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财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顶级期刊《AFM》再获理论新突破 首次提出超均匀纳米晶材料概念(概念股) ...

2020-10-26 08:59|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756| 评论: 0

摘要: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兰州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机构科研人员合作,在块体纳米晶和超细晶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提出超均匀纳米晶材料的概念,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验论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材料学 ...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兰州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机构科研人员合作,在块体纳米晶和超细晶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提出超均匀纳米晶材料的概念,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验论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材料学科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

  总的来说,该论文提出的超均匀概念及其系统理论和实验论证,对纳米晶材料的开发及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及指导意义。

  2014年随着国家电网推广节能变压器,非晶材料迎来一波需求爆发,但2017年起国家电网配网招标总量大幅下滑,非晶合金变压器随之陷入低谷期。近年来随着研发推进,使用非晶定子铁芯的非晶电机已实现量产化,其成本较高的问题有望随着规模化生产逐步解决,在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非晶电机未来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

  另外,折叠屏手机有望推动非晶结构件需求。目前华为、柔宇等手机制造商已正式采用非晶合金作为铰链的关键材料,随着未来折叠屏手机渗透率逐步提升,非晶合金在结构件领域的需求有望稳步增长。

  相关上市公司:

  安泰科技:纳米晶材料龙头。2014年即拥有板带材4万吨年产能。近年来通过缩减与调整,非晶产能下调至2万吨,而纳米晶带材产能达到3000吨,产能位居全球首位。随着纳米晶下游逐渐培育成熟,公司纳米晶业务有望推动业绩稳步增长;

  横店东磁:生产的软磁铁氧体和非晶纳米晶各有其优势,公司有能力供应。

[2019-08-28] 安泰科技(000969):新材料领域的科研标兵
    首次覆盖给予谨慎增持评级。安泰科技在新材料领域深耕多年,在多个新材料领域有核心竞争力,拥有重要的战略价值。预计安泰科技2019-2021年EPS为0.14/0.16/0.17元/股,根据同行业公司给予其2019年55XPE,对应目标价为7.7元,当前空间7.5%,首次覆盖给予谨慎增持评级。
    新材料领域的科研标兵。安泰科技大股东为中国钢研集团,公司秉承中国钢研65年来的新材料历史积淀,拥有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上千名科研人员。以"先进功能材料及器件、特种粉末冶金材料及制品、高品质特钢及焊接材料、环保与高端科技服务业"四大板块作为核心业务板块,在氢能源(安泰环境)、军工、航天、船舶均有应用。公司多种新材料具有核心竞争力,公司是非晶带材的国内龙头,打破了日美半个世纪的非晶合金的控制。新材料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10大产业领域之一,安泰科技是推进新材料发展的排头兵,拥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下游钕铁硼持续深化,上游稀土资源预期注入。公司稀土永磁制品产能约2500吨/年。其高端钕铁硼磁性材料多数应用在高档消费电子(包括VCM)、工业电机和汽车等重要领域。控股股东中国钢研集团承诺在2019年10月31日前完成山东稀土控股权注入,安泰科技有望形成稀土钕铁硼上下游全产业链布局。稀土行业供需格局改善,安泰科技受益。
    催化剂:稀土价格上涨
    风险提示:稀土资源注入低于预期

[2020-09-25] 横店东磁(002056):2020Q3业绩同比高增,全年有望超预期成长-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点评
    公司发布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报告期内实现归母净利润6.19-6.72亿元,同比增长24.05%-34.72%,Q3实现归母净利润2.75-3.28亿元,同比增长55%-85%。展望后续,磁材业务稳增长,光伏业务扩产顺利,新能源业务积极扭亏,器件业务开拓新产品。我们预计公司2020/21/22年EPS为0.51/0.57/0.62元,维持"增持"评级。
    2020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05%-34.72%,业绩超预期。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19-6.72亿元,同比增长24.05%-34.72%。分季度看,Q1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22.33%,Q2归母净利润3.44亿元,同比增长6.98%,Q3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75-3.28亿元,同比增长55%-85%。我们认为主要系(1)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下游客户积极备货,同时5G基站、服务器等新基建新增软磁需求,公司磁材主业稳增长;(2)光伏业务持续向好,同时扩产项目落地,实现满产满销;(3)新能源电池转至小电动领域,积极扭亏;(4)器件业务开拓非手机市场,包括可穿戴、车载等领域销售占比提升。
    磁材业务稳增长,光伏业务持续扩张。(1)磁材业务:2020H1收入同比-1.6%至14.6亿元。疫情导致上半年国内磁材需求疲软,行业整体销售额同比下滑约12%。在传统领域需求萎缩的背景下,公司一方面积极开拓基站、服务器等增量型新基建领域,另一方面凭借磁材行业领先地位,巩固并提升老客户供应比例,市占率逆势提升。Q3以来,下游客户备货亦带动磁材业务成长。(2)光伏业务:2020H1同比+7.9%至12.4亿元。疫情背景下行业增长稳健,上半年国内电池片、组件等产量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5.7%和13.4%。公司光伏业务表现向好,同时扩产逐步落地,1.6GW电池片项目于8月份投产,目前已实现满产满销售,预计将新增年收入14.1亿元,新增利润1.4亿元。未来随着光伏补贴逐步下调,需要关注公司产品成本端变化,届时成本若低于上网平价水准,将有助于增厚公司利润。
    推进磁材+器件+解决方案布局,关注器件新业务拓展及新能源业务减亏。(1)振动器件:2020H1收入同比+1.2%至2亿元。疫情背景下,手机终端出货阶段承压,公司一方面加大非手机领域布局,包括智能穿戴、汽车触控、健康护理等领域销售占比提升,另一方面加大5G基站领域器件投资,目前已拥有月产500万只环形器/隔离器产能,并已切入行业重要客户,未来料将逐步放量并持续受益5G基站建设铺开。(2)新能源电池:公司积极开拓除汽车外的小动力领域,包括电动二轮车、吸尘器、电动工具、便携式储能等,2020年有望实现扭亏。
    风险因素。磁性材料行业发展不及预期;新能源电池下游景气度不及预期,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器件业务推广不及预期。
    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是国内磁材龙头,扎实推进磁材+器件+解决方案业务布局。无线充电模组、屏下发声器初见成效,未来料将受益于手机端无孔、无线化趋势;此外随着5G基站的铺开,公司环形器/隔离器产品亦将贡献增量收入。我们上调2020/2021/2022年EPS预测至0.51/0.57/0.62元(原预测为0.42/0.47/0.51元),给予2020年30倍PE,对应目标价15.24元,维持"增持"评级。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