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财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五部门发布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邮政业发展实施意见(概念股) ...

2020-12-22 10:12|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974| 评论: 0

摘要:   据国家邮政局21日消息,国家邮政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邮政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提出,巩固香港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地位,提升广州、深圳国际枢 ...
  据国家邮政局21日消息,国家邮政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邮政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提出,巩固香港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地位,提升广州、深圳国际枢纽机场航空货运国际竞争力,增强澳门、珠海机场航空货运能力,推动粤港澳三地邮政企业加强航空邮件进出口运输和处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依托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探索发展海运国际寄递,通过多式联运网络辐射全国。推进中欧班列运邮通道建设。依托对外综合运输通道,以广州、深圳为骨干节点,构建连接泛珠三角区域和东盟国家的陆路寄递大通道。依托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充分发挥港珠澳大桥作用,加快实现大湾区寄递服务同城化。强化冷链仓、冷藏车等设施装备的建设配置,有效利用公共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冷链快递服务网络。

  业内人士指出,国家对大湾区邮政合作给予更多指引和政策支持,加快构建大湾区新型邮政通关体系,实现大湾区海关、邮政互认,同时,加快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基础物流网络,打造大湾区航空邮件出口平台,提升了大湾区跨境电商快递进口一体化服务水平。

  相关上市公司中,中集集团(000039):集装箱龙头,全球领先的物流解决方案供应商,连续八年保持60%左右冷藏集装箱全球市场份额;

  中国外运:核心业务国际航空货运代理一直以来都处于领先地位;

  华贸物流(603128):领先的第三方国际综合物流企业,主要业务包括国际货运代理,跨境电商物流等;

  顺丰控股:国内快递龙头,拥有近1.8万个自营网点和全货机机队;

  盐田港:华南地区集装箱枢纽港,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单一港区之一。

2020-12-07中集集团(000039)集装箱行业迎来量价齐升 全球龙头有望乘风再成长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物流装备和能源装备供应商。
①目前,公司在亚洲、北美、欧洲、澳洲等地区拥有300余家成员企业及4家上市公司,客户和销售网络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 地区,已形成“四大四小”八个主要业务板块。
②业绩较为波动,具有强周期属性。2020年,由于贸易问题,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公司业绩承压。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工作推进,国内经济稳步复苏。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5.92 亿元,同比增长3.13%,实现归母净利润6.98亿元,同比增长9.62%。
进出口贸易持续正增长,全球集装箱龙头有望充分受益量价齐升。
①进出口贸易持续正增长,集运市场需求显著提升。进出口金额连续4个月正增长,海外和国内贸易需求复苏趋势明确,带动航运 周期上行,集运需求显著提升,叠加年初多数船运公司缩减运力影响,集运市场供不应求,航运运价持续提升。
②疫情导致集装箱供不应求,全球龙头有望充分受益量价齐升。疫情导致集装箱全球分布严重不均,亚洲尤其是中国港口出口的集装箱回流不畅,可用性大幅下降,短缺现象突出,数据表明集装箱行业正迎来量价齐升。同时,成本端波动较小,集装箱生产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中集集团作为全球集装箱龙头,将充分受益行业量价齐升,集装箱业务景气度有望持续上行。
三大业务:道路车辆+能化食品+海洋工程。
①道路车辆业务:全球领先的道路运输车辆制造公司,半挂车销量全球第一。2020 年前三季度,受益中国政府以国内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公司道路运输车辆业务收入同比提升。
②能化食品业务:业内具有领先地位的集成业务服务商和关键设备制造商。2020年前3季度,新增订单约38亿元,累计新增订单与 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截至9月底,在手订单约人民币105 亿元。
③海洋工程业务:国内领先的高端装备建造商。受到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前三季度原油价格持续走低,石油公司大幅削减油气项目支出,海工油气市场的复苏不确定性增加。2020年前三季度,中集来福士新增生效订单2.1 亿美元,累计持有在手订单价值7.8 亿美元,其中非油气订单占比约74%,呈持续增长态势。
四小业务:空港装备+物流服务+重型卡车+地产和金融业务。
①空港装备业务是公司业务上的一颗“明珠”,其中登机桥产品是全球的冠军产品,目前已向全球300多个机场提供了近7000台登 机桥,叠加消防及救援车辆、自动化物流系统、智能停车三项业务,空港板块盈利强劲。
②物流服务板块致力于成为中国“装备+服务”为特色的多式联运领军者,未来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国内制造业逐步恢复,物流服 务业务有望企稳并逐渐复苏。
③重型卡车业务2020H1由于疫情影响承压明显,但当前重卡市场景气度高且有望延续,因此重卡业务的放量有望带来盈利的改善。
④地产和金融业务是公司核心制造业的自然延伸,金融业务以“产融协同”为战略定位,助推公司产业发展;地产业务在深圳 上海-扬州两大核心区域业务进展顺利,有望为公司带来的持续盈利。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我们按照公司“四大四小”业务进行业绩分拆预测,具体参见业务分拆表。受益于进出口贸易持续正增长,集运市场需求显著提升,行业迎来量价齐升,公司充分受益。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收入分别为918.64亿元、1241.89亿元、1422.9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66亿元、28.03亿元、31.53亿元,对应PE分别为34、19、17倍。近两年,公司在业务聚焦方面正在迈出关键步伐,我们持续看好公司发展;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周期波动风险;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政策升级的风险;金融市场波动和汇率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公司出现其他重大经营风险;新冠疫情风险。

2020-11-09中国外运(601598)全球综合物流龙头 增长提速可期
投资亮点
首次覆盖中国外运(601598)给予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5.22 元,并重申公司H 股跑赢行业评级与目标价3.00 港币。理由如下:
作为排名全球前十的综合物流龙头,历史业绩增长稳健、穿越周期。目前拥有专业物流、国际货代和电商业务三大主营业务,有对从事国际快递业务的中外运敦豪50%股权,四个板块1H20 分别贡献公司利润的18%/50%/3%/25%。公司近十年盈利无下滑,显示了龙头抗风险能力。2014-19 年营收/利润CAGR 为11%/21%。
我们认为公司短期业绩将维持高增速、长期业绩也有望稳健增长:
短期业绩有望维持高增速。2Q 以来出口持续超预期(近几月出口增速均超10%),带来国际货代和跨境电商需求持续超预期(1Q/2Q/3Q20 公司扣非后EPS 分别同比-62%/+10%/+34%),往前看海外疫情防控形势仍然比国内严峻,出口高景气有望持续。而海内外复工 复产的推进也将带来合同物流和项目物流的恢复性增长(1-3Q 业务量同比-18%/-21%)。
长期有望巩固龙头地位,维持高于行业的增长。1) 专业物流是公司核心业务,包括合同物流、项目物流、化工物流、冷链物流,与招商物流的整合成本已在过去三年体现,目前趋势向上。我们认为未来十年制造业升级有望产生大量专业物流需求,而物流龙头有望伴随上游行业集中提升自身市场份额。2016~19 年CAGR 为7.5%,我们预计未来长期能维持接近10%内生增速。2)货代业务国内排名第
一,且利润率和市场份额均逐步提升。当前公司将原来分散的服务转型为标准化产品体系(如拼箱、班列等产品),并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产品性能,从而增加服务附加价值、提升利润,2016~19 年CAGR 为11.6%,我们预计未来长期能继续实现10%以上的同比增速。
我们与市场的最大不同?我们认为H 股股价是对公司资产质量与经营能力的低估,股价向上空间充足。
潜在催化剂:疫情后物流业务(尤其项目物流)恢复或超预期;自有的1200 万平米土地(大多在核心省份,账面价值仅55 亿元),或将通过出售实现部分价值释放。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 年EPS 分别为0.35 元(对应较保守的4Q盈利预测)、0.41 元、0.44 元,CAGR 为13%。我们看好公司长 期稳定经营表现,也认为短期业绩将超预期发展。目前A 股对应2021年10.7 倍P/E,3.0%分红收益率,首次覆盖给予跑赢行业评级,由DCF 估值折价20%得目标价5.22 元(18%上涨空间);H 股对应2021 年5.1 倍P/E,0.5 倍P/B,6.2%分红收益率,估值更有吸引力,重申跑赢行业评级,并维持目标价3 港币(26%上涨空间)。
风险
海外疫情再次大规模爆发;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等。

2020-09-22华贸物流(603128)跨境电商加速直客比例上升 跨境物流主业迎来历史机遇
商流决定物流,跨境电商的爆发将推动本土货代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2019 年美国电商渗透率约11%,相较2018 年提升不到2%;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4 月美国线上渗透率达到27%,创历史新高,相较2019 年提升近16%。作为跨境物流基础设施,本土国际货代物 流行业正在迎来业务量及服务品质的爆发式发展。
跨境电商推动物流话语权回归国内货主,国内货代直客比例快速上升,利润率水平有望上一个台阶。传统贸易背景下,物流商的选择权在海外大B 商户手中,国内货代难以获取直接客户,只能承接国际货代同行的国内端业务,欧美货代巨头公司获取行业大部分利润。跨境电商模式中,主要客户为小B 及C 端客户,物流商选择权在中国本土跨境电商企业。跨境电商货源相比传统贸易更加碎片化,追求短频快,个性化需求远高于传统外贸合同物流,毛利率高于传统贸易货源。华贸物流跨境电商业务单吨价格是传统空运的1.9 倍,毛利润19%,高于传统空运货代12%水平,随着跨境电商货源的快速增加,利润增速中枢有望上一个台阶。
海外对标,国外货代龙头处于良好赛道,龙头公司 20 年股价复合回报率15%-22%,中国本土有望出现大市值公司。对标海外巨头 ,2002-2008 为公司加速扩张期,核心驱动为欧美跨国公司将制造业外包给中国等国家,而跨国公司优先选择已经建立联系的欧美物流公司,中国制造带来的业务量大幅增长给德迅(约1578 亿人民币市值)、DSV(约2385亿人民币市值)等欧美跨国物流巨头带来增长空间。随着中国本土跨境电商企业做大做强、发货人及核心利润点的转移,国内本土货代有望重演欧美货代龙头发展历程。
华贸物流具有先发优势,有望成为本土大市值货代龙头之一。国际货代行业相对分散,前五名仅占3%-5%市占率。华贸物流在全球 网络、分公司管控、人才管理以及激励等方面具有先发优势,有望胜出成为本土货代龙头。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2020E-2022E 归母净利润5.19、6.77、8.56 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增速47.8%,30.5%,26.5%。考虑非公开发行带来的影响,现股价对应PE 分别为18倍、14 倍、11 倍。2019-2022E 年3 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34%,高于2016-2019年16%的增速 。我们认为华贸物流2020 年是归母净利润增速上档的一年,我们预计海外网购渗透率提升具备一定可持续性,有望重演2002 年DSV、德迅物流利润增速上档后估值提升的路径。2021E 年参照PE 26 倍、6.77 亿归母净利润估算,市值有望于2021 年达到176 亿市值。
风险提示:跨境物流电商增长不及预期,后疫情时代随着线下购物的恢复,海外电商平台回落至疫情前水平;全球经济下滑,导致国际贸易量需求下降。

2020-12-16顺丰控股(002352)从优秀到卓越 打造物流行业标杆
前期我们概述了顺丰控股的三大核心竞争力,并简要分析了顺丰各项业务的发展情况。本文在前期基础上继续完善了顺丰竞争优势的成因,同时充分论述了各项业务板块的成长空间,并对未来盈利情况进行预测。
敢为人先成就快递龙头,顺丰从优秀走向卓越。顺丰诞生于1993年,2002年艰难完成直营化改革,坚持走差异化经营战略。2014年之后,顺丰不断进行资本投入和战略调整,综合物流版图已经基本搭建完成。回顾发展历史,公司管理层着眼长远,坚守价值创造,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完善产品矩阵。同时公司积极引入外部投资者、开展员工持股以及管理层股权激励,发展积极性得到充分释放。公司的战略目标长远、清晰、稳定,管理体制灵活并切合实际,两者叠加助力公司从优秀走向卓越。
物流业面临较大发展机遇,行业红利亟待释放。1)疫情加速高端消费品及生鲜食品线上化趋势,这将进一步打开高端快递业成长 空间。2)零售新业态崛起、网购渗透率提升、下沉市场人均网购频次提升,三大因素使得电商快递业维持较高景气度。3)坚实的工业基础与迅速崛起的大件快递造就了万亿级零担快运市场。4)中央厨房、生鲜电商的崛起与疫苗运输的庞大需求将刺激冷链行业快速发 展。5)新零售拓宽即时配送品类,万物到家的时代有望加速来临,同城配送业迎来发展新阶段。6)国际货运的自主可控需求与跨境电商的快速扩张使得国际物流业面临历史性发展机遇。7)产业升级+社会分工细化将催生更多的一站式物流服务需求,供应链行业仍是广阔的蓝海市场。
三大核心优势助力顺丰形成物流行业标杆。1)聚焦综合物流网络,协同性强。三网合一体现资源网络协同,运输效率在业内形成 碾压性优势;各业务板块体现横向协同,完善的产品矩阵有助于延长价值链条。2)重资产模式构筑强大竞争壁垒。购建固定资产能够 增强末端运力控制、提升运输时效。针对新兴业务进行股权收购有助于快速扩张,建立先发优势。科技+研发投入有助于降本增效,提 升价值创造能力。3)直营模式对物流全流程具有绝对控制力。
投资建议:目前公司多层次产品体系逐渐完善,随着成本管控进一步加强,未来三年各业务将进入业绩释放期。预计时效件、经济件、快运以及其余新业务未来三年营收CAGR分别为14%/44%/39%/36%。分部估值测算下,根据2022年预估利润水平的合理折现市值达到4711亿元。预计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 103/ 144亿元,EPS 分别为1.67/2.24/3.17元,对应当前股价PE 为47/35/24.8x。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
风险提示: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业绩测算风险、疫情扩散超预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