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财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未雨绸缪 大飞机国产发动机已突破多项关键技术(概念股)

2020-12-17 09:39|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939| 评论: 0

摘要:   据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日前透露,在国产大飞机C919的专项认证中,已经对发动机的国产研发问题进行了安排,其型号为长江-1000,由中国商用发动机公司进行研发,目前已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  目前,C919 ...
  据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日前透露,在国产大飞机C919的专项认证中,已经对发动机的国产研发问题进行了安排,其型号为长江-1000,由中国商用发动机公司进行研发,目前已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

  目前,C919使用的为美国发动机,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作为飞机最重要的部件,发动机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关概念股主要有航发动力、中航西飞、钢研纳克等。

2020-07-04航发动力(600893)国产航发产业龙头 加速成长起步在即
航空发动机产业龙头,生产交付稳步推进
公司是国内唯一军用航空发动机产品涵盖涡喷、涡扇、涡轴、涡桨、活塞全种类的企业,是三代主战机型发动机国内唯一供应商。
20 年Q1公司实现营收34.52 亿元,同比增长3.34%;扣非归母净利润0.63 亿元,同比增长186.67%,一季度利润出现大幅增长主要源于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大幅减少,债转股效果显着。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较上期末出现小幅上升,或预示新一批次产品即将进入交付阶段;存货余额较上期末增加20 亿元,Q1 仍有合同负债28.26 亿元,体现产品生产任务饱满,新品比例持续提升。整体看来,公司降本增效成果显着,资本结构在未来将得到持续优化;军品生产任务饱满,前期疫情不会对全年交付造成过多影响,全年业绩在紧密的生产交付节奏下仍将保持稳定较快增长。
飞发分离确立产业地位,两机专项满足发展需要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的成立正式确立了飞发分离的产业体系,航空发动机研发将不再以满足战机需求为最终目的。作为军用飞机的先导产品,航空发动机当前的产业地位已与飞机整机齐平。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将有能力自主掌控资源投入与研发方向,一型航发、代系发展的预研体系有望逐步建成,切实做到“动力先行”。两机专项落地带来千亿规模发动机专项资金,若以30 亿美元的平均研发经费 计算,此次下拨的专项资金足以维持4 至5 款航空发动机同时研发。在高强度的资金支持下,未来几年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发有望取得突破式进展,后续其他形式的资金支持政策有望持续出台。
军用航发需求旺盛,进军民品亦可期待
我国军机正处于更新换代阶段,老旧机型换发与新机列装需求日益旺盛。我们预测未来20 年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需求为21038 台 ,市场空间约为424.5 亿美元,其中老战机维护24 亿美元,各类新战机装备331.5 亿美元,军用直升机69 亿美元。参照美国航发发展历程,大涵道比航发实行军民两用为未来发展趋势,公司现有技术或产品进军民用市场亦可期待,预计未来20 年,我国民用市场航空 发动机需求约为4000亿美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整机上市平台,将直接受益于军民机庞大市场需求与政策资金红利。我们强烈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预计公司20 至22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74、15.17、18.34 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8.30%、19.04%、20.94%,相应20 至22 年EPS 分别为0.57、0.67、0.82 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42、35、29 倍,维持买入评级。
五、风险提示
1、国防预算增长不达预期;
2、新机型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3、航空装备列装进度不达预期。

2020-11-25中航飞机(000768)拐点来临
未来三年,军工是最确定做加法的行业之一。
长期以来,我国军工研发生产的结果是“产品”而不是“商品”,要实现由“产品”向“商品”的“惊险一跃”,只有通过军民融合。
当下,飞机和航空发动机制造业是最典型最有希望的军民融合产业,也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核心观点:
1、“十三五”期间,中航飞机新型号交付较多,但价格没有最终确定。导致企业在尽全力交付新装备的同时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 ,甚至亏损。不排除存在交一架亏一架的情况。企业财务指标、经济效益在短期内并没有跟随产品放量同步获得明显的改善。我们判断,目前运20 和轰6 新机型均有可能在正式定型量产交付后逐步切换至审价执行阶段,未来1-2 年有望进入新机型的价差补偿期。
2、根据今年11 月23 日公告,中航飞机拟将公司及子公司在中航财务公司存入的最高存款余额由80 亿元上调至140 亿元。截至今年10 月底,公司在中航财务的存款余额仅为11.68亿元。市场预计,进入十四五时期,客户向主机厂下拨预付款的条件可能适当宽松,订单下达方式也将由逐年分批签订改为集中大规模签订。如果公司获得大比例预付款,将显著改善现金流,有助于激活产业链,提高企业积极性,加快备货备产,促进产品交付。
3、一流空军有三大标志:全能型、全球型、进攻型。美国空军参谋长马克-威尔士曾预言,按照目前趋势,中国空军将在2030 年 追上美国空军。从5-10 年的时间维度来看,飞机订单和行业景气度明显向上。近日,制约运-20 放量的WS-20 装机首飞,全状态版本 的运-20 有望加速列装。以运-9 为平台的多型特种飞机也已进入量产阶段。而且有迹象表明,航空工业正在展开体系性管理层激励。
4、C919 大飞机在手订单突破千架,目前六架试飞飞机在进行适航取证,预计2021 年投入运营,2023 年目标年产100架。中航飞 机承担C919 干线客机6 个主要工作包和ARJ-21 支线客机85%以上的零部件制造。中国商飞预测,民用客机市场每年规模约4000 亿(相当于2019 年全年军方装备采购费)。假设C919 大飞机5000 万美元/架,机身占50%,西飞承担1/4,净利率4%,那么1000 架C919 为中航飞机贡献5 亿美元净利润。更重要的是,C919 是改成特种飞机的最佳平台。
5、根据今年10 月16 日披露的资产置换方案,资产置入后,反推2019 年中航飞机毛利率将增加1.11 个百分点至6.96%,净利润将增长3.4 亿元至9.02 亿元。假设资产置换明年完成,我们给予公司20%的利润增速,那么2021 年公司有望实现净利润12.3 亿元,同比增长近70%。最近三年,西飞和陕飞都在持续进行新厂房建设和扩产,根据规划基本等于重新建设一个新西飞。
6、总体来看,中航飞机的核心逻辑有四点:①军品型号订货大增,军方预付款;②暂定价产品的后续价格补差;③资产置换后实 现西飞陕飞整体上市,净利率提高;④C919 大飞机即将进入批产期。我们针对“十四五”期间中航飞机各产品型号的数量和价格做了 初步预测。给予公司4%的净利率,在“十四五”峰值时期,中航飞机的军机+民机利润将有望达到35.8 亿元。预计公司2020-2022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02 亿元、520亿元和626 亿元,实现净利润7.26 亿元、12.3 亿元和15.2 亿元,分别增长27.6%、69.2%和24%。
7、中航飞机等飞机制造公司属于需要长时间积累才能获得突破的大型先进制造公司。其特点是需要长时间积累与耕耘,获得突破 后则将拥有巨额回报。对于这类公司,技术优势和研发投入指标可能比现有的收入利润指标更重要,更关键的是能否确立在增量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中国的飞机和航空发动机制造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很确定,但阶段性的业绩有不确定性。但他们是自由现金流多且长命的公司,也是经过行业深度整合而形成的龙头公司。他们应该享受确定性溢价,尤其是在行业的转折点。考虑到公司目前防务平台的排他性地位,采用PS 估值法,给予公司2021 年2.5 倍PS 估值,目标市值1300 亿元。未来随着公司收入利润指标的进一步改善,特别是民机市场的潜力释放,公司长远市值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风险提示
型号进度不及预期;军品订单不及预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