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有关部门正加快制定面向2035年的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和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其中对专利转化运用做了系统性谋划,将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激励政策,完善知识产权市场运行体制机制等。 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正密集落地,从完善保护制度、加大侵权惩戒等方面全链条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中国知识产权数量不断增加,知识产权逐步发展成为企业发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具,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充分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相关运营行业发展迅速。 相关上市公司: 拓尔思:参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外观设计专利图像检索系统”开发; 捷成股份:主营影视版权运营及服务。 [2020-10-29] 拓尔思(300229):近期业绩强劲增长,远期云化可期-三季点评 1.事件公司发布了2020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收入5.61亿,同比下降12.41%;归母净利润0.90亿,同比增长43.66%;扣非归母净利润0.80亿,同比增长69.79%。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度公司营收2.17亿,同比下降1.68%;归母净利润0.48亿,同比增长34.22%;扣非归母净利润0.45亿,同比增长51.03%。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1)三季度业绩环比改善,盈利能力增强公司上半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8.05%、56.21%,第三季度增速分别为-12.41%、43.66%,三季度业绩环比改善。净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主要是公司盈利能力增强,费用率大幅下降及毛利率上升。公司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0.52亿,同比大增160.36%,主要是相比上年同期,子公司成都拓尔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投入"拓尔思西部区域总部及大数据研发和运营服务基地项目"商业配套建设成本减少,同比流出较少。 2)毛利率提升,期间费用率大幅下降前三季度毛利率58.02%,相较去年同期56.86%提升1.16pcts,主要是公司战略升级成效显著,在公司"云和数据智能服务优先"的发展战略引领下,公司云和数据服务业务占营收的份额继续扩大。期间费用率为38.45%,相较去年同期的46.16%大幅减少7.71pcts,主要是公司通过在线办公和SaaS服务等新模式有效降低了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率及管理费用率均大幅下降。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率为10.00%,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3)云和数据智能服务业务与下游需求融合,信创建设持续推进在公司"云和数据智能服务优先"的发展战略引领下,公司的云和数据智能服务业务与下游需求融合,依托下游市场对政府集约化云平台、融媒体云平台、金融智能风控大数据智能服务、媒体大数据智能服务和网察舆情态势感知等云平台软件和在线服务产品的刚性需求,实现了较快的增长。报告期内,信创产业建设需求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公司主要核心软件产品已经实现了完整的信创生态适配兼容,产品能力已全面迁移至信创平台,与国产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整机等信创生态主流厂商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已取得全生态的"兼容互认证书"。 3.投资建议公司的云和数据智能服务业务依托下游市场对政府集约化云平台、融媒体云平台、金融智能风控大数据智能服务、媒体大数据智能服务和网察舆情态势感知等云平台软件的刚性需求,实现了较快的增长,战略转型成效显著。三季度业绩环比改善,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公司是一家技术驱动型公司,国内语义智能第一股,A股稀缺的人工智能标的。以自然语言处理为代表的认知智能是人工智能下一发展阶段,在人工智能得到更好发展的未来,看好公司AI技术在无限场景下延展的可能。维持"推荐"评级,预测2020-2022年EPS0.35/0.45/0.50元,对应2020-2022年PE29.7X/23.2X/20.5X。 4.风险提示大数据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下游融媒体、政务领域政策推进不达预期的风险。 [2020-09-08] 捷成股份(300182):华视网聚引入战投小米集团,产业链价值凸显 事项: 公司之全资子公司华视网聚拟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增资扩股,由天津金米对华视网聚进行增资。天津金米隶属于小米集团。本次增资扩股完成后,华视网聚仍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不影响公司的合并报表范围。天津金米通过增加华视网聚注册资本的方式向华视网聚投资共人民币2亿元,该等投资完成后,华视网聚注册资本将由1250万元增加至1302.08万元,天津金米持有华视网聚4%股权(对应注册资本人民币52.08万元)。捷成文化集团拟放弃本次增资的优先认购权。 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持股比例由100%降为96%,华视网聚仍为公司之控股子公司。 国信传媒观点:本次交易有利于巩固公司与媒体终端和渠道的战略融合,形成与投资人及其关联方小米集团的资本纽带关系,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深度合作、共谋发展。投资建议:公司版权业务受院线电影上映影响,音视频技术相关订单有所延期,与小米深度绑定从资金扶持和业务合作角度都对公司有显著的提升效应,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4.42/6.91/8.43亿,公司20-22年EPS为0.17/0.27/0.33元,对应PE为36/23/19x。综合考虑当前公司仍处于相对底部位置,质押率降低,定增有望落地,各种项本面信号向好,维持买入评级。 评论: 公司受让4%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小米集团 公司之全资子公司华视网聚拟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增资扩股,由天津金米对华视网聚进行增资。天津金米隶属于小米集团。本次增资扩股完成后,华视网聚仍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不影响公司的合并报表范围。 天津金米通过增加华视网聚注册资本的方式向华视网聚投资共人民币2亿元,该等投资完成后,华视网聚注册资本将由1250万元增加至1302.08万元,天津金米持有华视网聚4%股权(对应注册资本人民币52.08万元)。捷成文化集团拟放弃本次增资的优先认购权。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持股比例由100%降为96%,华视网聚仍为公司之控股子公司。本次增资完成前,目标公司的投前估值为人民币448亿;本次增资完成后,目标公司的投后估值为人民50亿元。 咪咕、华为之后,再攻下一城,华视网聚产业链价值凸显 2018年、2019年新媒体版权发行和运营业务占合并报表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1%、82%。新媒体渠道得益于传播速度快、信息散发覆盖面广、交互性强等特点,在疫情的催化下影响力日趋加大。公司新媒体版权业务自疫情影响以来正常经营与增长,并与移动咪咕签署了深度合作协议,随着中国移动在内容运营业务方面的不断深入,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2020H1华视网聚实现营收10.23亿,同减23.38%,实现净利润2.69亿,同增10.81%,华视网聚在行业下行期间,Q2业绩表现相对超预期。上半年全国院线停摆,导致公司院线影片发行业务受阻,为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公司及时调整了新媒体版权发行策略,一方面继续深挖现有客户需求与合作,加大片库的运营力度;另一方面与合作伙伴深入进行运营合作,提升收入规模。 我们认为,小米集团一方面从资金角度给予补充,同时业务合作方面,有望成2020年华视网聚重要新增渠道方,继上半年与咪咕深度合作后,公司业务量将继续显著提升,公司与小米合作的战略意义:1、与小米集团的合作,加深了上市公司在渠道方深耕的能力,增强了新媒体版权发行和运营的业务能力,上市公司战略布局更为明确,未来发展可期。 在未来业务的发展中,上市公司将以新媒体版权发行和运营为核心,秉承“多轮次-多渠道-多场景-多模式-多年限”的业务变现核心经营理念,集全司资源构建以“版权”为核心的产业链。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领先的影视内容新媒体集成供应链平台。 2、本次交易的履行将有利于推动华视网聚继续取得优质发展,提高其运营能力,增强公司在影视版权运营、媒体文化传播方面的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资本实力、抗风险能力和持续融资能力。 基于双方的优势资源互补与产业协同,小米与华视网聚已进行了多年的业务合作,在本次战略投资的推动下,双方将深入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化多屏影音场景化娱乐生态,并为全球用户带来内容娱乐方式的升级与创新。 商誉风险基本消除,公司加强催收,应收减值有望企稳 公司自15-16年转型传媒行业以来,除了传统音视频技术主业的小规模并购,捷成股份通过收购华视网聚布局版权业务,通过收购星纪元、瑞吉祥和中视精彩布局影视内容制作业务,截至17年底公司商誉合计55.47亿,其中华视网聚版权业务占比53%,影视内容制作占比46%,传统音视频技术占比1%。 18-19年因影视行业寒冬及行业政策趋严,公司不断战略调整收缩影视内容板块,18年计提商誉8.46亿,截至2020年年中,公司账上剩余30.52亿商誉,核心仅剩华视网聚,商誉减值风险基本消除。 19年资产减值=坏账准备9.61亿+存货跌价准备1.35亿+商誉减值损失16.56亿=27.51亿,除了商誉,其中19年公司坏账准备金额较大,占19年资产减值准备的35%,少部分为传统音视频客户,大头为影视内容制作板块的客户,20年底多项影视作品上线,其中重要项目《霍去病》也将提上日程,预计公司坏账准备可能部分追回。20H1公司剩余应收账款约22亿,公司后续将加强款项催收。 投资建议:绑定小米,华视网聚产业链价值凸显,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版权业务受院线电影上映影响,音视频技术相关订单有所延期,与小米深度绑定从资金扶持和业务合作角度都对公司有显著的提升效应,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4.42/6.91/8.43亿,公司20-22年EPS为0.17/0.27/0.33元,对应PE为36/23/19x。综合考虑当前公司仍处于相对底部位置,质押率降低,定增有望落地,各种项本面信号向好,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定增预案尚未获证监会审核通过;疫情影响持续拖累公司全年业绩;应收账款回收风险;知识产权保护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