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5日的外滩金融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数字化在审贷放贷,改善金融服务等方面迅速推广,我国正在全面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步伐。范一飞介绍说,当前数字技术已广泛渗透到金融各领域,包括智能支付、智慧网点、智能投顾、数字化融资等,已经在金融服务的各个领域广泛出现。 货币和支付是现代金融领域的核心环节,央行推进数字货币建设,表明监管机构对于金融科技发展持开放态度,数字金融时代加速到来。传统金融机构迫切需要加快科技投入,将存量客户和资源的巨大优势转化为业务效率,应对互联网公司对于传统金融业务的再造和升级。互联网公司则需在保证金融业务低风险的基础上,依托领先的快速迭代和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对金融的助推。 相关上市公司中,关注即将上市的平台型金融科技公司蚂蚁集团(A20474)、东方财富(300059)、同花顺(300033),以及技术赋能型金融科技公司恒生电子(600570)、宇信科技(300674)、长亮科技(300348)。 [2020-10-23] 东方财富(300059):三季度业绩超预期,可转债助力长期成长-三季点评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59.46亿元,同比增长92.0%;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3.98亿元,同比增长143.7%;20EPS0.47元,20BVPS3.02元。 三季度业绩表现超预期,基金销售业务贡献有所增加:(1)公司2020年1-9月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43.7%,其中7-9月归母净利润15.89亿元,同比增长203.47%。年化ROE与净利率润分别为17.09%与57.15%,较上年同期(10.20%与45.04%)分别提升7个百分点与12个百分点。(2)证券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61.11%与38.89%,非证券业务收入(主要为基金销售收入)占比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 互联网平台优势叠加活跃度高涨,经纪业务与基金销售业务增幅显著。(1)公司互联网平台优势凸显,据易观千帆,截至2020年8月APP活跃用户1522.56万人,远超传统券商APP。(2)1-9月市场日均股基成交额为9,175.30亿元,同比增长48.16%,其中7-9月日均成交额1.11万亿元创下新高,同比增长122.05%。(3)受益于市场交投活跃度高涨,2020年1-9月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主要为经纪业务净收入)25.36亿元,同比增长74.23%;营业收入(主要是基金销售业务收入)23.12亿元,同比大增118.33%。 两融业务市占率持续提升,公司债与可转债保障长期成长。(1)公司1-9月利息净收入10.9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8.51%,一方面两融市场显著扩大,截至9月末全市场两融余额为1.49万亿元,较年初大幅增加46.22%,另一方面公司两融业务融出资金的市场份额由1.56%快速提升至1.99%。(2)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总额不超过158亿元的6年期可转债,其中不超过140亿元用于扩大融资融券业务等信用交易业务规模,不超过18亿元用于证券投资业务,增加投资范围,丰富公司收入来源,增强其抗风险能力;近期公司80亿元公司债由公开发行变更为非公开发行,并已获深交所无异议函,较公开发行耗时缩短。公司资金补充在即,将支持公司证券业务(尤其是两融业务)的持续高速成长。 估值公司经纪、两融与基金销售业务的核心优势越发稳固,增加债务融资将成为公司业务长期高速成长的保障,我们持续看好公司发展前景。鉴于公司第三季度盈利超预期,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出台对行业的影响超预期;市场波动对行业业绩、估值的双重影响。 [2020-09-16] 同花顺(300033):营收净利创新高,后续高增长可期-中报点评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92亿元,同比增长41.16%;实现归母净利润4.39亿元,同比增长65.9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30亿元,同比增长66.08%。 Q2营收净利均创历史新高在A股市场热度持续上升的环境下,Q2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7亿元,同比增长46.01%;实现归母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90.24%,环比增长146.22%,营收净利均创历年Q2单季新高。 合同负债大增,预期下半年业绩增势不减20H1公司的增值电信业务、软件销售及维护业务、基金销售及其他交易手续费、广告及互联网推广服务分别实现营收5.81亿元、0.71亿元、1.90亿元、1.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2%、31.1%、153%、11.8%。广告及互联网推广服务收入确认存在时滞,预计该块业务的实际收入高于报表数据。公司的增值电信业务采用分期确认收入的模式,预收账款是业绩的前瞻性指标,公司预收账款自19Q1起连续6个季度增长,20Q2合同负债+其他非流动负债增长至11.05亿元,同比增长53.41%,预示公司下半年业绩表现将持续向好。 活跃用户数业内遥遥领先,A股市场交易热助推业绩持续增长根据易观千帆数据,截止2020年6月同花顺App月活跃用户达3678万人,将近东方财富和大智慧月活之和的2倍,我们认为用户流量价值是公司的核心优势之一,庞大的用户基础提升了公司对券商的议价能力,公司2B和2C业务都能从中受益。公司业绩与市场活跃度高度挂钩,7月A股日均交易额达到1.31万亿元,同比增长229.77%,环比增长80.80%,在A股市场活跃度继续升温的环境下,公司B端业务和C端业务需求都有望增加,公司后续业绩可期。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11.54亿元、13.82亿元、16.87亿元,对应EPS为2.15元、2.57元、3.14元,对应PE为71.6倍、59.8倍、49.0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活跃度不及预期;金融监管趋严风险。 [2020-10-15] 恒生电子(600570):内外部扰动影响有限,坚定看好景气爆发-点评报告 事件概述近日以来,公司估值出现阶段性回调,市场对此看法主要有二:1)部分下游金融机构客户反映公司订单实施存在一定延后,叠加新会计准则实施,三季报业绩或存在隐忧;2)外围美方正考虑制裁蚂蚁集团,公司作为生态关键环节或将受到波及。我们认为,机构项目略有延后为政改项目高景气带来的挤出效应所致,Q3至今公司加速实施,项目完成度无需过虑。不仅如此,公司项目鲜有跨期,新会计准则影响有限。而为外围事件来看,蚂蚁集团与公司均立足国内,制裁影响微乎其微。重申公司基本面持续向好。 分析判断:政改项目景气大好导致机构项目挤出,Q3加速实施,全年业绩可期针对部分金融机构的项目延后,我们认为主要系新增政改项目带来的挤压效应所致,公司基本面无虞。就大零售、大资管等传统业务而言,增量主要来自两部分:政策改革项目(制度改革驱动,如创业板注册制)和机构更新迭代项目(新产品/模块驱动,如UF系列、O系列等)。一直以来,公司紧跟金融顶层设计,采取优先保障政改项目实施的原则。而2020年作为制度革新大年,创业板改革超预期落地以外,新三板精选层、公募投顾等均在加速推进中,后续单次"T+0"也值得期待。在此背景下,公司内部资源有所倾斜,导致部分机构非紧迫性项目有一定程度延后。但考虑Q3后期的加速实施态势,预计延后的项目进度将被快速追回,Q3、Q4订单完成度依旧可期。此外,公司业务较少涉及跨期,因此受新会计准则影响有限,判断全年业绩依旧向好。 蚂蚁制裁事件构成短期扰动,公司稳守国内金融IT基本盘10月13日,据彭博社的报道,美方正在考虑起草行政命令阻止蚂蚁集团旗下的支付宝在美国运营,此前已经针对TikTok和微信有过类似先例。受此影响,蚂蚁集团生态产业链相关标的均有调整,而公司作为蚂蚁集团在金融科技领域的B端"桥头堡"也受到一定影响。我们认为,蚂蚁集团既不拥有所谓的关键美方供应商,也不拥有数百万美国用户(相较Tiktok)。事实上,蚂蚁集团的业务主要在国内,其招股说明书显示总收入中仅有5%来自海外,其中美国业务"仅占极小部分"。因此,蚂蚁集团及其生态链受到的制裁影响几乎微乎其微。退一步来讲,即使蚂蚁集团受到波及,考虑公司的基本盘为国内金融业IT领域,国内资本市场改革红利与技术创新增量才是未来3-5年的主要的增长动能,因此判断蚂蚁制裁事件仅为短期外围扰动。 Q3重点关注创业板改注册制改造增量落地,有效提振业绩就Q3单季来看,此前全面推进创业板注册制政改项目Q3业绩的重要支撑。本轮创业板改革向科创板注册制全面看齐:1)券商侧改造针对卖方业务端,涉及集中交易、极速交易、两融、清算、账户适当性等大量模块改造;2)基金/资管侧改造针对买方业务端,涉及投资交易、PB系统相关模块改造;3)此外风控合规、信息报送、行情等辅助模块亦有升级需求。我们预计本轮改造合计拉动的增量空间将超过10亿元,而公司作为资本市场IT绝对龙头,在券商和基金领域的市占率分别突破50%和80%,将是系统改造的核心受益者,预计业绩将从Q3开始稳步兑现,有效提振全年业绩。 金融混业经营新政或成重大变量,打开金融IT天花板值得关注的是,6月证监会表态计划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或将从几大商业银行中选取至少两家试点设立券商。本次提出金融混业经营改革,再次彰显高层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决心,同时这一政改也将成为市场预期外的最大变量之一。金融混业经营政开启后,试点银行将购置成套资本市场系统,带来示范效应。随着后续试点规模展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有望陆续介入,判断增量IT投入规模巨大,将直接打开金融IT行业天花板,公司凭借各细分领域极高的市场率与产品口碑,将是增量市场的最大受益者。 未来金融SaaS领军,金融云将成新的爆发点前沿布局方面,公司于年内推出高性能、区块链、云原生等多款新品凸显前沿技术实力,并在6月初公布与国际Fintech巨头Finastra在PMS领域合作,进一步打磨O系列与资管云产品。当前来看,云化(SaaS化)依旧是公司当前的业务创新重点,云平台运营模式也有望逐渐成为新增长引擎,2020H1云毅网络完成财富云、资管云整合,形成财富资产管理、机构服务一体化服务方案。预计未来SaaS服务收入和资产管理规模将保持稳健增长,运营业务将进一步贡献收入,而公司也将逐步由金融IT龙头向金融云龙头演进。 投资建议:公司目前稳居国内资本市场IT领域龙头位置,当前背景下全面受益政策红利,2020年下半年创业板注册制等项目收入确认将带来业绩确定性,项目结构性延期实施与外围制裁事件扰动难改公司基本面向好趋势,坚定看好全年业绩高增长与估值的高弹性。盈利预测方面,维持此前预测不变:预计2020-2022年营收分别实现29.4%/30.0%/33.4%的同比增长,净利润分别实现1.7%/36.9%/39.8%的同比增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19.7/27.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38/1.89/2.6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金融创新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创新业务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2020-10-08] 宇信科技(300674):行业景气上行,龙头乘势而起-首次覆盖报告 金融科技领军企业,创新业务高速增长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市场的领军者之一,自2010年起连续多年在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排名领先。2015-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CAGR达15.28%,扣非归母净利润CAGR达24.77%。2020年上半年,创新运营业务实现收入0.42亿元,同比增长164.63%,毛利率高达78.31%,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新动能。2020年9月10日,公司发布公告,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150,000万元,用于"面向中小微金融机构的在线金融平台建设项目"等的建设。 银行转型步伐加速,银行IT行业景气向上金融科技已成为促进金融业全面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2019-2021年,银行业IT投资规模的CAGR将达到9.92%,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的CAGR将达到21.39%,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到2021年银行业IT投资规模将达到1,489亿元,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到737亿元。金融科技发展的黄金期已经到来,银行IT行业高景气无忧,我们认为驱动力主要包括:5G驱动银行创新服务、金融信创背景下的分布式架构逐步落地、DC/EP对现有银行IT系统的改造和新增需求等。 三条主线保障高成长,战略合作优势互补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未来主要在三个方面发力:传统业务+创新运营业务+海外业务。在创新业务方面,公司以数字智能技术为依托,在5G智慧银行、大数据金融平台、智能网贷运营平台、金融云等领域快速发展,打造了多个行业标杆案例。未来五年,海外市场的拓展将是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实现全球布局,公司以东南亚市场为切入点,目前在东南亚设立多家子公司,多个项目在积极推进中。公司协同百度的技术优势巩固行业龙头地位,加强与建信金科等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深度合作。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随着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银行业有望不断加大IT投入,公司凭借行业领军者的地位,有望在新一轮景气周期中受益。预测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为32.52、39.61、47.6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65、4.73、6.01亿元,EPS为0.88、1.15、1.46元/股。上市以来,公司PE主要运行在40-80倍的区间,预期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29.93%,给予公司2020年60倍的目标PE,目标价为52.80元,首次推荐,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银行业IT投入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海外业务推进不及预期等 [2020-09-22] 长亮科技(300348):分布式和数字货币推动银行核心系统升级换代,本土龙头迎国产化和海外高增长机遇-深度报告 银行核心系统龙头,业绩增长稳健。长亮科技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以核心系统为主的银行IT领域,2015-2019年收入复合增速32%,2016-2019年剔除股权激励成本的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20%,业绩增长稳健。主要产品包括核心系统解决方案、大数据应用系统解决方案、互联网金融系统解决方案,其中核心类解决方案贡献一半以上的营收。Forrester发布的2019年全球银行平台交易调查报告中,在全球银行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方面,长亮科技成功位列亚太地区前三甲。 国内银行IT市场百亿元,未来复合增速20%。IDC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的整体规模达到419.9亿元,同比增长23.6%;并预测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71.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8%。因传统银行IT厂商调整战略节奏以及新进入者较多导致竞争激烈,国内银行IT市场依旧分散。2018年前十大厂商的市占率仅为27.6%,前五大厂商的市占率分别为文思海辉金信(4.9%)、宇信科技(4.8%)、神州信息(3.2%)、长亮科技(2.5%)、科蓝软件(2.40%)。 新一代分布式核心系统落地,迎国产化和数字货币发展机遇。长亮推出全国首个"微服务+单元化"架构的新一代分布式银行核心系统SunLttsV8,可解决集中式的性能瓶颈,提高核心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动态扩容能力。假定单个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分别平均投入8000万、5000万、3000万、1000万元的升级改造费,则国内银行核心系统国产化空间达到198.8亿元。目前,长亮已获得张家港农商银行核心系统、邮储银行新核心技术平台和银行汇款组件项目、交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新核心授权系统和发卡系统两大项目等案例。此外央行数字货币钱包账户体系与当前银行账户体系有重大差异,未来核心系统面临改造或者新建的机遇,对应空间可达93.9亿元。 海外业务完成战略型布局,2019年海外业务高增长并首次实现盈利。公司2015年开始布局海外业务,通过收购等方式在2019年完成了在东南亚地区的战略性业务布局。过去五年时间,公司获得多个合同订单,尤其在泰国第五大银行大城银行(BAY)的互联网核心系统的竞标中,击败美国老牌金融IT巨头。2019年公司海外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134.56%,并首次实现了盈利。未来携手华为赋能出海中国金融企业快速立足海外市场,有望持续高增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09、2.59、3.21亿元。银行系统国产化进程加速,公司作为银行核心系统的国内龙头,将受益明显。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持续,影响公司海外业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