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24日至25日国务院国资委举行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明年初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将出台实施。会议释放的信息显示,下一步分层分类推进“混改”,将更加重视合理设计调整股权结构,着力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差异化管控模式。重复投资、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领域的重组整合有望提速,装备制造、化工产业、海工装备、海外油气资产等专业化整合以及煤电资源区域整合将成为工作重点。 相比之前以顶层设计为代表的指导规范,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更偏重于操作性和可量化,这也意味着国企改革即将从之前重点领域的试点改革进入改革的全面落地期。在电网、军工、铁路等重点领域混改深化、央企及地方国企资产证券化全面提速背景下,国企改革将在新的行动方案指引下驶入“新赛道”。 相关概念股主要有钢研纳克、航天电器、中环装备、中国通号、中国汽研等。 【2019-12-09】钢研纳克(300797):对C919飞机首飞用国产材料进行检测 钢研纳克(300797)周一在互动平台上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对C919飞机首飞用国产结构钢材料和国产不锈钢材料进行成分、组织、性能测试与评价。 【2019-12-04】航天电器(002025)连接器+电机齐头并进 军品+民品协同发展 军用连接器龙头企业,航天科工十院唯一上市平台 公司为军用连接器龙头企业,航天科工十院下属唯一上市平台。2012~2018 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7.17%和15.15%。2019 年前三季度完成营收25.12 亿元,同比增长28.11%;归母净利润2.96 亿元,同比增长11.34%。2019Q3,公司毛利率为36.77%,期间费用率为19.19%。 军用连接器为主,民品有望逐步放量 2018 年我国连接器市场规模为209 亿美元,从头部公司的营收占比看,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马太效应显现。行业的发展受益于下游军工、通信、汽车等领域的需求增长。公司连接器以军品为主,占连接器营收的比例约为70%,2019H1实现营收9.94 亿元,同比增长58.05%。公司目前军品发展稳定,民品在通信连接器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有望放量增长。 我国电机市场规模达2073亿元,电机业务持续稳定发展 微特电机作为基础性的电子器件广泛存在于各种机电设备中,2018 年我国微特电机市场规模达2073 亿元,产量和需求量分别为132 亿台和119 亿台。公司电机业务主体为贵州林泉,2019H1 实现营收4.31 亿元,同比增长14.61%。随着公司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产能将不断提高,未来对电机板块业绩提升将做出贡献。 继电器下游需求广阔,板块长期稳定发展可期 继电器起开关作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2018 年我国继电器市场规模已达258 亿元,主要集中在家电、汽车等领域。公司继电器业务为传统优势业务,2019H1 实现营收1.36 亿元,同比增长36.65%,未来继电器板块有望稳定增长。 积极布局民用市场,光器件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光通信已成主流信息传输方式,光器件应用领域广泛。预计2020 年光器件市场规模为26.8 亿美元,18-20 年复合增速为9.14%。公司于2016 年开始布局该领域,近三年复合增速53%,与华为合作密切,未来民品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投资建议:公司为国内领先的航天电子元器件企业,坚持军民品协同发展,我们看好公司各板块的长期发展。预计公司2019~2021年EPS分别为0.97、1.17和1.44元,对应PE为26X、21X和17X,历史平均估值35X,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军费预算增长低于预期;行业竞争激烈导致盈利水平下降。 【2019-11-13】中环装备(300140)战略布局生物能源 厚积薄发打造业绩新引擎 近日,中环装备(300140)亮相生物质能科技装备展,向众多观众展示了公司在生物能源领域的发展成果,并获选为"生物能科技装备创新企业"。期间,中环装备总经理助理黄勇发表了"基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工业化设备在生物质能源领域的创新应用"的主题演讲,向众多业内人士介绍了公司与芬兰BioGTS公司联合研发的国际领先的横向塞流式干法发酵技术,并获得了热切关注和强烈反响。 中环装备重点介绍了其在河北省临漳县牵头建设的国内首个干法发酵示范性工程,项目2018年4月开工、10月试生产,采用了横向塞流式干法发酵工艺,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为原料,先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生产生物天然气、食品级二氧化碳,再将发酵后的沼渣生产生物有机肥,保证生产过程"零污染"和污染物"零排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相比国内普遍采用的湿法工艺,横向塞流式干法发酵工艺具有跨代性竞争优势,拥有发酵效率高、可连续生产、无二次污染、原材料适用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建设周期短、占地面积少,以及后期运营费用低等优势。黄勇介绍,目前该工艺是国内唯一可以不依赖财政补贴就实现盈亏平衡的技术,也是唯一可以在冬季不依赖外部能源仍保持持续供气的技术。 据悉,示范项目总投资6亿元,年消耗秸秆13万吨,可年产生物天然气2130万立方米、食品级二氧化碳2万吨,生物有机肥7万吨。项目具有显着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方面:项目年消耗13万吨秸秆,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生产的生物天然气可用于工业、家用、车用等领域,每年可替代燃煤3.4万吨,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2万吨、二氧化硫380吨、烟尘280吨;项目生产的生物有机肥每年可替代化肥实现7万亩耕地绿色生产。 社会效益方面,该示范项目可惠民约8千户,直接增收2,600万元,直接产生就业70人,带动周边产业就业约500人;经济效益方面,经测算,项目年收入超过1亿元,净利润率(不含政府补贴)超过20%。 事实上,中环装备在生物能源领域的布局早已酝酿筹划多时,11月6日,中环装备全资子公司中节能(唐山)环保装备有限公司联合碧奥能源(上海)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成立中节能(北京)生物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节能生物能源")。中节能生物能源公司主要从事生物能源高端智能装备研发制造、生物天然气等能源供应,新设公司将成为中环装备在生物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的专业化公司。 开发利用生物天然气不仅能解决能源安全问题,还能解决环境污染与"气荒"之间的矛盾,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选择。随着近几年国家对生物天然气和绿色农业的逐渐重视,相关政策不断加码,2019年3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到2020年生物天然气年产量超过20亿立方米,到2025年生物天然气年产量超过150亿立方米,并要求各地研究制定生物天然气产品补贴政策。 11月,国家发改委又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将生物质能的工程项目与装备制造等全领域纳入了鼓励类目录,并鼓励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有机肥料产业化技术开发与应用;此外,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扩大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农业农村部也大力支持有机肥发展,坚定推动"绿色兴农"战略。由此可见,我国生物天然气和有机肥发展即将步入快车道。 目前,我国秸秆年产量约9亿吨,假设每年将5%的秸秆进行干法发酵能源化利用,则每年干法发酵可利用4500万吨秸秆,由于示范项目年消耗秸秆13万吨,相当于可复制346个该项目。若按照50%的投资额为设备费用估算,则每个项目设备费用需投资3亿元,由此测算,干法发酵设备市场空间将达1038亿元。 回溯中环装备围绕"电代煤"、"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等国家重大环保政策,适时推出的石墨烯电采暖设备、ECO方便器、厨余垃圾处理器、生物质能成套装备等高端装备产品,彰显了公司聚焦高端制造,锻造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定位,正是中环装备深度执行企业"A+2N"发展战略的体现,也是作为央企第一环保股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社会民生的体现,随着其不断深耕"智慧环保"领域,激发成长新活力,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并进,实现双轮驱动。 设立生物能源装备子公司、参加相关展会,在中环装备频繁发力的背景下,公司版图延伸正式切入生物质能源领域,依托现有的环保装备领军企业地位,凭借强大的央企股东背景,发挥技术、渠道、资金等优势,公司业绩有望加速释放。 【2019-08-06】中国汽研(601965)志存高远 二次起航 目前时点为什么再次建议关注中国汽研? 长期视角下,我国汽车行业销量增长中枢明显放缓,竞争加剧、法规升级带来的壁垒提高是主旋律,汽车行业所处阶段决定了行业估值中枢向国际靠拢,盈利能力稳定性向好、估值有折价的公司具有良好的风险收益比,而商业模式良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盈利稳定性更有保证。 中国汽研的核心逻辑是:汽车行业增长中枢放缓后行业竞争加剧,汽车企业更有意愿和动力推陈出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汽车法规标准的升级或新法规标准的出台比如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将带来公司检测业务量、价增长。公司PETTM 估值处于上市以来平均估值的70%分位,估值再次具有了良好的吸引力。 盈利模式独特、穿越周期的汽车股,天然高壁垒、有护城河 公司是六家国家级汽车检测中心之一,汽车检测除需具备必要的试验检测条件外还需获得政府授权或许可,具有很高的进入壁垒,公司拥有较高的行业地位。公司自2012 年上市以来,检测业务收入累计增长91%,验证了12 年我们判断的逻辑。公司中长期业绩看点在于转型数据服务商以及4+1 指数平台的建立,能够进一步提高客户对公司的粘性,有助于公司提高市占率。 公司现金含量高且有息负债率低,分红率仍有提升空间 公司现金流情况较好,09 年至19 年1 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流动资产由2.0 亿元增长至15.4 亿元。此外公司长期资本负债率不到5%,带息债务/全部投入资本仅0.1%~0.2%。由于公司资本性开支高点已经过去,公司近几年分红率持续提升,14-18 年公司分红率由16%提升至60%,我们估计未来或仍有提升空间。 投资建议 公司是汽车检测稀缺标的,排放法规升级利好短期业绩,今年盈利增速有望逐季提升,中长期看点是转型数据服务商及指数平台的建立。我们预计公司19-21 年EPS 为0.49/0.58/0.69 元,按最新收盘价计算对应PE 为13.3/11.2/9.4倍。公司历史平均估值水平为23 倍,考虑公司盈利趋势与历史估值,我们给予公司19 年23 倍PE 估值,对应合理价值为11.27 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车种类及政策推进力度不及预期;新投产项目推进不达预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