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委常委会近日举行会议,传达学习国家最高领导人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精神。会议审议通过《上海市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实施方案》,指出要结合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推动上海国资国企改革走深走实。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加强系统集成,加快转型发展。强化协同配合,大胆探索、稳妥推进,进一步激发动力、释放活力,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 上海本身就是全国金融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本市场资源优势。近年来随着上海在全国科创中心建设、先进制造业体系建立方面的推进,国有企业再次迎来了良好的业务改革和转型的机会。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实施方案的推进,国有企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的契机。 相关上市公司: 上海临港:控股股东为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主要经营业务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等; 亚通股份: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均为上海市崇明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华虹计通:控股股东为上海华虹(集团),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国资委。 [2020-05-17] 上海临港(600848):业绩稳定增长-年报一季报点评 业绩总体稳健,利润指标向好。2019年,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39.50亿元,同比下降17.70%;归母净利润13.47亿元,同比增长10.12%。其中房地产业务综合毛利率71.7%,较上年同期增加0.61个百分点。公司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扩增,今年一季度业绩表现靓眼。公司营收同比增长69.2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48%;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0.94%。 优质资产注入,园区板块补强。2019年漕河泾园区优质资产并入公司旗下园区板块,显著提升公司整体产业规模和综合实力。重组完成后,公司2019年总在租面积达到180万方,较上年末增长309.09%,报告期内出售面积达12.8万方,较上年末增长93.94%。租、售两端均取得跨越式增长。 土地储备充裕优良,为业绩增长奠定基础。按待开发项目+在建项目的计容建面口径计算,2019年末公司总土储共计352.56万方,较2018年增加160.4万方。土地储备大幅增长得益于(1)漕河泾重大资产重组交割完成后,漕河泾园区等优质资产纳入并表范围,公司储备资源得到明显扩充;(2)公司适时投资,2019年新增土储面积约44万方。 融资端渠道与成本优势明显。2019年,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共募集配套资金约47.67亿元,融资渠道通畅。此外,公司持续保持较低的资金成本。2019年在行业金融政策整体收紧的背景下,整体融资成本仅为4.55%,较2018年下降0.6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上海临港重大资产重组顺利收官,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扩增,业绩稳健增长,土地储备充裕优良,负债水平较低,融资端有优势。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公司EPS为0.69元、0.76元,以2020年5月14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分别为29倍、27倍,维持审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业园区招商项目下滑、融资环境收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