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消息,三星Galaxy S21系列已经通过了巴西监管机构ANATEL的入网销售认证。 通过认证文件发现,三款Galaxy S21手机都将取消附赠充电器和耳机。 机构表示,三星、苹果这一系列举措预示着充电器未来或将普遍成为消费者额外采购的附件,作为智能手机行业标杆,历来被其他商场模仿和跟随,未来其他厂商可能随取消充电头附件。快充充电器和无线充电器有望受益。 据BCC Research测算,2017年全球快速充电器市场规模为17.27亿美元,2022年将达到27.43亿美元,利润空间达到近百亿。 相关概念股 安克创新(300866): 公司主营业务产品包括充电类、无线音频类、智能创新类三大系列,其中充电类主要包括移动电源、数据线、充电器、无线充等系列产品,无线音频类主要包括无线耳机和无线音箱系列产品,智能创新类主要包括智慧家居、智能车载、智能影音和智能安防系列产品。 横店东磁:国内规模最大的磁性材料厂商之一,无线充电磁性材料已被行业领先的多家客户采用;为苹果手表无线充电材料的间接供应商。 奥海科技:公司持续注重研发创新和科技创新,已建立了涵盖充电器、移动电源、智能插座、无线充电等多个产品领域的专业研发团队。 [2020-11-17] 安克创新(300866):强运营筑品牌力,匠心独运供应链-跟踪报告 多品类、全渠道驱动海外营收持续增长。作为国内营收规模较大的出海消费电子品牌企业之一,2015-2019年营业收入CAGR高达38.58%,20Q1-3疫情背景下仍实现收入60.19亿元(YoY32.45%)。2019年线上渠道贡献收入近68%,以亚马逊等第三方平台为主,持续推进线下渠道布局;充电类收入占比46.80%,无线音频类和智能创新类增长迅速;深耕欧美、日本等成熟市场同时拓展新兴市场。 人才及组织支撑下,占据出海先发优势,以"微创新+强运营+高品控"打造品牌壁垒,形成出海头部品牌效应的良性循环。1)公司出海较早,享受海外电商发展及产品空缺红利,长时间、高投入构建出海完整业务链条;2)自创立之初重视研发和设计,并通过强运营挖掘自有品牌价值;积累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带来较高存货周转;质量管控严格,产品在同业中处于较高质量水平;3)管理层具有技术及良好教育背景,前瞻性眼光助力公司布局领先,矩阵式研发团队及人力资源高投入为发展赋能。 与淘品牌相比,公司对单一流量依赖小、产品及品牌力强。公司发展初期较少依赖亚马逊流量导入,非流量运营打法能够发挥产品和品牌优势,且流量渠道分布广泛,DTC销售增速较快;较强供应链管控能力能够支撑爆款逻辑;较早因地制宜布局线下,且主要通过零售商或经销商进行销售,不易产生费用拖累。 未来品类拓展管理、全渠道协同、市场开拓为增长点。消费电子具有长尾细分市场,安克选择市场规模较小、前景明朗的浅海品类保证拓展成功率,并以持续创新改造产品,把握品类未来风口;线下收入占比持续增长,为线上线下打通做铺垫,发展全渠道协同以抢占新零售发展先机;中东、东南亚和南美等市场购买力强、具备落地团队,开发潜力较高。 盈利预测及评级:疫情期间居家措施减少充电类产品需求,但强化了智能创新类产品使用场景;5G手机高电损耗以及苹果、三星等品牌取消附送配件趋势为安克提供巨大市场红利,TWS耳机市场增长强劲。预测2020-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21/122.04/151.45亿元,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31.1%/40.0%/24.1%,实现归母净利润8.79/12.34/15.16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21.9%/40.4%/22.8%,2020年11月16日收盘价对应PE为87.8倍、62.6倍、51.0倍,首次覆盖,给予"审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消费需求不达预期,海外疫情发展超预期,对外贸易不达预期 [2020-10-28] 横店东磁(002056):各业务向好带动Q3业绩高增长-2020年三季报点评 公司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54.99亿元,同比+15.18%,实现归母净利润6.60亿元,同比+32.33%,Q3实现归母净利润3.16亿元,同比+78.29%。展望全年,公司扎实推进"磁材+器件+解决方案"布局,磁材业务稳增长,光伏业务持续拓展,新能源业务企稳,器件业务开拓新产品,带动业绩稳步向好。我们预计公司2020/21/22年EPS为0.58/0.67/0.74元,上调至"买入"评级。 Q3业绩处于预告中枢上部区间,各业务板块均呈向好态势。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4.99亿元,同比+15.18%,Q1/Q2/Q3分别为13.39/18.34/23.26亿元,分别同比-3.77%/+8.96%/+36.84%;实现归母净利润6.60亿元,同比+32.33%,Q1/Q2/Q3分别0.88/2.56/3.16亿元,同比-22.33%/+22.97%/+78.29%。疫情背景下Q3业绩实现高增长,处于前期预告中枢的上部区间。主要系(1)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下游消费电子客户积极备货,同时5G基站、服务器等新基建新增软磁需求,带动公司磁材主业稳增长;(2)光伏业务持续向好,电池片扩产项目落地,实现满产满销;(3)新能源电池转至小电动领域,今年积极扭亏;(4)器件业务一方面开拓电感等新产品,另一方面下游外延至可穿戴、车载等非手机市场。 磁材结构优化以及新能源减亏带动毛利率提升,经营效率表现依然突出。公司2020前三季度毛利率达到24.07%,同比+0.94pct,其中Q1/Q2/Q3分别为22.11%/24.21%/25.09%,分别同比+0.54/-0.51/+2.25pcts。费用端而言,公司报告期内三费费用率同比-1.62pcts至6.83%,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35%/4.93%/-1.45%,同比-0.32/+0.78/-0.60pct,管理费用率提升主要系薪酬、股份支付以及金川电子并表所致。公司经营表现依然突出,存货周转天数同比-6天至47天;此外公司目前在手现金充足,达到41亿元,且短债8.3亿元,长债约0.2亿元,整体资产负债率为43%,同比+7pcts,但基本可控。 磁材业务稳定增长,光伏业务持续扩张。(1)磁材业务:疫情导致上半年国内磁材需求疲软,行业整体销售额同比下滑约12%。在传统领域需求萎缩的背景下,公司一方面积极开拓基站、服务器等增量型新基建领域,另一方面凭借磁材行业领先地位,巩固并提升老客户供应比例,市占率逆势提升。此外前期通过收购金川电子扩大磁材产能,公司预计将增厚年收入约1亿元。 (2)光伏业务:2020H1同比+7.9%至12.4亿元。疫情背景下行业增长稳健,上半年国内电池片、组件等产量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5.7%和13.4%。公司光伏业务表现向好,同时扩产逐步落地,1.6GW电池片项目于8月份投产,目前已实现满产满销售,公司预计将新增年收入14.1亿元,新增利润1.4亿元。未来随着光伏补贴逐步下调,需要关注公司产品成本端变化,届时成本若低于上网平价水准,将有助于增厚公司利润。 推进磁材+器件+解决方案布局,关注器件新业务拓展以及新能源业务减亏。(1)振动器件:疫情影响下,虽然手机马达业务阶段性承压,但公司自2019年开始加大5G基站领域器件投资,目前已拥有月产500万只环形器/隔离器产能,并且已切入行业重要客户,将持续受益5G基站建设铺开;此外公司外延拓展至电感器件领域,面向手机、Pad、手表等领域,目前已实现收入贡献。(2)新能源电池:公司积极开拓除汽车外的小动力领域,包括电动二轮车、吸尘器、电动工具、便携式储能等,2020年已实现扭亏。公司亦规划建设面向小动力领域的1.48亿支锂电池扩产项目,且预计2021年7月逐步投产,达产后有望新增收入8.0亿元,新增利润总额1.1亿元。 风险因素。磁性材料行业发展不及预期;新能源电池下游景气度不及预期,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器件业务推广不及预期 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是国内磁材龙头,扎实推进磁材+器件+解决方案业务布局。无线充电模组、屏下发声器已初见成效,未来料将受益于手机端无孔、无线化趋势;此外随着5G基站的铺开,公司环形器/隔离器产品亦将贡献增量收入。由于公司光伏扩产、新能源扭亏以及器件业务扩品类,我们上调公司2020/2021/2022年EPS预测至0.58/0.67/0.74元(原预测为0.51/0.57/0.62元),参考历史估值水平给予2020年27倍PE,对应目标价15.76元,上调至"买入"评级。 [2020-10-28] 奥海科技(002993):快充量价齐升趋势,带来业绩高增长-三季点评 一、事件概述2020/10/27日公司公告,前三季度收入21亿元,同比+29%,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52%,位于此前预告区间靠上。Q3营收9亿元,同比+47%,环比+35%;Q3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39%,环比+27%;Q3扣非归母净利润1.09亿元,环比+35%;Q3毛利率持续改善,环比提升2.1pct至26%。 二、分析与判断快充趋势带来公司量价齐升1)ASP跟随安卓标配提升:公司过去过去3年每年asp保持20-30%增长,预计未来持续提升。此外公司高功率产品储备:65w快充、氮化镓快充均已自主研发和量产,均将拉动整体asp提升。2)量增来自份额提升:公司与小米、vivo分别于2013、17年开始合作后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19年收入中合计42%来自vivo、小米。未来公司在小米、vivo、OPPO等品牌中份额提升较确定。 需求旺盛公司加快建设计划由于下游需求旺盛,公司拟将募投项目中5条智能快充生产线实施地点更改之江西吉安公司现有厂房内,以缩短投产时间,投产后预计增加产能1200万只/年。此外公司塘厦项目预计新增产能1.39亿只、新增年收入14.82亿元,预计今年Q4释放新产能,扩产近一倍。 拓展品牌业务,长期成长空间打开拟设立子公司奥海国际,以拓展公司品牌业务,将为公司长远发展打开空间。 三、投资建议预计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0/43/6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6.0/8.5亿,对应估值分别为37/23/17倍,参考SW电子2020/10/27最新TTM估值53倍,我们认为公司低估,维持"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疫情控制不达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下游客户出货量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