五五”规划指明未来发展方向 自1953年我国启动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以五年的时间尺度来规划未来发展蓝图,已经成为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模式。 前五个五年计划围绕重工业、大型交通工程推动,我国迅速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六五”计划名称便从“国民经济计划”更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十一五”期间则进一步将“计划”更名为“规划”。 五年规划内容极为丰富,流程也非常严谨,一般在五年规划开始前一年的四季度会发布《建议》,次年两会之后发布五年规划纲要。以“十四五”规划纲要为例,全文(包含目录)字数超过6.3万字。 根据央视网的报道,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建议》,会议公报公布了关键内容。根据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的介绍,《建议》共有15个部分、61条,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是总论,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抓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 第二板块从第三部分到第十四部分为分论,分领域部署了“十五五”时期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第三板块由第十五部分和结束语组成,主要部署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等任务。 我们系统梳理了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以及10月24日中共中央举行的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新闻发布会,与宏观经济、资本市场关系密切的内容如下: ①《建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障,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②“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七个主要目标 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 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④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⑤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要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 ⑥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战略能力。 2、科技及新兴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建议》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的介绍,《建议》中涉及的新兴支柱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则涵盖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 在新兴支柱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过程中,有望在未来十年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将扮演关键的角色。 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根据科技部部长阴和俊的介绍,《建议》主要从如下四个方面推进: ①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突出国家战略需求,部署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 ②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统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增强体系化攻关能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更多国家科技攻关任务。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 ③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建立健全一体推进的协调机制,强化规划衔接、政策协同、资源统筹、评价联动。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协同育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④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随着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A股科技板块也将涌现更多的机会。在政策的影响下,10月24日A股科技股集体走强,半导体、通信设备、消费电子等板块大涨超4%。 A股科技股数量已经突破1100只,占A股上市公司比重超过20.3%。科技股总市值接近25.8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比重接近22.1%。 展望未来,在政策全方位的支持下,科技行业依然充满机遇,特别是那些拥有核心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引领细分领域技术进步、估值合理的科技企业将继续引领行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