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消息称,华为可能会在年底发布旗下最高端旗舰机,即折叠屏手机Mate Xs的升级版,售价依然过万。消息人士透露,华为内部一直在准备这款折叠屏手机,不过因为麒麟9000处理器数量有限,供货数量上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上述新机已拿到入网许可证,其对应的型号为TET-AN00/TET-AN10。 折叠屏手机必然是未来机型的发展方向之一。目前摩托罗拉、三星、华为等知名手机厂商都已经投入折叠手机的设计与开发,还上市了多款产品。近日,有媒体爆料表示目前苹果正在测试可折叠显示屏,首款可折叠的iPhone,预计可能在2022年11月才能上市;小米申请了一款新的折叠手机专利。有传言称,在2021年的移动世界大会(MWC 2021),小米有可能展示其折叠屏手机。 在需求不断增加的驱动下,中国面板厂商迎难而上,近两年纷纷大规模投资柔性OLED产线,已有多条6代柔性AMOLED产线实现量产,2020年-2022年还将有多条产线陆续投产,中国在柔性AMOLED领域已具备较强的实力。在应用层面,中国面板厂商已成功为多家主流手机厂商提供柔性OLED面板。 相关上市公司: 京东方A:为华为Mate X系列提供柔性OLED面板。 深天马A:为小米提供柔性OLED面板等。 TCL科技:t4柔性AMOLED产线一期产能和良率按计划提升,折叠屏和双曲屏完成品牌厂商产品交付和上量,正在导入全球一线品牌客户。TCL华星AMOLED面板已通过三星电子的测试验证,将向三星电子手机供应AMOLED面板。 [2020-11-18] 京东方A(000725):三季度业绩增速显著,公司欲加快资源整合-2020年三季报点评 【投资要点】 公司于近日发布三季报,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016.88亿元,同比上升18.63%;实现归母净利润24.53亿元,同比增长33.67%,扣非净利润为8.8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69.73%。 面板业务回暖,盈利能力有所提升。第三季度业绩大幅反弹,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8.21亿元,环比增长16.67%,归母净利润为13.40亿元,环比增长135.66%,同比增长629.30%,业绩拐点已现。目前,面板价格的上涨趋势仍在持续,预计京东方全年业绩即将迎来进一步的业绩爆发。另一方面,由于业绩的攀升,京东方前三季度的三费费用已接近2019年全年水平,但企业对三费的管理能力依然出色,三费费用率保持稳定,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以及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43%/4.57%/1.89%。 公司拟收购中电熊猫两条氧化物高世代线。公司于9月24日披露了收购中电熊猫产线预案,如果收购项目顺利落地,京东方在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的市场份额将分别达到26%、31.9%、33.2%,成为行业内第一大产能所有者,并远远领先于所有其他面板制造商。而由G6/G8.5/G8.6和G10.5形成的高世代线组合将丰富京东方在大尺寸面板市场的产线,面板尺寸从32寸到75寸,几乎涵盖了所有主要电视显示尺寸;此外,中电熊猫的VA技术知识以及京东方原本就具备的ADS/IPS技术能力,也将加快企业对IT显示器市场的渗透,有利于在该市场领域保持主导地位。 韩企延期退出LCD产业,长期供需关系预计不变。原先计划退出LCD产业的韩企三星显示与LGDisplay受下半年面板需求反转,LCD面板价格持续上升及预期四季度LCD面板需求不减等因素影响。据韩媒News.mt报道,三星显示计划将该决策计划延期至明年上半年,LG显示也宣布延期关闭韩国境内LCD工厂。但韩厂的延期退出LCD市场仍将会是一短期行为,长期来看,明年电视面板的整体供给量仍将持续减少,但对总体的供需冲击并不会很大。因此,年底前面板价格的上涨趋势大概率还是维持不变,涨幅可能会小幅收窄,利润空间保持可观。 【投资建议】由于年初疫情影响,面板销售受到一定影响,自今年六月份以来价格才逐步回升,预计在2021年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公司有望有较好的利润水平,因此我们调整2020及2021年盈利预测,并引入2022年盈利预测,2020/2021年营业收入下调至1447.33/1749.96亿元,预计2022年营收为1872.65亿元,下调2020年归母净利润至41.72亿元,上调2021年归母净利润至90.33亿元,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115.71亿元,EPS分别为0.12/0.26/0.33元,对应PE分别为45/21/1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韩厂退出LCD市场不及预期;面板价格上涨幅度缩窄;海外疫情再次反弹;中电熊猫收购受阻。 [2020-10-29] 深天马A(000050):2020Q3业绩符合预期,全力推进TM17二期量产-公司信息更新报告 2020Q3毛利率改善明显,维持“买入”评级。 2020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26.83亿元,同比-3.15%,归母净利润12.31亿元,同比+19.04%,扣非净利润6.89亿元,同比增长26.50%。其中,2020Q3收入同比下滑2.3%,归母净利润4.86亿元,同比+24.6%,扣非净利润2.64亿元,同比-2.0%。考虑到公司产品结构持续改善,我们调整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至14.94/16.22/19.25亿元(前值12.30/13.65/19.25亿元),EPS为0.61/0.66/0.78元(前值0.60/0.67/0.94),当前股价对应PE为24.7x、22.7x、19.1x,维持“买入”评级。 价格回调、医疗需求回归理性,2020Q3毛利率和扣非净利润环比回落。2020Q3营业利润4.89亿元,环比-7.3%,扣非净利润2.64亿元,环比-19%,主要系毛利率下滑,三季度公司毛利率17%,环比二季度下滑4.3个百分点。毛利率下滑主要原因:(1)手机面板价格部分回落,群智咨询数据显示,7、8、9月LTPSin-cell和HIAALTPSin-cell面板价格均出现小幅回调;(2)产品结构调整,二季度受疫情影响,高毛利率的医疗面板需求爆发,三季度该部分需求回归理性;(3)驱动IC等部分原材料涨价。 柔性AMOLED产能即将进入大规模释放拐点。 公司现有3条AMOLED产线,天马有机发光(TM15)、武汉天马G6(TM17)、厦门天马G6(TM18)。TM15已量产,主攻可穿戴产品;TM18产线在建。公司AMOLED最大看点在于TM17量产的推进,目前武汉天马G6一期项目已向小米、联想、华硕、传音、HTC、LG等品牌客户量产出货,预计2020年末柔性产能将全部释放;二期项目为柔性屏产能,目前关键设备已完成搬入,预计2020年末会开始量产。随着武汉G6产线量产的顺利推进,2021年公司柔性产能将进入大量释放阶段,公司将进入AMOLED驱动的新一轮发展期。 风险提示:手机面板价格下跌风险、中美贸易冲突加大、疫情再次爆发风险。 [2020-11-04] TCL科技(000100):面板价格上涨,业绩进入上升通道-2020年三季报点评 【投资要点】 2020年10月28日,公司发布三季报。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9.2亿元,同比下降3.1%;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166.9%至4.5亿元;扣非净利润为3.7亿元,同比上升350.9%。 面板价格回升,净利润大幅增长。今年以来受益于面板需求的回暖,以及面板供给侧的减产,整体面板价格出现较为明显的回升,从而给公司带来了更好的业绩表现,公司Q3实现营收194.1亿元,同比上升29.1%,环比上升24.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68.5%至8.2亿元,环比上升2.2%,单季度扣非净利润为6.8亿元,同比上升168.1%。 毛利率逐季上升,销售费用率明显下降。面板价格的回升直接带来公司毛利率的逐季好转,从一季度的7.27%上升至三季度的13.47%,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0.7%,同比下降2pct,净利率为4.2%,同比下降1.7pct,毛利率及净利率有望在四季度继续维持上涨态势;从费用来看,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下降明显,同比下降3.3pct,主要系公司剥离资产,因此减少了市场营销相关的费用投入,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合计为12.4%,相比去年同期13%基本持平。 苏州三星产线收购工作持续推进,扩充产能提升市场份额。公司将收购苏州三星8.5代线60%产权以及配套模组厂100%产权,从而实现产能的扩张,按照计划将在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并表,资产实现交割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归母净利润,公司与三星方也将协同各自的技术、市场以及生产等优势,实现合作共赢。 海外疫情反复,需警惕需求减弱。近期欧洲各国由于疫情出现反弹,纷纷采取封城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面板需求,加上前期海外厂商对于面板的积极备货,很容易致使产品积压,压低整体面板价格。此外由于前期面板价格涨势较大,三星和LGD有计划推迟LCD面板产线的退出计划,市场供给的加大,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压制面板上涨的动力。 【投资建议】公司受益于面板价格的持续上涨,整体业绩表现亮眼,预计公司2020/2021/2022年营收为740.09/867.02/962.5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2.45/46.32/54.50亿元,EPS分别为0.24/0.34/0.40元,对应PE分别为26/18/16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面板市场需求下滑;韩厂减产进度不及预期;并购项目推进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