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星股份(300421)主要生产轴承用钢球和滚子
力星股份(300421):主营业务为精密轴承滚动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精密轴承钢球,为国内精密轴承钢球领域的龙头企业,近三年来,在国内轴承钢球领域的销售收入排名第一。发行人拥有国际先进的精密轴承钢球加工工艺和完善的自主研发能力,截止本报告期末,发行人是国内唯一一家进入吉凯恩集团(GKN)(全球知名的传动部件制造商)和斯凯孚集团(SKF)(全球最大的轴承制造商)全球采购体系的内资钢球企业。1、国内钢球行业的发展历程 国内的钢球行业主要伴随着轴承行业的发展而发展,从1948年国内生产出第一批钢球开始,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我国钢球的生产技术与能力对轴承行业的发展有较大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如哈尔滨轴承厂、瓦房店轴承厂先后从苏联引进钢球生产技术,而后50年代,国家筹建洛阳轴承厂,下设钢球生产车间,至此,哈尔滨轴承厂、瓦房店轴承厂、洛阳轴承厂三家的钢球生产部门开创了我国钢球规模化生产的开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球的生产制造规模得到了持续而稳定的发展,相继在上海、河南、山东、重庆、辽宁等地成立专业钢球厂。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国内已经形成湖北钢球厂、重庆钢球厂、上海钢球厂、东阿钢球厂、江苏钢球厂(系发行人前身)等十家主要的钢球生产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自行车、摩托车、家用电器、农用机械等制造领域。 自2000年以来,国际钢球生产企业纷纷开始在国内设厂,如美国恩恩公司(NN)在江苏昆山设立亚太地区生产总部,日本椿中岛公司(TSUBAKI)在江苏和重庆两地建立钢球生产基地。由于国内企业在技术工艺、生产设备上与国际钢球企业存在一定差距,使得国内各主要钢球企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部分钢球生产企业停产关闭。同时,国内部分钢球企业不断加大技术研发与技术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设备,提升产品品质,逐步形成发行人、山东东阿钢球集团有限公司等少数几家年销售收入过亿的钢球生产企业,成为国内钢球行业的骨干力量。 2、产品的应用领域概况 (1)全球滚动体市场分布概况 钢球和滚子主要作为轴承制造的关键配件,通过装配于轴承而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因此,滚动体的市场分布与轴承的市场分布基本一致。根据全球最大的轴承制造商斯凯孚集团(SKF)对于全球轴承市场的分析,轴承市场按照终端应用领域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1)机动车制造领域,该领域主要为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辆所需的专用轴承, 如传动轴、轮毂轴承、离合器轴承等,约占全球30%的轴承市场份额。 2)其他设备制造领域,主要包括各类机床、工程机械等工业机械、家电电器、电动工具、轨道交通、航空设备等领域的轴承,约占全球40%的轴承市场份额。 3)售后维护领域,主要为上述两个领域的售后服务市场所需轴承,约占全球30%的轴承市场份额。 根据SKF 的2013 年度报告,2012 年全球滚动轴承行业的市场规模在3,200 亿瑞典克朗~3,300 亿瑞典克朗1,约合3,100 亿元人民币。根据球轴承占滚动轴承整体市场比例、钢球占球轴承价值比例来测算出全球钢球行业的市场规模,2013 年全球轴承钢球市场规模约为150 亿元,滚子的市场规模约为100 亿元。2滚子由于具有较高的载荷能力,主要应用于轨道交通、乘用车、重卡、风力发电等承重要求比较高的轴承部件。 (2)钢球细分市场概况 目前,轴承钢球广泛应用于机动车制造领域、精密机床、轻工家电、风力发电、工程机械、航空设备以及其他通用机械设备制造领域中所需的各类轴承中。 1)机动车制造领域 机动车制造是轴承钢球的主要需求市场,钢球是汽车、摩托车、非公路车辆等各类机车制造不可或缺的关键零配件,主要应用于轮毂轴承、传动轴承、离合器轴承、变速箱轴承等机动车中的关键传动部件。 ①汽车行业 汽车工业是拉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 自2002 年至2010 年,全球汽车产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49%,2011 年以来全球汽车产量均保持小幅稳定增长,2013 年全球汽车产量为8,738 万辆1,若以此增速预计, 到2015 年全球汽车产量将超过九千万辆。国内汽车市场也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近两年,国内汽车产量均超过一千八百万辆,保持较高产出。 ②摩托车行业 近年来,我国摩托车工业不断发展壮大,我国已成为世界摩托车生产大国,2000年我国摩托车产量为1,153万辆,至2013年国内全行业摩托车产量增至2,289万辆,产量的复合增长率为5.42%1,产量的稳定增加将推动其对下游轴承及其零部件的需求。根据行业协会预测,至2015年国内生产配套和维修需求合计将达到10.65~11.20亿套2,钢球作为主要的轴承零部件,未来摩托车轴承领域对钢球的需求将逐步提高。 2) 家电电器行业 钢球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器的电机轴承中,是影响家电使用寿命、运转效率、静音性能的重要部件,通常家电用微小型电机所需的轴承钢球尺寸主要集中在10.00mm以下。"十一五"期间,我国家电行业稳步发展,完成工业总产值由2006年的4,800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7,433亿元。根据中国家电协会发布的《中国家用电器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建议》,预计"十二五"期末家电工业总产值将达1.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9.2%,实现全球销量第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近几年国内主要家电产量经历的较快的增长,主要 家电的合计产量由2009年的1.90亿台增长至2013年的3.09亿台1,增幅达到62.65%。各主要家电,如电冰箱的压缩机电机、空调中的压缩电机和变频电机、洗衣机中电动机等,各种类型的电机中都需装配一定数量的轴承钢球。因此,随着家电行业对产品的静音、节能、安全性等要求的提高,中高品质家电产品的比重将逐步提高, 未来家电行业对精密微小钢球的市场需求巨大。 3)机床制造领域 近年来,我国机床行业保持稳步发展的态势,2007 年至2010 年国内规模以上的机床企业产值翻倍,2011 年机床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为6,606.50 亿元,同比增长19.32%,2013 年机床行业共完成工业产值8,026.30 亿元2,增长较为稳定。目前, 我国已经成为机床生产与消费大国,机床行业的稳步发展,将增加用于机床制造的轴承需求,进而扩大轴承钢球在机床行业市场空间。 4)风电设备领域 近年来,全球风电领域的新增装机容量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2012 年全球的新增风电装机容量接近4.5 万兆瓦。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日益重视、高油价以及风力发电技术的日渐成熟,未来亚洲、非洲等地区的新兴市场对风力发电的需求逐步增长,未来全球风电市场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2013 年4 月发布的公开报告预计,至2017 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约为61,200 兆瓦。 5)工程机械领域 近年来,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2006年至2010年全行业年均增速达到51.42%,2011年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产值5,968.86亿元,较2010年增长35.94%,仍保持较高增速1。2012年度,工程机械行业产值为5,915.71亿元,基本与2011年度持平。 6)航空工业 航空工业是全球设备制造领域的高端环节。2008 年国家启动"大飞机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确立了发展民机产业、开拓民机市场,进而使我国成为航空大国和航空强国的基本发展战略,为我国发展航空工业提出了政策指引。通常一架飞机的制造需要涉及众多零部件,而轴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零部件,而轴承钢球主要装配于民 用客机、直升机、军用飞机等各类飞行器中的轮毂起落架轴承、发动机轴承、齿轮箱轴承以及各类仪表电控系统的电机轴承中。根据欧洲空客公司发布的2010年至2029年全球航空市场预测报告,全球客机数量将由2009年14,240架增加2029年的29,050架,增幅达到104%,在未来的二十年将对航空零部件产生稳定需求。 7)电动工具行业 电动工具是微小型电机轴承装配的主要领域,电动工具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手动工具,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并进入了家庭使用,是一种量大面广的机械化工具。电动工具的便携化、轻量化、高效化的发展趋势,使其对所装配的轴承部件要求不断提高,其中的电机轴承钢球的精密度、旋转噪音等方面要求更为严格。 随着制造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江苏、浙江一带电动工具制造业发展迅速,世界主要的电动工具制造商亦不断增加对国内的生产投入,不断加大对国内零部件采购力度,从而为电动工具中的轴承钢球提供了巨大市场空间。 8)其他机械设备领域 矿山设备、农用机械、冶金设备、纺织设备、医疗器械等中大型机械设备,由于其造价高、耗能大、运行时间长、工作环境复杂,使得其对于轴承钢球的表面精度、内部组织结构、载荷能力、使用寿命、旋转噪音、运行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根据2011年4月发布的《全国轴承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到"十二五"末期,我国重大装备轴承综合自主化率将达到80%,而目前国内在上述机械设备中的关键部位轴承及其零部件的生产能力上还存在较大缺口,这将推动中大型高端轴承配件市场的发展。 3、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1)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趋势明显 目前,全球钢球行业的生产主要源于两个部分,一是大型轴承企业下属的钢球生产部门,主要满足企业自身需求;二是专业化规模化的钢球企业,面向整个轴承行业。钢球单粒价值量小,而要实现生产则需要配齐全套加工检测设备,因此只有 规模化生产才能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另外,随着轴承客户对钢球的加工精度、使用寿命、旋转噪音等性能要求的提高,钢球企业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成品钢球品质和产出效率,技术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随着钢球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专业化、规模化的经营模式逐步成为发展趋势,全球主要轴承制造商出售附属钢球生产部门的案例时有发生,如2000年全球最大的轴承制造商斯凯孚集团(SKF)、德国FAG公司(现已合并入舍弗勒集团)将下属钢球业务出售给美国恩恩公司(NN)。 (2)高端精密钢球的市场集中度将逐步提高 国内钢球行业的产品结构中,加工精度低、使用寿命短的低附加值成品钢球仍占多数,"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关键机械设备部件的轴承国产化率要求的提高,将拉动对高附加值精密钢球的市场需求。通常,精密钢球的生产和研发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通过改进钢球镦压、热处理、强化、精研磨等工序的生产工艺来满足高端精密钢球的性能要求,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另外,高端下游客户对钢球企业认证的周期较长,如斯凯孚集团(SKF)的认证周期为两到三年,使得精密钢球市场的进入壁垒较高。随着精密钢球市场需求的扩大,能够批量化生产高精密钢球的企业数量相对固定,市场需求将逐步向大型钢球生产企业集中,因此未来精密钢球的市场集中度将不断提高。 (3)优质下游客户将成为钢球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由于钢球直接配套轴承制造企业,钢球的品质能直接影响轴承的品质。针对高端轴承客户,一旦钢球企业通过其内部质量认证,实现批量供货,双方便可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当前全球中高端轴承客户主要为八大跨国轴承制造商,其各自都拥有较高于行业的内部质量标准,通常的中小型钢球企业无法达到其要求,因此,跨国轴承集团的钢球供应商选择往往局限于少数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专业钢球生产企业。再者,八大跨国轴承集团占据全球超过六成的市场份额,是精密轴承钢球的主要需求客户,因此,能长期不断地取得八大跨国轴承集团的采购订单将是大型钢球企业持续而稳定发展的关键。 (4)研发与技术改进将成为未来钢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钢球是影响轴承性能改善的核心部件,随着轴承向精密化、高转速、低噪音、高载荷的趋势发展,高端轴承钢球的生产需要涉及加工精度、使用寿命、旋转噪音、应力分布等多个方面,针对上述每一项性能指标的工艺改进与创新须经过长期而反复的测试,来确保批量化生产后产品品质的稳定性。一旦通过研发与创新使得产品的性能得到有效改进,就能有效拓展原有市场空间,同时又能增进钢球企业与下游客户的合作关系。因此,可持续研发与技术改进能力将推动钢球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5)下游细分市场对钢球生产专业化要求不断提高 滚动轴承作为行业的基础零配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而各个领域所需的轴承规格与性能要求存在差异,导致对轴承钢球的性能需求各有侧重,如汽车领域的轮毂轴承钢球和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和偏航轴承侧重配套钢球的使用寿命;轻工家电中的精密电机轴承则注重钢球的旋转噪音;航空设备制造领域的专用轴承则要求配套钢球在极限温差变化的情况下保持钢球性能的稳定性。因此,针对下游各细分市场的要求,优化轴承钢球相应的技术参数,扩大细分市场份额将成为未来钢球企业的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