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财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第二批高值耗材集采确定六大品类,哪些上市公司受影响(概念股) ...

2020-11-25 10:09|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1246| 评论: 0

摘要: 第一批高值耗材冠脉支架国家集中采购刚刚尘埃落定,第二批随之而来。据医保局发布的《关于开展高值医用耗材第二批集中采购数据快速采集与价格检测的通知》(下称通知),第二批医用耗材清单主要包括:人工髋关节、人 ...
第一批高值耗材冠脉支架国家集中采购刚刚尘埃落定,第二批随之而来。

据医保局发布的《关于开展高值医用耗材第二批集中采购数据快速采集与价格检测的通知》(下称通知),第二批医用耗材清单主要包括: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除颤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六大品类。

第一批高值耗材集采仅涉及冠脉支架一个品种,第二轮集采大大扩展了耗材品类数。此次通知涉及的产品信息多达一万条,具体到规格型号约32万条。同时通知要求对第一批血管介入类、非血管介入类、起搏器类、眼科类产品进行增补。

据通知介绍,医用耗材交易与价格检测的上传数据主要包括采购目录、订单、配送、收货、结算等内容。医保局对耗材相关数据进行采集,或是为确定意向采购品种及意向采购量。如在针对冠脉支架的集采,意向采购量按联盟地区医疗机构报送的采购总需求确定,其中,首年意向采购总量为107.47万个,由联盟地区各医疗机构报送采购总需求的80%累加得出。

通知还要求各省需要在12月31日前完成第二医用耗材清单与本省平台医用耗材的对比关联工作,并完成2020年数据上传,2021年2月28日前完成历史数据的补传工作。这意味第二批高值耗材集采的时间在2021年第二季度前后。

第二批高值耗材集采主要涉及心血管类、骨科耗材类,是高值医用耗材中销售额最大的两个板块。

骨科耗材中,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涉及国内上市公司数最多,包括爱康医疗(01789.HK)、大博医疗(002901.SZ)、春立医疗(01858.HK)、威高股份(01066.HK)、微创医疗(00853.HK)等公司。目前该领域市场份额主要由外资品牌占据,集采或大幅提高国产品牌市场份额。

这些品种集采已经在部分省市、地方有过预演。2019年以来陆续举行的地方省级耗材集采中,这些品种已经出现了50%的降价幅度。如2019年9月,江苏医保局举行的第二批高值耗材集采中,骨科人工髋关节平均降幅47.20%。

根据第一批高值耗材国家集采的经验,由于涉及市场更大,企业集中参与,最终中标价降幅可能远高于地方集采。在11月5日国家集采报价中,冠脉支架最高降幅96%,远高于地方集采的降价幅度。

由于第二批高值耗材国家集采涉及品种数远超第一批,对市场的震动或不亚于冠脉支架集采。其中部分可能入围第二批集采上市公司,实际已经在第一轮集采中受伤。

譬如第二批集采的人工膝关节,会影响到爱康医疗、春立医疗以及微创医疗。其中,微创医疗在第一次集采中有四款产品入围,累计意向采购量约39万个,占总量的约36%,是受影响最大的企业之一。

定位于心脑血管疾病领域的乐普医疗(300003.SZ)也可能会“二次受伤”。第一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中,乐普医疗的基支架意向采购量达12.06万个,占意向采购总量比达11.22%,而另外3款不锈钢支架则无缘集采,未来竞争态势堪忧。第二批高值耗材集采中,乐普医疗又涉及除颤器、封堵器等产品。但是具体对公司的影响还需等入围结果。

人工髋关节上市公司:爱康医疗、大博医疗、春立医疗、威高股份

人工膝关节上市公司:爱康医疗、春立医疗、微创医疗

除颤器上市公司:乐普医疗

封堵器上市公司:乐普医疗、先健科技

骨科材料上市公司:大博医疗、威高股份

吻合器上市公司:天臣医疗

[2020-10-28] 大博医疗(002901):骨科全产品线布局,业绩持续高速增长-三季点评
    近日,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总收入11.10亿元,同比增长27.54%;归母净利润4.28亿元,同比增长24.81%;扣非归母净利润3.86亿元,同比增长22.43%。其中,Q3单季度实现收入4.37亿元,同比增长33.76%;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20.85%;扣非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25.90%。
    盈利预测与评级:公司是骨科领域的国产龙头企业,在国产骨科企业中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最多,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骨科植入类耗材领域全产品线覆盖的企业。公司未来将立足骨科,积极拓展微创外科、神经外科、齿科及运动医学等医用高值耗材业务,打造高值耗材平台型公司。国内高值医用耗材领域改革持续推进,带量采购的试点以及耗材"两票制"在部分省份的推行,对高值耗材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公司作为国产龙头企业,未来有望受益于两票制及集采等政策,继续提升市场份额。我们调整对于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1.44、1.83、2.30元,对应2020年10月27日收盘价,估值分别为64X、50X、40X,维持"审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终端销售不及预期风险;高值耗材集中采购相关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估值波动风险。

[2020-11-01] 乐普医疗(300003):20Q3扣非利润稳健增长,心血管药械创新产品群值得期待-2020年三季报点评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20Q1-3实现收入63.87亿、归母净利润19.73亿、扣非归母净利润15.97亿、经营性净现金流16.03亿元,分别同比+9%,+22%,+20%,+25%,实现EPS1.11元,符合市场预期。
    点评:器械业务持续较高增长,药品业务受降价影响。20Q1-Q3单季度收入同比一11%,+26%,+10%,归母净利润同比一34%,+32%,+82%,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一9%,+47%,+18%。收入环比稍有降速,原因在于抗疫产品销售下降,另外因支架集采政策预期,经销商减少库存。具体板块看,Q2,Q3器械相关营销收入同比增长72.37%,36.96%。药品业务方面,集采销售额由于价格显著降低而下降,但零售市场仍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高值耗材集采不改行业长期竞争要素,不必过于悲观。支架集采已经全国推广,将于n月初公布集采结果,不必过于悲观。1)短期,耗材全国集采无法独家中选,中选企业需承担服务职能,这决定了降价对工业端利润冲击有限。公司此前已中标江苏和山西省的省级集采。低端型号集采降价后,NeoVas高端型号有望加速推广;2)长期,耗材原本招采模式就是以医院为单位的低层次带量采购,全国集采并不会显著改变行业竞争要素,反而加速支架行业整合。
    研发投入进入收获期,打造心血管药械创新产品群。公司20Q1-3研发投入4.7亿,同比增长30%。公司产品储备丰富,除了可降解支架、药物球囊、左心耳封堵器分别于19年2月、20年6月、20年6月获批,后续仍有一系列重磅产品有望陆续获批,器械包括AI系列产品、纳米膜封堵器、第二代血栓弹力图仪、外周类治疗器械(可降解外周支架、外周药物球囊)、实现介入无植入的辅助器械(切割球囊、声波球囊)、可降解结构型封堵器械、瓣膜性疾病介入治疗器械等;药品包括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杜拉鲁肤生物类似药、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等。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布局心血管和肿瘤两大领域,远期空间大。我们维持公司20-22年EPS预测为1.24/1.63/2.07元,分别同比+30%/31%/27%,对应20-22年PE为25/19/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持续;降价超预期;NeoVas放量低于预期。

[2020-11-06] 天臣医疗(688013):Q3收入环比改善,IPO费用影响短期利润-2020年三季报点评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2亿元,同比下降9.3%;实现归母净利润2607.2万元,同比下降24.7%;扣非归母净利润2270.9万元元,同比下降30.1%。
    Q3收入环比改善,IPO费用影响短期利润。1)分季度看,Q3单季度收入4869万元(-1.8%),相比上半年7014万元(-13.8%)有较大幅度的好转,单季度归母净利润978万元(-25.6%),业绩基本延续上半年趋势。预计Q3国内业务进一步好转,海外业务仍受全球疫情蔓延有较大拖累。2)从盈利能力看,前三季度毛利率59.2%(-0.5pp),四费率合计36.1%(+6.2pp),其中销售费用率16%(-0.3pp),管理费用率12.8%(+6.3pp),主要由于IPO相关费用和人员增加所致,研发费用率8.5%(+1pp),财务费用率-1.3%(-0.7pp),以上因素影响净利率,后续盈利能力有望逐渐提升。
    "需求+政策"驱动行业增长,公司市占率有望逐渐提升。从需求端看,随人口老龄化,人们对非传染性疾病的纠正治疗和医疗机构对手术诊疗器械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从政策面看,分级诊疗带动基层手术放量,促进吻合器下沉市场,医保覆盖同国家战略规划鼓励高性能医疗器械进口替代。2019年我国吻合器市场规模为94.8亿元,预计2024年达到190.6亿元(CAGR=15%),公司凭借技术沉淀+专利积累+国内国外双线发力,预计未来市占率有望逐渐提升。
    "MWS+MVP+PK"模式促进高效研发,创新产品布局微创手术市场。公司注重创新技术积累,采用"临床需求、内部竞争、快速迭代"的研发模式,通过结合MWS(工程师/外科医生见面会)与MVP(最小可行产品),运用独特的PK机制提高研发效率,激发研发人员创新活力,保证产品原创性与技术先进性。中国微创外科手术渗透率仅达38.1%,未来微创手术空间巨大。公司腔镜吻合器系微创手术典型器械,2019年实现营收6811.6万元,占收入比重39.4%,较2017年占比提升18.7%;此外全球首创TST系列产品成功实现对跨国巨头PPH产品的进口替代,成为治疗脱垂性痔病的首选。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产吻合器咯龙头之一,短期境外业务受疫情负面影响较大,后续有望持续改善,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8、0.58、0.8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7、0.73、1.09元。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21年65倍PE估值,对应47.5元/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外协风险、政策风险。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