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财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有机硅大厂突发事故 行业供应偏紧格局或将加剧(概念股)

2020-11-10 09:50|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645| 评论: 0

摘要:   据媒体报道,中天氟硅厂区9日突发事故,现场浓烟。中天氟硅目前拥有有机硅单体产能12万吨,并拥有下游中间体、室温胶、高温胶、硅油生产能力。  根据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行业分会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我国有 ...
  据媒体报道,中天氟硅厂区9日突发事故,现场浓烟。中天氟硅目前拥有有机硅单体产能12万吨,并拥有下游中间体、室温胶、高温胶、硅油生产能力。

  根据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行业分会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我国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主要有10家左右,合计年产能309万吨,产量230万吨。近期国内有机硅市场下游纺织需求增加、海外高温胶减产订单向国内转移,供应端短期尚未新增产量释放,供需错配推动行业价格持续提升。

  上市公司方面,东岳硅材、三友化工的有机硅单体产能分别为25万吨、20万吨。

[2020-09-08] 东岳硅材(300821):有机硅深加工龙头,多元产品发力空间广阔!-深度报告
    有机硅龙头上市,迎来发展新契机。公司于2020年3月登陆A股创业板,完成了从东岳集团非全资附属公司向独立上市公司的蜕变。公司在2018年营收和盈利达峰,公司营业收入达到34.01亿元,公司归母净利润达到6.63亿元。2019年受有机硅产品价格周期性高位回调、中美贸易摩擦导致下游需求放缓、金属硅、甲醇和一氯甲烷等原材料价格回落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近20%,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近17%。
    有机硅行业:供需格局改善,2020年后半年价格有望回暖。有机硅作为用途广泛的"工业维生素"和"科技催化剂",下游应用场景不断拓宽,未来在新能源汽车、医疗个护、半导体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家相关政策和环保措施的出台,使得有机硅行业准入门槛提高。随着我国企业不断提高技术,我国有机硅行业产能利用率不断提高,2018年,我国聚硅氧烷产能利用率达79.58%。同时由于产品竞争力的增强,有机硅出口稳步上升,进出口价差逐步减小。2018年受有机硅中间体(DMC)下游应用领域快速拓展,DMC新增产能受限,同时上游原材料金属硅、一氯甲烷、甲醇以及能源价格普遍上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DMC价格曾一度达到3.55万元/吨,创历史新高。后续受价格周期性高位回调、中美贸易摩擦、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回落等影响,DMC的价格有所回落,2019年全年均价为1.93万元/吨。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冲击,前6个月均价仅为1.68万元/吨。未来随着供需格局的改善以及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有机硅2020年后半年的价格有望回暖。
    新项目增强公司规模优势,重心转向深加工产品。公司是我国有机硅行业中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规模优势显著。截止2019年,公司具备年产30万吨有机硅单体(折合聚硅氧烷约14.16万吨),约占国内有机硅单体总产能的9%。公司30万吨/年有机硅单体及20万吨/年有机硅下游产品深加工项目建成达产后,公司有机硅单体总产能有望达到60万吨/年(折合聚硅氧烷约28.2万吨/年),届时公司产能规模有望进入全球前五,进一步增强规模优势。同时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继续拓展有机硅下游深加工产业链,提高深加工产品营收占比,丰富产品种类。深加工产品营收从2015年7.74亿元增至2018年的27.32亿元,收入占比亦从2015年的53.22%提升2018年的80.34%。
    积极开拓国际业务,拥有低于同行的销售费用率。公司积极开拓国际业务,专门成立外贸部门负责境外销售业务。2018年公司境外收入达到5.52亿元,营收占比达到16.24%。2019年受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海外营收和占比有所下滑,但占比依然达到11.17%。同时公司拥有低于同行合盛硅材等的销售费用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达到28.5、41.4、52.15亿元,同比增长4.31%、45.22%、25.96%,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76、5.37、8.27亿元,同比增长-49.97%、94.1%、54.03%,2020-2022年摊薄EPS分别达到0.23、0.45、0.69元。对应2020年的PE为53倍、2021年PE为27倍,由于2020年公司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而随着疫情恢复,公司深加工产品优势将显著优于行业,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1、新项目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2、贸易保护和贸易摩擦的风险;3、原材料、能源价格波动及供应风险。

[2020-11-02] 三友化工(600409):产品景气回升,Q3业绩大幅改善
    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25.8亿元(yoy-18.72%);归母净利润0.32亿元(yoy-93.8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02亿元(yoy-100.33%);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4.89亿元(yoy+458.78%)。其中,Q3营收45.98亿元(yoy-8.03%,qoq+16.13%);归母净利润3.02亿元(yoy+119.65%,qoq+634.62%),受主营业务产品景气回升,盈利大幅改善。
    主营产品销量大幅提升,价格底部回暖,盈利逐步改善。Q3纯碱、粘胶短纤、烧碱、PVC、DMC销量分别为89.60万吨(yoy+8%,qoq+12%)、20.33万吨(yoy+2%,qoq+13%)、14.06万吨(yoy+7%,qoq+25%)、11.00(yoy+6%,qoq+20%)万吨和1.61万吨(yoy-2%,qoq-2%),产品销量大幅提升。产品价格也随需求好转底部回暖,纯碱、粘胶短纤、烧碱、PVC、DMC均价分别为1245元/吨(qoq+14%)、8836元/吨(qoq-9%)、1285元/吨(qoq-5%)、7467元/吨(qoq+39)和14211元/吨(qoq+9%),价格底部回暖,盈利逐步改善。其中PVC糊树脂受疫情拉动需求影响,价格从6月底8700元/吨上涨至17200元/吨后,一直保持景气。
    粘胶短纤、DMC受益海外需求回流,反弹有望持续。纺织海外订单转移至国内及历史寒冬叠加双十一赶单需求,市场需求出现突发暴增,出现了抢货潮,粘胶短纤价格走势向上,价格从国庆前的8500元/吨上涨至10400元/吨。有机硅受纺织助剂需求增加和高温胶海外订单增加,硅氧烷1-8月累计出口15.72万吨(yoy+2.64%),有机硅需求持续火热,DMC单体从9月底上涨16.48%至2.05万元/吨,有望继续带动Q4盈利持续好转。同时,公司前三季度对产成品及原材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35亿,其中粘胶短纤为0.79亿元,浆粕为0.26亿,伴随粘胶景气回升,存货跌价准备转回/转销后有望在Q4带来盈利水平的进一步改善。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3、6.55、8.68亿元,对应PE分别为67X、23X、17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持续走弱;产品价格持续下滑。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