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邯613等71个转基因植物品种命名的公示》,将拟批准颁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71个植物品种目录予以公示。 由于转基因技术带来的套牌难度加大,以及研发的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提升,中小种子公司将加速退出行业,行业集中度有望不断提升。拥有技术优势、研发能力和育种能力的公司,将充分受益于转基因商业化。 相关上市公司: 登海种业:国内优质的玉米种子龙头; 大北农、隆平高科:参股企业已获得转基因品种安全证书; 荃银高科:主营水稻和玉米种子等。 [2020-05-01] 登海种业(002041):一季度盈利水平大幅改善,公司业绩拐点或将出现!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20.39%,实现归母净利润3360万元,同比增长613.09%。 玉米种子销量高增长推动一季度业绩大幅改善!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20.39%,实现归母净利润3360万元,同比增长613.09%,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公司主营业务大幅改善,玉米种子销量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公司主营业务的改善在扣非净利润里体现的尤为明显,公司一季度实现扣非净利润203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扭亏为盈,增长198.93%。从盈利水平来看,Q1毛利率为35.24%,同比上涨6.37%;Q1销售净利率为11.89%,同比上涨21.38%,总体盈利能力在新冠疫情期间仍然得到了大幅改善。我们认为公司作为玉米种子龙头有望持续提高盈利水平,全年业绩保持高增长。 玉米价格底部复苏,玉米供需关系改善推动公司业绩稳步回升。 玉米供需关系逐步改善,令玉米价格底部复苏,带动公司业绩稳步回升。 受农产品价格低迷,以及品种放量带来的种子供给量增加两大因素影响,过去几年种子行业持续低迷;展望未来,随着近几年玉米库存的持续下降,下游养殖业的逐渐复苏,玉米需求逐渐回升,农民种植积极性有望同步提高,玉米种子需求有望持续恢复。供给方面,随着4-5月份天气转热,草地贪夜蛾等虫害对玉米生长的隐患令市场担忧,若防控不到位,将对玉米产量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国家加大力度打击非法转基因玉米种子的销售,公司在东北地区的传统玉米种子盈利能力有望快速恢复。 公司优良品种储备丰富,转基因政策推进利于公司未来发展。 公司传统玉米种子品种储备丰富,转基因时代依旧拥有优势。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玉米种子的研发以及品种的储备。转基因时代不单单需要良好的转基因性状,优良的玉米品种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在品种产量上,公司申报的“登海605”和“登海618”表现突出,现场实地测产产量分别位居“2019年玉米高产品种测产结果(黄淮海夏玉米区)第1名和第3名,亩均产量分别达到1097和936公斤每亩,大幅超越2019年美国玉米703公斤的平均亩均产量。公司的优良玉米种子品种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这些优良品种的支持下,公司有望与转基因性状研发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在转基因时代中保持竞争优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不考虑转基因品种销售带来的增量,预计2020-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10.64/13.35/16.31亿,同增29.25%/25.47%/22.17%,实现归母净利润1.07/1.57/2.19亿,同增157.48%/47.02%/39.09%,对应EPS分别为0.12/0.18/0.25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104x/71x/51x,考虑到玉米产业链逐步复苏和公司业绩高增长,继续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1、产品价格波动;2、行业竞争;3、新品推出不达预期。 [2020-04-28] 大北农(002385):生猪养殖增厚利润,种子业务静待花开-首次覆盖报告 公司饲料、养殖、种业、动保业务多点开花,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公司是国内规模居前的饲料企业,主要业务为饲料(以猪饲料为主)、生猪养殖、种业(包括杂交水稻、常规玉米种子)、动保等业务。受非洲猪瘟影响,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5.78亿,同比减少14.11%,归母净利润5.13亿,同比增长1.26%。2020年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将带来利润增厚;猪料方面,生猪价格景气带动能繁母猪补栏,公司前端料占比有望提升,盈利能力改善;种业方面,公司转基因玉米种子获安全证书,转基因种子变革将给公司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暂时不考虑种业发展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03/28.81/24.18亿元(其中生猪养殖业务利润为19.50/21.72/17.78亿元),EPS分别为0.64/0.69/0.5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4.4/13.5/16.1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生猪养殖业务高增速,业绩弹性充分释放公司集中自身优势,全力发展生猪养殖业务。公司生猪养殖业务以合伙创业的方式发展,参股建立了八大生猪养猪平台。未来公司将加大参股养殖平台权益回收比例,实现生猪养殖规模高增速。同时依托自身在饲料动保产业的资源充分支持生猪养殖业务发展,使得生猪养殖业绩贡献能力增强。 转基因商业化加速,种子业务打开成长空间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发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公司研发的DBN9936转基因玉米种子获得安全证书。转基因玉米第一次在安全证书申请环节获批,标志着转基因种子商业化进一步推进。国内玉米种业或将迎来一场品种换代革命,公司将充分受益新品种上市带来的收入规模提升。 风险提示:自然灾害及疫病风险,生猪出栏量不及预期,转基因推进不及预期。 [2020-06-04] 隆平高科(000998):国内现代种业领头羊,转基因时代更进一步-首次覆盖报告 国内领先的种业企业,聚焦农作物种业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杂交水稻种子业务位居全球前列,玉米、辣椒、黄瓜、谷子、食葵种子业务位居国内前列。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9亿元,同比下降17.66%,实现归母净利为-2.98亿元,同比下降137.71%。公司近几年大举并购海内外资产,叠加行业整体表现低迷,业绩表现欠佳。短期来看,公司有望受益于水稻及玉米种子行业回暖带来的利润增厚,中长期来看,公司转基因技术储备充足,转基因商业化背景下公司成长空间打开。暂时不考虑转基因种子对业绩造成的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7/4.33/6.05亿元,EPS分别为0.18/0.33/0.4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92.1/50.4/36.1倍。可比公司估值方面,由于公司资产规模及种子体量居世界前列,公司PE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水稻种子知名度高,有望受益于底部复苏公司杂交水稻严控种子质量,质量远超同行业水平,市场认可度和品牌知名度较高。2019年以晶两优及部分拟推广新品种为代表的杂交水稻种子质量显著提高,公司虽受水稻收购价走低影响,营业收入下降,但仍维持行业领先水平。2020年水稻最低收购价格略有上涨,公司作为国内水稻种业龙头业绩或将改善。 玉米种子供需格局改善,转基因商业化未来可期2016年开始玉米价格持续下跌,玉米种植面积减少。经过近3年调整,玉米价格开始走强。2020年下游养殖行业利润高涨,饲用玉米需求提升,玉米种子行业供需将迎来改善。同时公司拥有充足的转基因技术储备,参股公司产品瑞丰125获得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最新募集资金中1.5亿元将投入转基因领域,公司通过外延并购及研发,转基因产品优势明显,率先受益国内种业转基因种子革命。 风险提示:极端天气及病虫害影响,产品销量不及预期,研发能力不及预期。 [2020-04-29] 荃银高科(300087):2019年业绩高增长,背靠先正达,未来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年报点评报告 事件1:公司发布2019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54亿元,同比增长26.7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57.74万元,同比增长38.43%。事件2: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报,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26.4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2.29万元,同比增长7.92%。 农作物种子市场表现优异,新业务快速推动规模增长。2019年公司在品种规划、把握标杆客户等方面加强,实现各类农作物种子销量5,523万公斤,同比增长10.27%。主要产品水稻、玉米、小麦等销售额均保持高增长,其中水稻种子营收达6.87亿,同比增长11%;玉米种子营收达1.14亿,同比增长11%;小麦种子营收达0.77亿,同比增长29%。除了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公司销售额增长的核心是基于研发的优良品种,优良品种的储备为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增长提供保障。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新业务并取得良好进展,推动规模快速增长。公司利用自有品种、技术、品牌等优势,联合粮食加工企业、规模性养殖企业,开展订单农业;与国内品牌牧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发展青贮玉米业务,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与国内知名粮食收购加工企业合作,为其提供优质大米、小麦粮食,拉动公司优质品种销售;以上业务共计实现销售收入2.24亿,占比总营收19.4%,有望成为扩大公司业务规模及促进业绩增长的新路径。疫情致使种子终端销售延迟,全年业绩高增长的趋势不改。 一季度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公司种子终端销售受到一定的延迟,种子收入较上年同期略降,但订单粮食业务增长,虽然综合毛利率下降,但因订单粮食业务规模增长迅速叠加期间费用有所下降,公司一季度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大幅度提高,实现扣非净利润812.73万元,同比增长77.51%。随着新冠疫情逐渐好转,预计终端销售将恢复正常,因销售延迟不代表销售下降,目前看并不会对公司全年种子销售造成影响。同时,公司加快培育品质优、综合抗性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不断巩固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还与中化现代农业在MAP(ModernAgriculturePlatform)业务方面继续深入合作,为种植户提供种、药、肥一体化供应及粮食收储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推动农业服务业务不断发展,有望与订单农业、青贮玉米业务一起为公司贡献盈利高增长。两化与先正达赋能支持,公司有望实现跃进式发展。 2020年1月公司宣布第一大股东现代农业的唯一股东中化集团与中农科技拟将其持有的现代农业100%股权以国有股权无偿划转方式划转至中农科技,中农科技将通过现代农业间接持有公司21.50%的股份,目前中农科技已更名为先正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公司关联人。先正达作为全球领先的种子和植保公司,业务包括销售玉米和大豆作物的转基因种子,其转基因业务收入约占公司全球种子销售的40%,转基因种子技术积累深厚。荃银高科有望同时依托先正达及中化集团的研发、渠道、资金等优势,实现业务的跨越式发展!一方面,中化将荃银高科纳入其MAP平台,有望通过中化的农业服务体系销售荃银高科的种子;另一方面,先正达成为荃银高科第一大股东后,荃银高科有望成为先正达在国内拓展转基因业务的重要载体,先正达在转基因领域实力雄厚,有望助力荃银高科在转基因领域实现弯道超车,跃进式发展。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不考虑转基因种子潜在贡献,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4.49/18.21/22.6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5.63%/25.61%/24.46%,净利润分别为1.40/2.08/2.8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8.54%/48.12%/38.25%。对应2020-2022年EPS分别为0.33/0.48/0.67,对应当前市值PE分别为41/28/20倍;考虑到公司传统种子业务的高增长,新业务进展顺利,叠加背靠先正达后在转基因领域的长期优势,我们上调评级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行业竞争加剧;2、生产灾害;3、业绩不达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