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是调理养生的传统季节,各种滋补品进入消费旺季。据央视报道,多家电商平台滋补综合品类的销量涨幅在50%左右,有的单品销量甚至出现翻倍。以海参为例,在大连的一家渔场,当天捕捞的鲜活海参,价格同比涨幅已经超过40%。鲜活海参经过一定工序后,就成为市场上最为常见的干海参,由于等级差异,一斤干海参一般需要10斤到20斤的活海参制作,因此每斤的价格不菲。在北京的一家市场,目前干海参的价格涨到了每斤5000元左右。海参主产区主要在辽宁、山东,两年前的高温天气原因致使当地产量出现下降,直到当前还未完全恢复,今年产区40%的涨价过不久就会传导到终端市场。 据中国中医产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我国滋补类行业中仅海参、燕窝、花胶的生产企业数量近3000家,相比去年增加了500多家,业内人士表示,未来我国传统滋补行业将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市场规模五年后将达到2000亿元。 相关上市公司有好当家、獐子岛等。 [2019-10-24] 好当家(600467):基本面向好,政策催化有望迎估值修复 事件:近日,好当家发布2019年三季报,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0亿元,同比增长1.7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46.71万元,同比增长3.64%。基本每股收益0.04元/股。点评: Q3业绩同比小幅下滑,但仍处历史同期高位。Q3公司营收同比-12.15%,综合毛利率23.36%,同比-3.18pct,归母净利润-10.71%。公司经营具有明显的季度性特征,Q3业务主要集中在冷冻食品、海参加工制品和捕捞业务,其中冷冻食品业务较为稳定且毛利占比较低,海参加工制品和捕捞业务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滑,成为Q3公司业绩同比下降的主因。Q3公司捕捞业务销量2.75万吨,同比下降6.59%,海参加工品销量104.97万吨,同比下降36.37%,主要原因是去年三季度受海参高温减产影响公司拉缸盐海参(属海参加工品业务)销量同比大幅增长,今年三季度较上年同期回落也属正常。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把历史年度拉长来看,公司今年三季度业绩表现与历史同期相比处于高位,去年新增远洋鱿钓船的投产,今年延续供不应求的海参市场,表明公司主营业务已站上新的历史台阶。 新育苗场投产在望,海参养殖业务做大做强。公司自18年起投资新建4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海参育苗车间,报告期末公司北育苗场厂房在建余额7008.41万元,其中三季度新增投入为3027.01万元,我们估计公司新育苗场截至三季度末的项目完成度达70%以上,预计年内能够投产。我们认为新育苗场的建成将为公司带来三方面的利好,一将较大提升公司养殖海参的产能;二将有利于公司改善养殖效率,提升产量的同时单位成本有望降低;三将带动苗种销售业绩的提升,目前公司育苗技术成熟且育苗量已能够满足自用,新建育苗场所育苗种可部分对外销售,有望为公司带来可观收入。目前公司拥有海参围堰养殖面积5万亩,规模远超同行,且随着新建育苗场投产对海参养殖效率提升的影响,公司海参产量蕴藏着较大的提升潜力。 海参行业超长景气,政策催化估值有望向上修复。当前山东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的海参批发价已涨至210元/公斤,达到近七年的高位。去年发生高温事件后我们就指出,辽宁高温减产影响巨大,行业将进入较长景气期。类似养猪业,海参养殖行业集中度较低,多数养殖户遭受高温减产损失的同时资金链状况和养殖信心短期难以恢复。按照海参平均两年的生长周期,我们预计2018年高温对辽宁海参造成的减产缺口最早能在2021年补足并恢复正常,2019-2020年每年捕捞季均会产生大概相等的供给缺口,行业景气有望延续至2020年秋捕季。另外非瘟的爆发大幅推升国内肉类价格,海参景气向上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海参涨价与公司盈利高度相关,但从去年涨价至今公司股价表现仍然偏弱,这可能与投资者信心重筑和公司业绩增速回暖尚在初期有关。近期行情表现较好,或由政策催化所致,10月18日农业农村部发布长江流域禁捕相关文件。我们认为公司和行业基本面长期向好,目前以政策催化剂为契机,板块估值有望进入向上修复期。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公司19-21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0.05元、0.07、0.10元。维持对公司的"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极端天气风险,产品价格波动风险、规模扩张不及预期、渠道拓展不及预期、政策变动风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