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财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圆梦财经 首页 热点概念股 查看内容

深圳先进院成功开发基于黑磷的有机合成新技术(受益概念股)

2019-6-17 07:07|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024| 评论: 0

摘要: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喻学锋团队在二维黑磷领域取得新突破,利用黑磷的化学活性来合成高附加值磷基化学品,开创性地发展了黑磷在磷化学中的应用。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中国化学会新刊CCS Chemistry ...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喻学锋团队在二维黑磷领域取得新突破,利用黑磷的化学活性来合成高附加值磷基化学品,开创性地发展了黑磷在磷化学中的应用。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中国化学会新刊CCS Chemistry首期。

  近年来与石墨烯一样拥有二维层状结构的黑磷在光电器件、催化和生物医学等领域有巨大应用潜力。喻学锋课题组在之前的工作中,通过对黑磷的化学活性进行了一定研究表明,黑磷具有很好的化学活性且安全、无毒、可控,适合作为磷源合成各种磷化学品,黑磷在有机合成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关上市公司:

  兴发集团: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作开展黑磷研发,是国内首家参与研发二维新材料黑磷及其应用技术的企业。

  六国化工:拥有120万吨磷酸二铵产能,同时拥有磷矿石资源。

【2019-04-23】兴发集团(600141)一体化布局强化竞争优势 行业位于底部反转空间大
    兴发集团是国内磷化工龙头,多年实行矿电磷一体化布局,下游延伸至草甘膦、磷酸盐、黄磷、磷肥、电子化学品等,并大力培育有机硅产业,实现磷硅联动。过去10年,公司资本开支超过100亿,驱动体量持续增长,产业链和产品线布局越来越均衡,大力投资环保设施,低成本优势显着,抗风险能力高,竞争护城河不断提升。目前磷肥仍处在大周期的底部,且自2012年至今已经连续下行7年,磷矿石虽然景气有所抬升但仍处于底部区间,草甘膦自2008年景气高点已经过去10年,随着过剩产能陆续出清,环保高压继续维持,我们判断磷化工行业未来几年有望逐渐迎来大周期的反转,公司多年逆势扩张节奏不减,继2018年定增项目实施后,陆续启动收购草甘膦、有机硅业务少数股东权益,并计划实施新一轮定增扩产,目前PS低,一旦行业景气反转将显着受益量价齐升,涨价业绩弹性大。有机硅行业发展空间长期向好,公司坚持一体化布局,加快扩产步伐,有望在未来成本竞争、下游终端产品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打造硅产业的增长级。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4.52亿、5.49亿和6.70亿,PE分别为21.8倍、18.0倍和14.7倍,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
    持续投入打造行业龙头。磷化工具备较强周期性,重资产、高杠杆特征明显,兴发集团展现出较强成长性,过去10年累计投资现金流超过100亿,2009年至今,公司营收由30.4亿增至178.6亿,毛利总额由4.5亿增至30亿,总资产由36.4亿增至256.6亿,固定资产由16.5亿增至133.2亿,净经营活动现金流由3.6亿增至19亿。规模扩张的同时,公司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更加夯实,产品线相关多元化协同效应显着。2015年至今,在主要竞争对手显着放缓扩张步伐时,仍有能力和意愿持续大幅逆势扩张,提升矿石、肥料等传统产品体量,整合收购草甘膦、有机硅少数股东权益,扩产部分原料弥补产业链短板,力求在规模扩张的同时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和费用率,准确把握黄金战略机遇期。
    行业仍处在大周期底部,景气反转公司业绩弹性大。磷矿石和磷肥目前仍处在大周期的底部,过去几年环保高压叠加自身亏损,大量中小矿山、磷肥企业关闭,行业过剩产能逐步出清,目前整体供需处于平衡状态。未来供给有望继续收缩,下游农业、粮价仍处在大周期的底部,供需两端中长期看都有望边际向好,我们预计矿石、磷肥目前处在周期底部的尾声,未来有望盈利周期反转。草甘膦2008年至今整体景气持续下行,2015年之后大量中小厂商退出,目前有效开工率已经超过80%,行业接近供需平衡状态,行业集中度得到大幅提升,大厂定价权显着提高,虽然价格和盈利目前仍处在底部,但预计将逐步迎来周期反转。有机硅经历2017-2018年高景气周期后,目前已显着回落,但长期看行业盈利仍前景广阔。整体看,公司目前ps低,且未来两年继续投产新项目,体量继续变大,一旦周期景气反转,将显着受益量价齐升,业绩弹性大。
    一体化布局强化竞争优势,提质增效挖潜空间大,股权激励打开长期经营动力。公司毛利率显着高于竞争对手,主要是因为一体化、相关多元化产业链布局奠定的低成本优势,竞争护城河明显。展望未来,环保和安监高压将成为常态,成为贯穿未来3-5年的一条政策主线,将深刻改变化工行业的竞争格局,兴发集团作为行业龙头优势明显。本次收购兴瑞少数股东权益,定增扩产有机硅等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公司规模,并降低公司单位生产成本和费用率,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行业竞争逻辑,利于上市长期发展。从产业的角度,收购资产的定价和估值相对公允,时点把握比较到位,实现多方的共赢。公司计划推进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占总股本2.75%,覆盖核心高管和骨干,将打开长期经营动力。
    给予“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2亿、5.49亿和6.70亿,EPS分别为0.62元、0.75元和0.92元,PE分别为21.8倍、18.0倍和14.7倍,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对应19年业绩,我们给予23-25倍目标估值,目标价为14.26-15.50元。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新产能投建较慢的风险。

【2019-03-07】六国化工(600470)安纳达大股东增资挂牌延期 谁来接棒混改下半程
    旗下有两家上市公司,却在化工行业整体承压和沉重历史负担下艰难前行的铜陵化工集团(简称“铜化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望迎来新节点。近日,六国化工、安纳达双双披露控股股东铜化集团增资进展,表示控股股东延长本次增资扩股项目在安徽省产权交易中心的挂牌时间至3月8日,继续征集意向投资方,本次增资有可能会导致铜化集团的股权控制关系发生变更。
    在岗人数超过7000人、资产逾百亿的铜化集团混改已持续多年。2015年6月,铜化集团就曾通过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对外宣布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当时计划和浙江国贸东方牵手,但最终并未落地。
    今年3月8日前能否完成挂牌增资?两家上市公司控制权是否会转移到新股东手中?是由安徽省级国资改革试点的安徽省投资集团(简称“皖投集团”)将铜化集团收入囊中,从参股变成控股,还是其他社会资本曲线进驻?铜化集团这家老国企的身上,又承载起市场的新期待。
    公开挂牌求增资
    去年8月,六国化工和安纳达公告,为促进铜化集团的进一步发展,铜化集团拟进行增资事项,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是否受到影响尚不确定。今年3月4日晚间,两上市公司披露:截至挂牌期满日(2019年2月27日),铜化集团增资未征集到有效的意向投资方。但铜化集团将继续推进本次增资事项。
    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的大型化工企业公开挂牌增资,却应者寥寥,难道是门槛太高?
    非也。根据公告,本次铜化集团拟公开募集资金对应持股比例是32.34%,对应新增注册资本6亿元;拟募集资金总额目前仍是“择优而定”,拟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补充流动资金等。企业管理层或员工没有投资意向。
    就公开挂牌的条件,放眼全国能满足要求的意向投资方非常多,说明本次挂牌可能并不是提前确定了对象,为某一投资方“量身定制”。
    根据公告显示,本次挂牌不接受联合投标,意向投资方及其控制主体的主营业务不得与增资企业下属两家上市公司(安纳达和六国化工)有同业竞争情形。投资方在递交投资申请时,需提供不少于10亿元银行存款证明,并承诺在支付增资款项前的任何时候账户资金余额不低于10亿元。意向投资方须承诺成为增资企业新股东后,在本次增资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后的当年及其后5个完整会计年度内,在铜陵市另外增加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的投资。增资企业职工安置相关费用预计为3.24亿元,意向投资方须承诺成为增资企业新股东后,同意增资企业在今后逐年(或按月)支付给职工或上缴。
    铜化集团增资扩股项目挂牌始于去年12月28日,目前交易中心暂时将挂牌期延至3月8日,仅仅延期了几天。
    “现在是根据交易中心的规则向后延期,要不然就得挂牌期满后再二次挂牌。”铜化集团多位人士表示,铜陵市政府对增资的态度是“积极稳妥”,最终结果还需拭目以待。挂牌的时间和成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等,都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混改已超三年
    就证券时报记者了解的情况,目前铜化集团的三位股东中,代表铜陵国资的华盛化工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华盛化工”,持股55.07%)和民营资本方安徽鹤柏年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鹤柏年”,持股34.09%)都曾表态将不参加投标。
    若本次增资能顺利完成,华盛化工、鹤柏年、皖投集团和拟征集投资方持股比例分别为37.26%、23.07%、7.33%和32.34%。考虑到六国化工和安纳达此前公告中表示的“可能会导致铜化集团的股权控制关系发生变更”,假设皖投集团就是“拟投资方”,确实存在皖投集团从参股变成控股的概率,否则,新投资方就只是第二大股东。
    去年下半年以来,安徽省级国资在资本市场的动作堪称迅猛。皖投集团先后获得了长信科技和九华旅游的实际控制权,同时,皖投集团也深度参与了安徽创新国有出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改革,旗下有多只投资基金。此外,铜陵市人民政府曾在《市政府重点工作落实情况通报》中表述“省投资集团参与铜化‘混改’增资扩股方案及分析报告已报市政府”,这让市场尤其怀疑皖投将再揽下两家上市公司股权。
    来自铜化集团的相关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多次强调了目前的“不确定性”,实行混改、引入战略投资者是目前集团工作的重中之重,当下铜陵市政府高度重视,慎之又慎。对于市场期待的“皖投入主”和“民营资本试图通过基金进入”等消息,皖投和铜化集团相关方面都表示无法表示意见。
    铜化的混改,一直吸引市场注意。2015年6月六国化工曾公告,铜陵市政府与浙江国贸东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的《战略合作意向协议》,铜化集团整个改制工作将分阶段落实。这让当时的六国化工股价大幅上涨,最高触及了13.78元/股(复权后),达到近十年的最高价。但后期国贸东方并没有介入。目前也没有看到相关子公司剥离的进展。
    2017年9月,安徽鹤柏年投资有限公司通过挂牌以11.02亿元竞得铜化集团34.09%股权,成为铜化集团第二大股东,受让了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昊华化工总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分行、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所持的股份。
    可供梳理的鹤柏年资料不多,官网称其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本1亿元,业务以铜陵、合肥为主,旗下有矿业投资开发公司和房地产开发及市政工程公司等,资产规模达到25亿元人民币。
    鹤柏年的受让可能只是铜化集团分阶段改制的第一步。铜陵市副市长黄化锋曾表示过,要把“铜化集团债转股时形成的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股份和原来化工部的资产转移过来的股份,通过政府的推动,市场化交易掉,之后引入一个具有市场竞争力、对铜陵产业发展有帮助的战略投资者来接盘,再以新的股东增资扩股、对资产切割重组、对两个上市公司平台充分利用”。
    “跑了一年半,股权转让的各种审批手续才办下来”,黄化锋当时表示,光股权转让,从方案设计到资产评估,再到正式挂牌,就耗时2年,他深感国企改革之难。
    生存的难题
    时间经不起等待。铜化集团在挂牌中发布的2017年度净利润是1.94亿元,资产128.2亿,负债92.3亿。但这份还“看得过去”的业绩,恐怕是铜化集团最近几年的最好业绩。
    来自上海清算所的数据显示,铜化集团2015年到2017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8,382.18 万元、-31,795.92 万元、19,426.29万元,三年中,铜化集团获得的政府补助分别为0.72亿元、0.55亿元和0.65 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铜化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就已经达到72.7%,其中九成是短期债务,短期偿债压力很大。在人民网的地方论坛上,甚至有民营企业就铜化集团旗下铜官山化工拖欠货款1500余万元向该市领导反映的留言。
    而根据铜化集团2018年发布转型的规划,未来几年将会加大投入进行港务板块的建设、化工项目的拓展和产能提升,2018年初在建项目3个,包括露天转地下项目、7万吨高速纺与工程塑料聚合切片、1万吨纤维级聚苯硫醚,总投资额13.05亿元,在未来几年对资金的需求将大幅增加,同时“十三五”项目规划初步框算需要投资近155亿元。
    2018年9月铜化集团发布的最新财务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盈利1859万元,比2017同期大幅下滑。铜化集团的盈利主要依靠下属两家上市公司。六国化工2018年的亏损无疑将加剧铜化集团的困境,倒逼改革提速。因子公司实施破产重整和计提资产减值等,六国化工预计2018年全年亏损4.5亿至6.2亿元。另一家上市公司安纳达也已宣布2018年净利润下降71.85%至4609.9万元。
    环保搬迁也是掣肘改革发展的现实问题。铜陵是沿江城市,1991年组合而成的铜化集团,多数化工厂区临江而建,“长江沿线一公里搬迁”和7000多名的职工安排等等问题都增加了改革的复杂性。
    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谁会成为铜化集团战略投资者,以多高的价格控股两家上司公司,谜底或将很快揭晓;如果继续无人“应答”,就得继续等待。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