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财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三部门联合发文 将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概念股)

2020-12-11 09:32|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763| 评论: 0

摘要:   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通知提出,推进“一体化”共享服务,提升便捷化智能化人性化服务水平;推进“一码通”融合服 ...
  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通知提出,推进“一体化”共享服务,提升便捷化智能化人性化服务水平;推进“一码通”融合服务,破除多码并存互不通用信息壁垒;推进“一站式”结算服务,完善“互联网+医疗”在线支付工作;推进“一网办”政务服务,化解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推进“一盘棋”抗疫服务,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信息技术支撑。

  目前,互联网医疗已经成为医疗改革中分级诊疗的重要突破口,它不仅有效促进了现有医疗资源的重新规划与分配,而且大大加快了国家医疗改革进程,是未来医疗产业发展的长期趋势。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互联网诊疗已经成为了第二战场。互联网医疗不仅仅是医药行业中的一环,更多地是为全产业链赋能,推动行业整体运行效率的提升,在政策、市场需求、资本等多方面的共同助力下将迎来快速发展。

  相关上市公司:

  卫宁健康:开发了就医云、云医院等互联网化产品,与蚂蚁金服围绕“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开展合作。

  思创医惠:国内医疗信息集成平台市场占有率第一,与IBM合建沃森联合会诊中心提供人工智能辅助诊疗。

[2020-11-18] 卫宁健康(300253):医疗IT行业趋势向好,各业务条线景气度快速恢复
    核心观点:药品及器械国家集采持续推进,医院及医保财务状况改善,信息化支出占比有望提升。根据国家医保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468号建议的答复》文件内容,自启动药品及医疗器械带量采购以来,三批国家集采共覆盖112种药品,平均每年可节约539亿元采购支出。以近期冠脉支架的带量采购为例,入围的10个冠脉支架产品价格从均价约1.3万元降至约700元,降幅达93%。在带量采购政策背景下,医保与医院端在药品及器械领域的支出压力将显著降低,医疗IT在总支出中占比有望逐步提升。
    三季度传统IT主业恢复明显,互联网创新业务规模维持快速增长:(1)传统医疗IT业务:公司Q3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16%,今年以来首次实现单季度业绩正向增长;Q3单季经营现金流净额为3183万元,同比增长230%。(2)互联网创新业务:受益于疫情带来的在线化趋势,创新业务保持了上半年的高速增长态势。
    新架构产品Winex处在快速推广落地初期的关键阶段,若持续推进实施交付,我们判断其或在2021年Q1可实现规模化上线。推进Winex对传统HIS系统的替换是卫宁云化战略的第一步,对公司毛利率与用户粘性提升、逐步提升医疗IT市场份额具有重要意义。
    各业务板块发展周期与所处阶段不同,因此我们认为通过分部估值方法可以更好地认知公司价值。其中公司传统医疗IT业务对应合理估值为348亿元,互联网类创新业务对应合理估值为159亿元。
    预计2020-2022年EPS为0.23元/股、0.37元/股及0.49元/股。根据分部估值,公司合理价值为23.76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和细则实施力度有不确定性;互联网业务在医、药、险等行业内的渗透不及预期的风险。

[2020-10-29] 思创医惠(300078):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把握云+AI两大主线,医疗赛道前景可期-三季点评
    2020年三季度业绩符合我们预期思创医惠公布2020年三季度业绩:前三季度收入10.28亿元,同比下滑3.7%;归母净利润7,701万元,同比下滑36.5%;扣除政府专项补助等一次性因素后,扣非归母净利润2,852万元,同比下滑73.5%。单季度来看,公司三季度收入3.09亿元,同比下滑10.1%;归母净利润3,059万元,同比下滑4.2%。公司前三季度收入及净利润符合预期,扣非归母净利润略低于预期,主要原因为公司在医惠主数据管理平台软件等研发项目上持续投入,研发费用略超预期。
    发展趋势毛利率转好,费用端有所承压。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9.2%,同比上升3.6ppt,环比大幅上升13.8ppt,达到公司历史单季最佳水平。我们认为一方面的原因为公司医疗信息化业务在疫情后恢复正常节奏,毛利率回升;另一方面为低毛利的智能商业业务受海外疫情影响,在总收入中占比下滑,业务结构调优下综合毛利率显著上升。而在费用端,一方面公司在主数据管理平台、E-THINKGO人工智能开发平台等项目上加大投入,三季度研发费用率同比上升8.2ppt达到18.7%;另一方面由于公司计提的股权激励费用增加,三季度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8.5ppt达到17.7%。费用端的压力导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出现下滑,但我们认为公司在研发端的持续重视将能够在后续的产品创新上得到体现,相信公司的前期投入会在未来1-2年逐步变现。
    把握云转型+AI两大主线,智慧医疗赛道志存高远。"云+医疗"方面,E-SMART是公司于8月发布的新一代平台型产品,其基于Kubernetes云原生技术架构,以医疗大数据为基础,以智慧医疗场景为切入点,打造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个性化全程连贯服务平台。院端集成平台是公司核心优势产品,三季度公司也中标了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968万元)、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1,050万元)两个集成平台大单。以E-SMART为抓手,我们认为公司有望乘医疗上云机遇再上阶梯。"AI+医疗"方面,公司对E-THINKGO医学人工智能引擎继续打磨,该引擎的能力涵盖医学自然语言处理、影像识别、知识图谱等,目前已能够在医护临床知识库、医学算法建模与临床辅助多个场景进行应用。我们认为公司"AI+医疗"系列产品在未来的商业化落地同样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与估值维持2020/2021年收入预测不变,考虑到公司在研发端投入力度略超我们预期,我们下调2020/2021年净利润预测4%/1%至1.81/3.30亿元。维持跑赢行业评级,维持目标价16元。目标价基于42倍2021年市盈率,较当前股价有43%的上行空间。当前股价对应30倍2021年市盈率。
    风险研发费用超预期;海外疫情持续,智能商业业务承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