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下午,在北京举办的5G毫米波产业高峰论坛上,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正式发布了其《5G毫米波技术白皮书》。白皮书指出,5G毫米波拥有频率资源丰富/带宽极大、易与波束赋形技术结合、可实现极低时延、可支持密集化部署、可进行高精度定位、集成度高这六大技术优势,能够充分释放5G的全部潜能,成为5G下一阶段重点部署的核心技术之一。 相关概念股主要有亚光科技、和而泰、硕贝德等。 [2020-08-29] 亚光科技(300123):军品业务高速发展,股权激励成本摊销拉低公司利润-中报点评 事件公司发布半年报,2020H1实现营业收入9.10亿元,同比增长41.09%;实现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下降34.73%。 点评1、军品业务发展迅猛,股权激励费用摊销拉低净利润军品下游需求激增,上半年成都亚光实现营业收入6.80亿元,同比增长67.95%,净利润1.01亿元(其中分摊股权激励成本2343.77万元),不考虑股权激励摊销同比增长53.88%,充分验证了军工行业的高景气度。船艇业务受疫情影响较大,订单延期交付较多,上半年收入1.89亿元,同比下滑10.66%,亏损3939.83万元(其中分摊股权激励成本1742.91万元)。股权激励成本摊销显著拉低了公司表观净利润,剔除该因素,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43%。 2、船艇业务持续亏损,微波组件毛利率有所下降船艇业务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出现较大亏损,预计下半年随着特殊客户订单落地,船艇业务将有较大改善,未来公司有望对船艇业务进行剥离,进一步聚焦军工业务发展。微波组件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88.20%,毛利率为35.55%,同比下降8.55pct,微波组件毛利率下降系上半年确认收入的低毛利产品较多,预计全年毛利率水平仍将保持40%以上。 3、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鉴于"十四五"期间公司军品下游有望大幅放量,上调公司盈利预测和目标价。不考虑股权激励成本摊销,预计公司2020/2021/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6.49亿元/33.38亿元/41.19亿元,归母净利润3.57亿元/5.92亿元/7.34亿元,EPS分别为0.35元/0.59元/0.73元,对应的PE分别为54倍/33倍/26倍。鉴于公司下游导弹、雷达、卫星、电子对抗等领域配套订单有望大规模加速释放,公司受益确定性高、受益程度大,给予45倍PE,对应2021年目标价为26.55元,维持"买入"评级。 4、风险提示军品订单释放和产能扩充不及预期;盈利预测和估值判断不达预期。 [2020-09-15] 和而泰(002402):交付进入密集期,新赛道新品类拓展顺利 本报告导读:未出现取消重要订单情况,交付开始加速;汽车电子预研品类较多,逐步开始交付; 5G毫米波芯片二次送样,市场红利巨大。 投资要点:投资建议:虽然2020年上半年受海外疫情影响,但公司整体业务仍有正向发展,且汽车电子和芯片业务拓展顺利,看好公司长期成长性。 维持2020-2022年公司EPS预测分别为0.40元、0.58元和0.82元。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为23.20元不变。 进入交付高峰期,汽车电子持续突破。2020年上半年度,全球疫情导致公司订单交付略有延迟,但并未出现取消重要订单的情况,2020年下半年进入交付密集期,力争追回延期的订单交付。公司坚持在家用电器、电动工具、汽车电子以及智能家居四个领域拓展国内高端市场,拓宽产品品类,提升市场占有率。尤其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与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公司博格华纳、尼得科等客户在汽车散热器、冷却液加热器、加热线圈、发动机力变器、引擎风扇控制器、门控制马达等方面加紧预研,部分中标产品逐步开始交付。汽车电子价值量高,赛道市场空间巨大,将成为未来公司另一极重要增长动力。 5G民用产品预研顺利。公司毫米波相控阵芯片已经在传统高端产品市场中有一定优势和出货规模。在5G通信市场,2020年三季度公司已经完成第一次送样,目前正在二次送样的调试过程中。5G毫米波是移动通信发展的必然方向,预计未来2-3年内国内将有数十万基站部署,公司将充分享受新赛道的红利。 催化剂:汽车电子品类拓展,卫星互联网落地,5G毫米波规划落地。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疫情对欧洲家电需求的不确定性 [2020-06-21] 硕贝德(300322):天线+散热,争当5G射频"先行者"-深度研究 5G射频技术先锋,进军散热行业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硕贝德成立于04年,是国内领先的无线通信天线企业。在5G时代,公司一方面聚焦以射频技术为核心的天线射频业务,为客户提供终端天线、基站天线、车载天线等产品,前瞻布局毫米波5G基站、终端射频领域前沿技术;另一方面于19年10月完成收购东莞合众65%股权,进军散热行业。在5G手机、5G基站散热需求大幅提升的背景下,我们看好公司充分利用其优质的终端及基站客户资源优势,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预计20-22年EPS为0.25/0.41/0.60元,目标价20.30~21.01元,维持买入评级。 5G散热市场空间广阔,公司有望发掘5G终端及基站客户散热组件需求5G时代手机、基站的功耗相比于4G时代大幅增加,散热要求全面提升,催生出5G散热广阔的市场空间。在手机领域,我们看好新型散热材料、立体散热设计得到广泛应用,均热板+石墨/石墨烯的散热方案有望成为主流。在基站领域,5G基站功耗3kW~4kW,是4G基站的2~3倍,AAU散热需求激增,我们看好半固态压铸件+吹胀板新型散热方案成为主流。硕贝德子公司东莞合众有望通过优质的客户资源、出色的研发及制造能力,深度发掘5G终端及基站客户的散热组件需求,抓住5G散热行业发展机遇。 5G基站天线市场大扩容,公司产品涵盖宏基站、微基站、CPE领域在宏基站领域,MassiveMIMO的应用使得天线设计的复杂度及集成度提升,AAU的普及推动天线设计向小型化、定制化方向发展。在微基站领域,根据19年6月工信部韦乐平预测,21-27年中国将建设千万量级的5G微基站。公司18年通过微基站天线切入基站天线领域,19年正式进入宏基站领域,成功抓住5G宏基站天线塑胶金属化创新方案的机会,现已实现宏基站PEP振子量产供货,是国内领先通信设备厂商的供应商。 5G手机天线有望量价齐升,公司具备LCP天线量产能力及AiP技术储备5G时代MIMO天线单元将从4G时代的2X2变为4X4甚至8X8,手机天线用量成倍增加;同时各个天线之间防耦合、抗干扰的设计难度加大,天线单机价值量提升。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全球终端天线市场规模将由18年的22.3亿美元增加到22年的30.8亿美元,19-22年复合增速达到8.4%。LCP/MPI天线在5G时代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公司做手机天线起家,是全球前五大手机厂商的终端天线供应商,拥有品牌及客户优势;立足于市场需求,截至19年末公司5GLCP天线已完成相关产品的测试及样品交付。 5G时代天线+散热双轮驱动,目标价20.30~21.01元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1.01/1.67/2.43亿元,剔除19年转让科阳光电54.52%股权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0.45亿元)影响后,对应20-22年CAGR为71.65%。参考可比公司20年平均1.18倍的PEG,考虑到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硕贝德的重要客户华为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给予20年1.14~1.18倍预期PEG,目标价20.30~21.01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疫情反复致3C需求、5G推进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