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19日表示,明年会加大在整个北方地区的充电网络布局,包括山西。此前特斯拉中国已宣布,包括北京、杭州、周口、昆明、佛山等五座城市共计5个新站点上线开放,特斯拉在中国大陆建设达成600座超级充电站。 充电时间长、充电桩数量少,一直是制约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因素。不久前特斯拉宣布在上海建设年产能1万台充电桩的工厂,可以带动中国市场突破配套基础设施短板限制,拉动充电桩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发展,并继续刺激第三方运营商加快布局充电设施。 特锐德是国内充电桩运营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及充电量均为第一。 万马股份是电力电缆与直流充电运营商领域龙头企业。 其他个股:科士达、奥特迅。 2020-12-01特锐德(300001):授权管理层启动子公司特来电分拆上市 加速充电桩业务发展 特锐德11月30日晚间公告,公司董事会授权公司管理层启动分拆子公司特来电至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 前期筹备工作。特锐德目前持有特来电81.2%的股权,分拆上市后,仍为特来电控股股东。公司表示,此举不仅有利于公司更好地聚焦 智能制造业务的发展,更有利于促进特来电充电网业务的战略布局和长期发展,使公司实现智能制造和充电网运营业务双轮驱动;同时,有利于发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功能和优势,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融资效率,提升公司及特来电的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特来电是国内充电桩行业龙头。特锐德以特来电为主体,于2014年7月宣布进军电动汽车充电业务领域,经过6年多的长期战略布局及持续创新,融合智能制造、充电运营以及数据增值服务的充电网生态模式得到较好体现,并取得持续突破性的进展。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特来电充电桩数量持续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充电网电量保持行业第一的龙头地位;截至目前,上线运行充电桩数量超过17万个,累计充电量超过61亿度,日充电量超过1000万度。目前,特来电已经实现了充电网、车联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构建了中国第一个泛在电力物联网,搭建起一张中国最大汽车充电物联网,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充电网生态运营公司。 今年3月,特来电获得约13.5亿元的A 轮融资,国调基金、国新资本、鼎晖投资共同领投,投后估值约78亿元,特来电的市场价值 开始显现。此次分拆上市,特来电将进一步募集资金,支持其生态网络布局扩大,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业内人士分析,作为一家互联网模式公司,特来电在过去几年中完成了规模化布局,此次分拆后,特来电独立运行,互联网属性会得到强化,有利于吸引外部投资者;而目前恰逢充电桩行业受到资本热捧,美股上市公司Blink Charging在北美市占率仅有5%,在无营业利润的情况下,近几个月股价涨幅达到20余倍,市值超过10亿美元。 业内人士分析,特来电通过分拆上市,提升自身融资能力,获得造血功能。长期以来,特锐德斥巨资孵化特来电,特来电独立上市融资,将减轻特锐德的财务负担,有助于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同时特锐德作为特来电控股股东仍将继续分享特来电企业价值提升带来的收益。 从产业协同角度来看,特锐德作为箱式变电站产品的领军者,也将受益于特来电规模的扩张,带动特锐德电气设备制造业务的增长。 此外,特来电作为独立上市公司,将在股权激励等方面获得更大空间,可以直接对特来电管理层、核心员工等通过资本市场进行激励,有助于激发特来电内部积极性,提高企业活力。 2020-03-11科士达(002518)数据中心业务持续向好 充电桩、储能有望加速 公司是UPS 国内市场龙头企业,排名第一,具备很强的市场影响力。围绕UPS业务积累,公司布局的新能源光伏及储能系统产品和 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技术同源,协同效应很强。随5G、云/边缘计算兴起,数据中心建设有望维持高增速,公司数据中心业务有望保 持快速增长。公司在充电桩领域有较强的技术和产品优势,通过自制充电模块盈利能力具备很强的优势,“新基建”下充电桩建设有望提速。此外,公司与宁德时代合作积极布局储能业务,目前公司已形成了较完备的储能产品、解决方案体系,有望受益于储能行业增长。考虑公司各业务经营持续向好,调整为 “强烈推荐-A”评级,目标价19-20 元。 公司是UPS 国内市场龙头企业,围绕电力电子技术平台打造三大核心业务。国内UPS 业务在国内市场排名第一,在金融、通信等多个领域具备很强的市场影响力。围绕UPS 业务积累,公司布局的新能源光伏及储能系统产品和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均以电力电子技术为基础,技术、生产同源,三大业务间协同效应很强。 数据中心业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公司围绕数据中心业务提供包括UPS、精密空调、蓄电池、机柜、配电、监控系统等标准产品, 同时能够在其基础上集成,提供数据中心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公司在标准化的单品和解决方案上成本优势比较突出,同时能够快速响应客户要求,具备很强的竞争优势。随5G、云/边缘计算兴起,数据中心建设有望维持高增速,公司有望受益。 逆变器业务有望受益于国内装机回升。公司光伏逆变器2018 年出货量为4.86GW,全球市占率大约在4%左右,排名行业前列。公司 逆变器业务收入主要还是来自于国内,2018 年“531”新政后,国内装机下滑影响了公司逆变器业务的收入。2020 年预计国内光伏装 机将有明显回升,公司有望受益。 充电桩领域具备技术和产品优势,“新基建”下建设有望提速。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产品包括交流/直流充电桩、充电模块 、监测系统等。由于公司自身具备生产充电模块的能力,充电桩业务在产品品质以及盈利能力上都具备较强的优势。截至2019 底,我 国充电桩保有量为121.9 万台,车桩比为3.4:1,充电桩的建设仍有较大缺口。“新基建”下,充电桩建设有望加速。 与宁德时代合作积极布局储能业务。公司与宁德时代合作设立合资公司从事储能业务,双方在技术能力、下游客户上将形成很强的协同效应。公司2015年就开始储能的研发储备,目前已经形成了较完备的储能产品、解决方案体系。储能项目具备非常广的应用前景,包括可再生能源并网、分布式发电及微网、电力输配等领域的应用。公司积极布局储能,将充分受益于行业成长。 投资建议:调整为 “强烈推荐-A”评级,目标价19-20 元。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公司上游供应链,光伏、充电桩行业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