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同意建设中国(杭州)、中国(宁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至此,全国在建和已运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达40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旨在为创新主体、市场主体提供“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切实解决知识产权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 另外,10月30日,最高检第四检察厅厅长郑新俭在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第三十六次检察开放日大讲堂活动中介绍,将立足办案职能,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活动。 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在科技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只有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全面统筹地将知识产权保护、基础研究、基础教育等要素系统性地融入整体的战略中,明确发展方向,应用规则引导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才能在科技时代做到自主。 有数据显示,2014-2018年,中国知识产权运营行业市场规模由226.1亿美元增长至357.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2%。长期来看,加强知识产权运营建设趋势及加强知识产权金融趋势将促进中国知识产权运营行业进一步发展。 相关上市公司: 美亚柏科:国内首家提供全方位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的机构,获评“2019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中国科传:主营图书和出版物进出口业务,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积极布局。 [2020-10-28] 美亚柏科(300188):运营效率提升开始体现-三季点评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78亿元,同比增长24.93%,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69亿元,同比增长303.43%。 三季度增长态势明显。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7亿元,同比增长66.85%;实现净利润0.66亿元,同比增长285.13%;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81亿元,同比增长47.15%。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54.23%,相比于去年同期提高了0.92个百分点。 发布乾坤大数据。2020年7月,公司发布乾坤大数据平台,整体平台包括1个数据中台产品,"乾坤"大数据治理平台,6个能力中台产品,2个大数据体系支撑产品以及6个零信任安全产品。公司已经完成了包括部级大数据平台等标杆项目,未来继续向城市级别下沉公司大数据产品。进入雪亮工程,助力城市建设。作为美亚柏科承建的新型智慧城市项目之一,9月临夏州"雪亮工程"州级应用平台正式启动。公司的大数据产品横向拓展行业应用,由公安大数据进一步拓展到城市级别。 投资建议:公司是电子取证和大数据行业的龙头企业。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的EPS分别为0.51元、0.69元和0.9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安大数据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2020-09-04] 中国科传(601858):经营保持稳健,数字项目表现亮眼-半年报点评 20年上半年整体经营保持稳健 公司发布20年半年报:20年上半年实现营收9.79亿元,同比减少5.47%;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减少3.57%,实现每股收益0.17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利润率方面,报告期公司毛利率为29.24%(-1.07%),整体维持稳定;费用率方面,报告期公司销售费用率为6.13%(+0.13%),管理费用率为12.26%(+2.57%),财务费用率为-4.95%(-1.98%)。 图书业务方面,公司继续强化精品出版方向,提升公司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出版了《鹤舞凌霄:中国试飞员笔记》《让孩子远离近视》《小学生数独》(上、下)《神奇的土壤》等图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等精品图书。公司"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丛书"、"5G关键技术与应用丛书"、"'两机'专项:航空发动机技术出版工程"、"华北克拉通破坏"、"应对老龄社会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丛书"、"中国土系志(中西部卷)"、"协和急诊医学(第二版)"、"矿区生态环境修复丛书"、"神经外科名家经典3D手术精粹系列音像制品"9个项目入选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精学导读丛书(第一批)》入选中宣部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公司"《水经注校笺图释》(洛水流域诸篇)"入选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基金项目。公司"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选题入选中宣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 期刊业务方面,公司继续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期刊。根据2020年6月29日科睿唯安(ClarivateAnalytics)公布的2019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JCR),公司科技期刊SCI影响因子全面提升。作为我国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交流平台,《中国科学》系列等期刊影响力大幅提升,其中10种期刊入选SCI,7种位列国际同学科期刊Q1区,学术指标多年保持持续提升。由中国科学院白春礼院长担任主编、蒲慕明院士担任常务副主编的《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ScienceReview)作为中国第一份战略性、导向性英文版综述类学术期刊,最新的影响因子为16.693,在国际多学科综合类期刊排名中仅次于Nature和Science,位居前三,逐步成为展示国内外重大研究进展的重要平台、世界了解中国前沿科技活动的重要窗口。《科学通报》(英文)的最新影响因子为9.511,在国际多学科综合类期刊中位列第七。公司的继续推动数字项目持续落地,疫情期间兼顾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专业学科知识库方面,公司打造的"科学文库"在疫情期间免费开放,积极服务抗疫工作,新增开通试用近100家高校。公司建成的专业数据库"科学智库""中国生物志库"等产品,内容资源不断丰富,新增开通试用120家,销售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在数字教育云服务方面,公司在疫情期间以数字教材、配套资源为基础,积极开拓在线教育业务,"中科云教育平台""状元共享课堂""状元口算"等数字平台或产品积极服务于"停课不停学"。报告期内,"中科云教育平台"新增上线课程近2000门,新增订阅用户数超过50000人,周均访问量超过35万人次。公司面向K-12用户开发的"状元共享课堂"、"状元口算"、"智慧书苑"等数字平台或产品内容资源大幅增长,全平台合计用户数量超过1400万人,销售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在医疗健康大数据方面,公司打造的"中科医库"作为多媒体医学知识服务的云平台,持续聚集优质医学资源,不断加强与知名医院、权威专家的合作,为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为辅助临床决策及提升医疗机构诊疗水平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在内容方面,新增临床影像案例库、体格检查规范视频、中医名家案例库等多个新产品,新增医学案例及影像图片资源2000多条,新增医学视频资源6000多分钟。目前该平台机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260家。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认为公司在国内专业科学图书出版的壁垒优势明显,竞争力首屈一指,持续看好公司稀缺的专业科技图书出版能力未来的转型方向。20年疫情对公司的影响正在逐步消退,经营正在逐步回归正轨,同时公司大力推动转型的数字项目也完美适配未来的线上云办公大趋势。继续给予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51、0.63和0.70元/股。 风险提示市场政策风险,国内科技出版市场景气度降低,出版物进口的合作风险,中小学市场竞争持续加剧,电子书等其他介质替代风险,疫情对公司复工复产影响超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