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媒 DigiTimes消息,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开始准备Mini LED背光LCD电视量产,并于越南投资兴建Mini LED电视产线,有望即将正式推出Mini LED电视。据悉,三星斥资4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4亿元)于越南建立50余条Mini LED产线,最近开始移入制造设备。近日,三星副会长李在镕此前结束越南出差后返回韩国,同行的影像显示器事业部部长韩宗熙表示,将于2021年上半推出Mini LED电视,并自信地认为该产品热销。 Mini LED是液晶面板的升级,Mini LED背光LCD优势:高亮度、高对比度、HDR、更好的色域和更大的局部调光,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比拟OLED的显示效果,适用于大尺寸LCD、高端显示器、NB及车载等。Mini LED已在电竞本应用,随着成本下降及产业配套完善,Mini LED有望在中大尺寸面板得到规模应用。 据统计,2019年至今国内Mini LED/Micro LED相关项目总规划投资额达391亿元,新增项目共计14个以上。Mini LED进入景气周期,产业链成熟将加快Mini LED渗透率提升,三星、苹果等巨头的加入将有望带动LED价格复苏,Mini LED将有望成为LED行业的下一个增长点。Trendforce预计2024年全球Mini LED/Micro LED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2亿美元。三安光电(600703)、聚飞光电(300303)、乾照光电(300102)、瑞丰光电(300241)、华灿光电(300323)等产业链相关公司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2020-11-08] 三安光电(600703):Mini LED破局,化合物半导体成长-深度报告 投资逻辑 公司全面布局化合物半导体业务:公司全产业链布局GaAs、SiC和GaN的衬底、外延片和器件制造环节,射频、功率和光通信产品都已经量产出货,随着良率和产能利用率提升,三安集成上半年亏损幅度收窄,我们预计2020年望实现扭亏。化合物半导体在射频、功率器件领域发展潜力大,到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00亿美元。随着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我们认为化合物半导体有分工细化的趋势,三安有望成为受益于国产替代,成为全球领先的化合物半导体专业代工厂。 MiniLED改善行业竞争格局和供需结构,三安积极抢占MiniLED市场:MiniLed背光在平板、笔电和电视上应用将提升LED芯片需求,至2023年MiniLED/MicroLED约消耗LED行业整体产能的7.5%。同时MiniLED对供应商良率和一致性要求高,提高了行业竞争门槛。三安是全球最大的LED厂商,垂直一体化和规模优势降低成本;2015年起布局Miniled和MicroLED,泉州三安和鄂州三安项目扩张MiniLED产能;跟三星和TCL合作保证下游需求,同时有望切入海外大客户供应链,首先享受MiniLED红利。 强大融资能力助力全产业链布局:公司产业链上下游布局的竞争策略相比单一环节竞争对手具有优势,但是对募资能力要求高。公司在2017-2020年投资项目预计投入金额超过600亿元,完成募资近250亿元,强大募资能力为公司建立规模和技术壁垒。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随着2021年Miniled边际改善LED行业供需结构,三安的芯片毛利率有望企稳回升,化合物半导体业务随着良率和产能利用率提升有望实现盈利,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营收84亿元、97亿元和116亿元,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2亿元、18.6亿元以及23.6亿元。 估值我们认为公司是化合物半导体和Miniled行业龙头,盈利能力随着这两块业务增长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我们给予公司2021年65倍的PE目标值,对应股价27元,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存货减值风险;废料回收业务毛利率下降的风险;在建工程转固,折旧大幅增加的风险;新技术应用不及预期的风险;重要客户业务受阻风险 [2020-10-27] 聚飞光电(300303):营收同比下滑收窄,静待Mini LED背光放量-三季点评 事件:2020年10月27日晚,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业绩表现符合预期。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6.9亿元,同比下降8.62%;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下降9.2%,扣非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5.73%。其中,Q3单季度营收6.9亿元,同比下降1.88%,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下降18.39%,扣非净利润0.88亿元,同比下降10.2%。 营收同比下滑收窄,各项业务逐渐恢复Q3单季度营收6.9亿元,同比下降1.88%,对比中报下降12.75%,前三季度营收降幅进一步收窄至8.62%,显示公司各项业务逐渐恢复。中报披露汽车照明业务营收逆势高速增长,已成功进入奇瑞、比亚迪、江淮等供应链体系,汽车行业销量在Q3拐点已现,新能源车销量高速增长,我们认为汽车照明业务给公司带来新增量。 毛利率微降,财务费用影响净利润受疫情影响,下游终端厂商减配降本,价格压力大,公司提高运营能力,前三季度毛利率28.76%,毛利率同比维持平稳,表现符合预期。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下降18.39%,扣非净利润0.88亿元,同比下降10.2%,主要系公司计提可转债利息费用及汇兑损失,剔除财务费用影响,公司Q3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加约12%,随着下半年疫情冲击减弱,下游需求回暖,产能利用率逐步回升,公司各业务线有望迎来业绩修复。 终端产品呼之欲出,MiniLED背光发力在即从市场看,采用MiniLED背光的苹果iMac和iPad呼之欲出,首款产品或在今年第四季度上市;其他厂商亦加速推出MiniLED背光产品,MiniLED有望进入大规模商用。我们预计,2021、2022年全球MiniLED应用产值将分别达到65/97.5亿元,其中封装行业产值两年将分别可达13/20亿元。公司作为小尺寸背光龙头,在MiniLED布局较早,已做好量产准备,有望充分受益MiniLED背光应用爆发。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22.13/27.93/32.76亿元,归母净利润2.97/3.83/4.56亿元,EPS0.23/0.30/0.36元,PE27.90/21.65/18.20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MiniLED渗透不及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手机、电视、PC等消费电子需求不振;LED封装行业同业竞争加剧。 [2020-09-16] 乾照光电(300102):剽悍减持乾照光电南烨集团“独守”长航凤凰 乘着股价异动的“东风”,南烨集团急忙“撤军”。乾照光电9月14日晚披露,第一大股东南烨集团在9月8日和14日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合计减持5%的股份,持股比例降至13.54%,彻底宣告退出控股权争夺战。 9月8日,南烨集团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281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98%,成交单价为12.48元/股,成交金额3.51亿元;9月14日,南烨集团再以10.05元/股的价格,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出售722.5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2%,成交额7261.93万元。2天时间,南烨集团共套现4.2亿元。 此前,南烨集团持有乾照光电7560.3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69%;王岩莉持有955.362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5%;太行产业并购基金持有46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50%。上述三方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乾照光电18.54%的股份。 2年多前,南烨集团对乾照光电发起“猛攻”。2018年5月开始,南烨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乾照光电,并与山西国资背景的太行产业并购基金构成一致行动人,截至2019年底合计持有乾照光电逾18%的股权。原本持有15%股份的正德远盛、正德鑫盛基金随即“拉拢”福建卓丰入局,累计持股比例比南烨集团阵营高出约3%。 不过,双方最终达成妥协。2019年11月,南烨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承诺不再增持股票,并放弃所持6.33%股权对应的表决权,表态将适时减持乾照光电股票。 据测算,南烨集团阵营的整体持股成本约6.5元/股。但2019年以来,乾照光电股价长期位于6元下方,一度跌破4元。直到近期乾照光电股价出现大幅上涨,给了南烨集团撤退的机会。南烨集团近期2笔减持交易的投资回报率超过80%。 本次权益变动后,南烨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乾照光电13.54%的股份,因其承诺放弃6.33%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南烨集团阵营实际拥有有表决权的股份比例仅为7.21%。“从承诺放弃表决权到正式减持,南烨集团已经宣告撤离。”市场人士分析称,“这也意味着,其可能继续减持乾照光电股票。” 资料显示,南烨集团注册资本5.2亿元,主营钢材、生铁、矿石、零售等,自然人李杨和李晚分别持股90%和10%。2018年举牌乾照光电后,南烨集团的身影在资本市场日趋活跃。 2019年初,在举牌乾照光电的同时,南烨集团还“盯上”了长航凤凰。当年8月15日,南烨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达到5%,至9月15日又增至10%,至12月17日进一步提升至15%。值得一提的是,举牌长航凤凰一役中,山西国资背景的太行兴企并购基金成为南烨集团的盟友。后经增持,截至今年5月21日,南烨集团阵营持有长航凤凰18%的股份,超越原第一大股东天津顺航海运,成为控股股东,李杨则成为公司实控人。 放弃争夺乾照光电控制权,转而入主长航凤凰,南烨集团显然作出了策略性的取舍。不过,南烨集团入局后,长航凤凰股价表现低迷,其账面应处于浮亏状态。 公开资料显示,南烨集团2017至2019年度分别盈利2.93亿元、3.17亿元和4.59亿元,旗下还有LED、电子元器件、房地产、创投等产业。从乾照光电逐步抽身的南烨集团,会如何操盘长航凤凰? [2020-11-04] 瑞丰光电(300241):Q3毛利率环比改善,Mini LED前景可期-三季报点评 事件:公司公布2020年三季度报告,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8.79亿元,同比下降12.69%;实现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增长25.6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增长77.54%。其中Q3季度实现营收3.63亿元,同比增长3.37%,环比增长26.48%;实现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同比增长497.28%,环比下降15.7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06亿元,同比增长138.75%,环比下降33.33%。 Q3毛利率环比改善,期间费用影响净利润: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近13%,归母净利润同比成长25%,毛利率19.08%,同比提高0.67pct。从期间费用来看,公司前三季度销售费用3771万,同比下滑13%,管理费用以及研发费用同比接近持平,财务费用325万元,同比增长567%,主要系受美元对人民币贬值影响,公司美元资产产生汇兑损失增加所致。从Q3单季度来看,公司Q3营收环比增长27%,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环比有所下滑,毛利率22.24%,同比提升5.52%,环比提升4.21pct,归母净利润环比下滑主因Q3费用环比提高较大,Q3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合计7479万元,环比提高71%。 MiniLED封装布局领先,定增扩产充分把握行业机遇:公司于2016年成立技术团队研发MiniLED背光技术,已经与国内外企业合作开发了各类Mini背光和显示产品方案,建成了国内第一条MiniLED自动化生产线,目前已经有多个技术方案通过客户认证。为扩大产能及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公司于7月底拟通过定增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99亿元,其中拟投入3.70亿元用于MiniLED背光封装生产项目。此次MiniLED背光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预计第三年完全达产后规模为年产663.00万片。MiniLED封装相比传统的LED封装不论是价值量还是盈利能力均有大幅提升,后续随着下游MiniLED产品需求的爆发,公司业绩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MiniLED市场空间巨大,下游需求放量在即:MiniLED在背光应用中可以替代LCD显示屏中的传统LED背光源,大幅提升LCD面板的显示效果,能够接近甚至超过OLED水平,同时相对于OLED具备寿命以及成本优势。据YoleResearch数据预计,全球MiniLED显示设备将从2019年的324万台增长至2023年的8,070万台,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0%。MiniLED因其广阔市场前景备受关注,面板厂和整机厂加快MiniLED产品导入,苹果预计将在明年年初发布MiniLED屏的iPadPro以及MacbookPro产品,京东方在背光和直接显示应用上均有布局,今年下半年玻璃基MiniLED背光产品将开始量产,TCL已经发布了多款MiniLED电视,三星电子也将在明年发布首款MiniLED电视,MiniLED放量在即。 维持"推荐"评级:看好公司在MiniLED封装的领先布局,随着下游MiniLED应用放量,有望带动公司业绩大幅提高,预估公司2020年-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0.63亿元、1.58亿元、2.13亿元,EPS分别为0.12元、0.29元、0.40元,对应PE分别为63.80X、25.53X、18.88X。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超预期,LED封装降价超预期,MiniLED需求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2020-11-16] 华灿光电(300323):拐点已现,Mini LED成长在即 公司经营业绩底部反转,Q3拐点明确2020年起公司凭借领先的研发优势积极推动产品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布局优化,同时受益于2020年行业景气回升,公司2020Q3实现经营业绩底部反转,实现营业收入7.4亿元,同比+4%,环比+21%,净利润由Q2的-0.4亿元扭亏为Q3的0.1亿元。公司拟募资15亿元,投入Mini/MicroLED与第三代半导体GaN研发项目,打开长期发展空间。 Mini/MicroLED成长在即,将为芯片龙头提供成长动能Mini/MicroLED应用分为两类:MiniLED作为背光源对LCD加以改进和Mini/MicroLED直接用于显示(直显)。MiniLED背光提高了LCD的性能的同时相比OLED具有成本和寿命的优势。Mini/MicroLED直显性能、成本和技术难度更高,将会从小尺寸可穿戴设备和大尺寸电视开始渗透。2020年大量MiniLED背光和Mini/MicroLED直显的新产品大量发布,相关投资数量多、规模大,集中在芯片领域。预计到2023年,全球MiniLED背光市场规模可达5.3亿美元,MiniLED直显规模可达6.4亿美元。在经历了两年的下行之后,发展前景广阔的MiniLED/MicroLED将会为LED芯片行业龙头提供强劲的发展动力。目前,龙头企业已在Mini/MicroLED领域建立技术、规模、客户资源壁垒,这将将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 募资发展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打开长期发展空间第三代半导体由于具有更优的禁带宽度、热导率、饱和电子漂移速率等,因此主要应用于高温、高功率、高频率等器件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5G基站、射频器件、快充、新能源发电等。据Yole估计,GaN在0~900V电压下均可保持较优性能,约占据整个功率市场的68%,即约为105亿美元。公司拟募资投入3亿元,发展GaN器件,打开长期发展空间。 投资建议公司深耕LED芯片领域多年,现拟募资进一步发展mini/microLED、GaN器件,其中mini/microLED背光、直显市场是未来发展方向,GaN器件在快充、射频等领域市场空间广阔。预计20-22年公司收入30/33/37亿元,归母净利润0.2/1.9/3.0亿元,对应估值712/74/47倍,参考SW电子2020/11/13最新估值52倍,考虑到Mini/MicroLED市场处在成长期,公司具备广阔市场空间,我们认为低估,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控制不及预期,大客户销量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