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港集团(600018)具有一定安全边际
早在去年8月22日商务部正式发布"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消息后,上海自贸区板块就应运而生,随即相关自贸区概念股自8月23日启动后就遭到了市场热捧,这其中就有上港集团的身影。 而近期,随着沪港通相关工作已基本就绪,上港集团又迎来了新的炒作主题,在大量资金流入A股的情况下,未在港股上市的沪市蓝筹股有望受益。 上港集团是我国大陆地区最大的港口集团,也是全球最大的港口集团之一,上港集团共拥有生产泊位121个,其中万吨级泊位78个,吞吐能力13981万吨,生产用泊位长度20公里,生产用仓库总面积29.3万平方米,生产用堆场总面积472.1万平方米。公司2010年首次超越新加坡位居全球第一。自2010年起,上海港年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四年保持世界第一。 公司中报披露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母港货物吞吐量完成2.73亿吨,同比增长1.7%,完成全年预算目标的49.6%;散杂货吞吐量完成0.97亿吨,同比下降5.5%,完成全年预算目标的51.1%;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726.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7%,完成全年预算目标的50.0%。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37.96亿元,完成全年预算目标的50.9%,实现利润总额为43.61亿元,完成全年预算目标的47.8%。 分析人士指出,从市场对沪港通过于充分和略偏一致的解读来看,短期基于沪港两地股票价差、估值差的简单逻辑所演绎的行情可能会比较快地兑现制度利好。从中长期来看,沪港通等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则会推动投资者结构、交易习惯和市场风格的改变和转换,后续需要关注两地市场中存在一定稀缺性价值的标的以及资本市场制度的进一步变革。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2014年9月23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重大事项,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自2014年9月9日起停牌。截至本公告日,鉴于该事项仍在筹划过程中,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公司股票继续停牌。 对此,业内人普遍认为,国企改革、自贸区概念、沪港通概念以及公司海外投资项目都将是股价复牌后的催化剂,值得持续关注。 其中,海通证券预计公司2014年至2016年净利润分别为62.9亿元、64.8亿元和65.2亿元,对应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28元、0.28元和0.29元。在自贸区和国企改革的良好预期下,公司合理的估值水平应该在15倍至18倍之间,当前股价具有一定安全边际,而短期的催化剂将是公司国企改革方案细则的出台,对公司股票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