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2020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开幕。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肖亚庆表示,要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系统布局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提供强大支撑。要加强政策引领,提升政策针对性;加快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拓展融合应用,不断优化产业生态; 相关概念股主要有汉威科技、佳讯飞鸿、东方国信等。 [2020-10-27] 汉威科技(300007):传感器、IoT齐发力,业绩实现高速增长-三季报点评 公告:公司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3.49亿元,同比增长5.26%,归母净利润为1.75亿元,同比增长45.01%。2020年Q3公司营业收入为4.42亿元,同比增长16.78%,归母净利润为5171.60元,同比增长52.03%。 投资要点传感器和物联网业务齐发力,业绩延续高速增长: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5.01%,2020年Q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2.03%,Q3归母净利润增速超出业绩预告上限,实现高速增长。公司传感器产品需求基本稳定,该业务保持良好增长势头;物联网平台解决方案在智慧燃气、智慧水务等业务领域持续加快项目落地,取得了较好的利润增长,同时智慧市政、智慧安全和智慧环保等业务同样实现了稳定发展,从而带动公司业绩实现高速增长。 管理效率和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持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2020年Q3公司毛利率为35.94%,YOY+2.18pct,费用方面,销售费率为7.16%,YOY-1.86pct,管理费率为8.3%,YOY-3.1pct,研发费率为7.63%,YOY-0.44pct,财务费率为2.04%,YOY+0.18pct,期间费率为25.13%,YOY-5.22pct,净利率为15.04%,YOY+3.05pct,公司经营管理效率和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公司持续投入传感器、物联网的产品升级和新品研发,优化产品结构,2020年Q3研发费用3367.93万元,YOY+10.38%。 气体传感器龙头地位稳固,物联网业务布局完善,公司未来成长可期:公司气体传感器研发和生产技术国内领先,生产能力覆盖半导体类、电化学类、红外光学类等主要产品品类,气体传感器国内市占率约70%,龙头地位显著。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压力、流量、加速度等产品市场,包括MEMS气体流量传感器、柔性传感器在内的多种新型传感器产品陆续投入商用,在TWS耳机、智能云台等应用市场积极拓展。同时,公司依托传感器核心竞争优势,不断完善物联网产业布局,形成了"传感器+监测终端+数据采集+空间信息技术+云应用"的系统解决方案,公司传感器和物联网业务的协同效应显著,同时物联网解决方案的业务延展性和可复制性强,公司稳步推进物联网业务的项目落地和市场拓展,物联网平台已累计服务上百家企业客户。随着物联网解决方案在多场景的落地,公司未来公司业绩的增长动能充足。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31、26.91、34.77亿元,增长17.1%、26.3%、29.2%,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2、3.53、4.54亿元,增长371.8%、25.3%、28.5%,实现EPS为0.96、1.21、1.55元,对应PE为19、15、12倍。汉威科技未来业绩的增长动能充足,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新品推出不及预期;客户开拓不及预期。 [2020-11-02] 佳讯飞鸿(300213):有望受益于铁路5G专网通信和应急通信系统建设-三季点评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30亿元,同比下降12.71%;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同比增长11.39%。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83亿元,同比增长5.20%,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增长31.11%。 公司有望受益于铁路5G-R专网通信。铁路的无线通信仍处于2G(GSM-R)阶段,国铁集团要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5G、大数据技术在铁路的应用,提高铁路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公司已经完成了5G宽带接入模块的硬件研发;参与主编的"综合轨道交通5G应用技术白皮书"就5G在轨道交通应用需求、适用于轨道交通的5G关键技术、综合轨道交通5G应用等方面做出重要技术引导,是5G创新应用领域的权威技术指标;参与研发的《基于5G网络的智慧运维平台》荣获5G创新应用大赛优秀奖,并都充分印证了在铁路5G方面公司的前瞻性以及潜在优势。 公司有望受益应急通信系统建设。公司自主研制的三款产品圆满完成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相关保障工作,充分验证了公司产品的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高安全性。公司承担了沈阳局、南宁局公网应急指挥调度项目,公司该系统已在兰州、武汉、呼和浩特、沈阳、南宁等多个铁路局应用。公司中标我国在西非地区承建的第一条货运专线铁路--几内亚达圣铁路,为其提供一套"看得见、听得清、能指挥、可协作"的融合调度通信平台。疫情期间,公司构建的北京市首个疫情防控应急指挥系统综合运用云计算、融合通信、移动通信、视频监控、增强现实、GIS等先进技术,实现随时随地实时交互通信,为各级部门决策指挥提供准确、实时、全面、安全的通信信息支撑。 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50、17.04、24.2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9、2.31、3.27亿元,PE为25.92、20.14、14.21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系统性风险、专网订单不及预期。 [2020-10-29] 东方国信(300166):携手华为共建国产生态,Cloudiip平台蝉联第二-三季点评 事件: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61亿元,同比增长4.99%;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0.34%。 投资要点:Q3单季度业绩增速下滑,费用管控良好:Q3单季度实现营收4.56亿,同比下降0.66%;归母净利润0.97亿,同比下降0.27%;Q3单季度营收增速较Q1(16.45%)和Q2(3.15%)下滑。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45.09%,较去年下降4.98pct;销售、管理费用分别同比下降39.80%、3.33%,费用管控良好;净利率16.13%,较去年下降0.15pct。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0.98亿元,去年同期为-1.48亿元。研发投入2.29亿元,同比增长21.8%。 多项产品通过华为泰山服务器认证,携手华为构建国产化生态:2020年8月,公司发布新一代高性能分布式数据库CirroData。9月,CirroData完成了基于TaiShan200服务器集群进行业务验证,围绕鲲鹏处理器、操作系统、网络等多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对CirroData分布式数据库进行完整性适配,结果显示在TPC-DS、TPC-H场景下,CirroData基于TaiShan200服务器的整体性能与基于其他主流服务器的性能基本一致,标志着公司进一步与华为携手构建鲲鹏计算产业生态,深化合作,共同为我国核心系统国产化提供可靠保障。此外,公司数据科学云平台(图灵引擎)同样正式通过华为TaiShan200系列的兼容性测试。 Cloudiip工业互联网平台连续3年以第二名的评分蝉联榜单。2020年10月,由工信部《通信产业报》主办评选了2019-2020年度中国工业互联网50佳正式发布,公司Cloudiip平台连续3年以第二名的评分蝉联榜单(前五分别为海尔卡奥斯、东方国信Cloudiip、用友精智、树根根云、徐工汉云)。目前,Cloudiip平台连接了百万级设备,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的上千个客户,涵盖钢铁、能源、高铁、汽车、化工、通用、专用设备等29个工业行业大类,未来将在工业机理模型、工业算力等方面加大研发力度,进一步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各领域的落地,助力我国工业数字化转型。 投资建议:预计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5.92、7.16、8.63亿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22/19/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对公司业务开展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