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财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铸件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多只概念股表现强势(附股)

2020-12-25 09:27|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1210| 评论: 0

摘要:   12月在海外钢企加快复产、国外港口发货回落导致供需偏紧、预期推涨资本市场等多种因素推动下,进口铁矿石价格已上涨60%。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数据,7月以来,铜、铝、铅、锌基本金属价格保持高位运行 ...
  12月在海外钢企加快复产、国外港口发货回落导致供需偏紧、预期推涨资本市场等多种因素推动下,进口铁矿石价格已上涨60%。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数据,7月以来,铜、铝、铅、锌基本金属价格保持高位运行,超过疫情前水平。结合上海有色网数据,近期多种有色金属价格涨幅明显。

  数据显示,11月13日的电解铜52020元/吨,较今年以来36640元/吨的最低价上涨15380元/吨;电解铝15630元/吨,较11220元/吨的最低价上涨4410元/吨;铅锭14675元/吨,较13375元/吨的最低价上涨1300元/吨;锌锭20070元/吨,较14320元/吨的最低价上涨5750元/吨。

  铸件原材料价格攀升

  大量铸造企业停产

  此外,2020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各级政府纷纷开启治理行动。进入秋冬以来,各地环保检查愈加频繁严格,铸造等重点行业都需要停限产,大量铸造企业进入半停产或是已停产状态,铸件产量大幅减少进而推升铸件价格上涨。

  铸件价格大幅上涨成必然趋势,为了使铸造企业健康地生存和发展,已有铸造协会下发调价通知。

  据政和县铸造行业协会发布的《关于铸件产品调价的通知》显示,由于铸造生产企业原材料杂铁、面包铁等主要原材料大幅上涨,铸造用辅助材料价格也有不同程度涨价,加上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人工费用不断攀升等因素,政和铸造协会经研究决定自2020年12月15日起,对铸件价格作如下调整。

  第一,砂铸灰铁件每吨价格在原有的基础上上调300元;第二,碳钢铸件每吨价格在原有的基础上上调1000元;第三,精铸不锈钢产品价格在原有的基础上上调1500元。

  铸件龙头大涨创新高

  A股哪些公司有铸件业务呢?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目前有35家公司具备铸件业务。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部分铸件龙头公司已率先大涨。数据宝统计显示,12月以来已有9股累计涨幅在10%以上,包括东风汽车、新强联、日月股份、金雷股份等。

  新强联累计涨幅42.45%,于12月23日创下历史新高。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盈利2.59亿元,同比增长359.35%。

  金雷股份现拥有4000吨和8000吨压机两条锻件生产线,可以满足1.5MW及以上各类规格主轴锻件生产需求。

  恒立液压投资建成高压精密液压铸件生产基地,液压阀、泵生产基地。上半年公司铸件销售出库2.62万吨,同比增长45%。

  从估值水平来看,云海金属、吉鑫科技、合力科技、金雷股份、广大特材、湘油泵6股市盈率低于30倍,云海金属市盈率最低,仅14.35倍。

2020-11-16东风汽车(600006)2020年三季报点评:轻卡业务和东风康明斯盈利能力双双提升
公司Q3营收同比增长14.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8.4%。根据三季报,公司Q3实现营收36.46亿元(YoY+14.6%),归母净利润1.96亿元(YoY+128.4%);前3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01.07亿元(YoY+1.7%),归母净利润4.90亿元(YoY+47.7%)。
三季度公司轻卡销量持续高速增长。产销公告显示公司三季度销售各类整车44,691台(同比+17.7%/环比-18.4%),其中轻型货车(含非完整车辆)39,039台(同比+42.3%/环比-21.0%)延续了2季度以来轻卡产品的高景气度;受疫情需求延后、轻卡治超促进更新需求等因素影响,复工复产后轻卡行业整体销量快速增长,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轻卡累计销量达159.4万辆,同比增长17.6%,轻卡需求稳定上行。
盈利能力:东风康明斯提供保障,轻卡升级未来有望提供弹性。根据三季报,公司Q3毛利率13.7%,同比增长1.5 pct。三季度扣除投资收益的营业利润率1.0%,公司主业盈利能力呈现复苏趋势。前三季度公司对合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3.92亿元(YoY+27.7%),18年-20年H1东风康明斯贡献的净利润占公司总投资净收益的80.1%,是公司盈利能力的保障;作为国内轻卡市场领先企业,公司的轻卡业务未来有望乘行业供给侧改革的东风,为公司盈利提供弹性。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轻卡领先企业,并拥有东风康明斯等优质资产,未来行业规范化下轻卡向高端化升级,轻卡业务有望乘行业供给侧改革的东风,为公司盈利提供弹性。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EPS分别为0.28/0.33/0.37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为23.9/20.5/17.9倍。结合行业平均及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1年23倍PE,合理价值为7.5元/股,首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及轻卡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等。

2020-10-14新强联(300850)风电主轴轴承进口替代领先者
投资要点:
风电主轴轴承依赖进口,海外产能受限创造进口替代机会。国内风电轴承市场空间约百亿,机组大容量化进一步提升市场空间。主轴轴承主要由FAG、SKF 等欧洲厂商供应,国内厂商以低端的偏航变桨轴承为主,欧洲疫情严重,同时海外大型轴承产能不足。技术达标的国内厂商迎来进口替代窗口期。
公司自主、专注研发,成为风电主轴轴承核心供应商。公司具备10多年风电轴承供货经验,主要供货明阳智能和湘电风能,并合作远景等厂商。3MW 风机轴承已大批量,5.5MW 已小批量试制。进度处于国内同行前列。
公司进入主流客户全面供应和产能释放期。公司轴承供应容量大型化,主轴轴承占比从2019 年的10%基础上快速提升,促进供应单价和毛利率快速提升,且具备较大进一步提升空间。同时,公司提前投入募投产能,产能在2019 年增加50%的基础上持续增长,顺应公司客户快速拓展的趋势,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利润同比增长超350%,预计未来收入和盈利能力将继续同比提升。
海外市场和风电外市场提供进一步发展空间。预计2020 年,公司风电轴承全球市占率低于10%,海外客户可提供更大市场空间。风电之外,公司已在数十亿市场的海工装备和盾构机轴承领域实现供货。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预计2020-2022 年,公司实现利润4.83 亿元、6.43 亿元、8.14 亿元。对应PE19 倍、14 倍和11 倍。考虑到公司持续受益于风电主轴轴承进口替代,为A 股风电主轴轴承唯一上市公司,具备稀缺性和较强的技术壁垒,给予公司“买入”评级风险提示:1)风电装机在抢装后出现大幅下滑;2)公司产品价格出现超预期下降;3)公司产品验证进度不及预期;4)公司品出现质量问题。5)公司海外供货进度低于预期风险。

2020-11-25日月股份(603218)竞争力清晰 具备穿越周期的强阿尔法属性
公司的竞争力清晰体现于产品毛利率差异,在售价相对低于竞争对手的同时,毛利率显著高于竞争对手10个百分点左右。公司是风电行业内为数不多具备强阿尔法属性的企业,有望通过扩产抢占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其全球龙头的地位。预计公司2020-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13.3亿元,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A”评级,目标价为31-32元。
公司基本情况。公司成立于1992年,2016年12月于上交所上市,实际控制人为傅明康、陈建敏、傅凌儿,三者为一致行动人。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铸件制造,产品主要用于配套新能源、通用机械、海洋工程等领域。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至34.8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0%至5.05亿元,其中风电铸件收入占比为83%。
竞争力清晰,定增巩固优势。公司多位高管在行业内均有较长从业经历,其中董事长从业20余年。自上市后,公司在风电铸件领域持续扩产,产能已从上市20万吨扩张到40万吨(其中精加工10万吨),并确立全球铸件龙头地位:以1MW对应20-25吨铸件需求测算,2019年公司在风电行业全球市占率接近20%。2020年6月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预案,并于10月10日获核准,拟募资不超过28亿元,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30%,用于年产22万吨大型铸件精加工项目与补充流动资金。定增完成后,公司精加工基本与铸造产能匹配(铸造48万吨,精加工44万吨),竞争力将进一步加强。
产品具备强竞争力,已具备穿越周期的强阿尔法。公司风电铸件产品具备强竞争力,在单吨收入低于可比公司的情况下,毛利率显著高于同行业上市企业约10个百分点。此外,随着海外客户的拓展,公司目前已具备穿越国内装机政策周期的能力,上轮抢装公司客户无国外企业(2016年切入Vestas),截至2019年,公司已成为Vestas、GE、Simens&Gemesa的重要供应商。
公司将充分受益于陆海抢装。陆上风电抢装节点为2020年12月31日,海上为2021年12月31日,受此影响,多数运营商抓紧开工、加速项目并网,希望保住老电价。目前公司2021年框架协议签订接近尾声,考虑到公司产品极具竞争力,预计订单排满的可能性较大,随着陆海并网节点临近,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本次陆海抢装。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0-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9.9、13.3亿元,对应估值21倍、16倍,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A”评级,目标价为31-32元。
风险提示:风电装机低于预期,补贴款难以及时收回。

2020-07-23金雷股份(300443)2020年半年报点评:毛利率大幅提升 加码大兆瓦产能
业绩符合申万宏源预期,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7亿元,同比增长23.28%;实现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增长121.88%;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0.33%,同比提升13.79个百分点,其中主营业务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提升9.25个百分点。公司盈利能力高速增长一方面得益于风电主轴及其他锻件销量高增,另一方面受风电主轴大型化等因素影响,产品售价有所提升,同时自产原材料经济效益逐步显现。
向上游坯料环节延伸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于2018年投资建设了"年产8000支MW级风电主轴铸锻件项目",该项目的一期锻造主轴坯料项目已于2019年9月试生产,公司原材料产能增至约20万吨/年钢锭,具备从原材料制备到成品包装的全流程生产能力,呈现一体化战略布局。到2019年12月自产钢锭的成本与外购钢锭基本持平,截至目前,自产钢锭相比外购钢锭已存在成本优势,但受产能利用率、达产率、合格率等影响,未来成本还有进一步下降空间。该项目二期计划增加4.5万吨风电主轴铸造产能,项目落地后将与公司铸造轴加工产能相匹配,实现铸造轴全产业链生产。
5亿元非公开发行项目获证监会核准批复,扩产加码大型化主轴产品。公司于2020年2月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修订稿)》,拟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4761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5亿元,用于海上风电主轴与其他精密传动轴建设项目。项目达产后,公司锻造主轴产能将新增2.4万吨/年,其他精密传动轴产能新增3万吨/年,铸造主轴的加工能力新增1万吨/年。有利于公司解决产能瓶颈,优化产品结构,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全球风电主轴龙头,受益风电需求提升,产品结构优化叠加原材料自产大幅提升盈利能力。暂不考虑定增影响,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8亿元、4.82亿元和5.9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50、2.02、2.50元/股,对应估值分别为17倍、13倍、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电装机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

2020-10-28恒立液压(601100)2020年三季报点评:疫情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公司业绩一如既往靓丽
核心观点:
Q3 业绩整体符合预期,单看 Q3,若剔除汇兑影响(汇兑损失 0.9 亿),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90.41%,超预期。我们认为公司成长路径清晰,产品本身壁垒高,客户黏性强,因此具有稀缺性;产品线不断丰富,新品市占率不断提升,兼具成长性。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点评:
挖机行业超预期,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直接受益,公司业绩实现高增长。
2020 年 1-9 月挖机累计销量 236508 台,同比+31.98%,整体超市场预期,已超 2019 年全年销量。预计四季度销量将延续高增长趋势,从 2016-2019 年 Q4 挖机销量占比均值为 25.52%,我们推算 2020 全年销量超过 30万台,增速超过 30%。由于三、四季度,客户购机的需求一般锚定下一年工程量,销量高增长的背后,说明客户对于 2021 年下游项目开工情况比较乐观,购机信心足,由此判断, 2021 年工程机械行业高景气度也有望延续,至少会保持平稳,不会出现大幅下滑。
在挖机行业超预期背景下,公司前三季度营收 53.23 亿,同比+38.86%,其中:挖机油缸收入同比+35%,子公司液压科技泵阀销量大幅增长,液压科技收入同比增长 94%,由于泵阀放量,规模效应显著,盈利能力提升,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 14.72 亿,同比增长了 60.5%。
公司毛利率大幅提升,盈利能力增强,经营质量高。
毛利率:2020 年 1-9 月综合毛利率达 42.25%,同比+5.7pct,我们判断一方面主要是销量增加带来的规模效应,另一方面产品结构优化,高价值量的中、大挖泵阀产品放量,毛利率提升幅度较大。
费用率:2020 年 1-9 月,公司期间费用率为 8.71%,同比持平,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32pct、 -0.71pct、 -1.42pct、 +2.45pct,除财务费用受汇兑损失影响有所上升外,其他各项费用率均呈下降趋势,公司费用管控水平进一步提升。在毛利率提升,费用率下降背景下,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强,2020 年 1-9 月公司净利率为 27.72%,同比+3.76pct。我们认为随着未来公司对产线的自动化化改造,降本增效效果明显,同时未来价值量高的中大挖泵阀产品占比将不断提升,净利率仍有上升空间。
现金流: 2020 前三季度经营性净现金流 13.37 亿元,同比增长 13.97%,经营性净现金流略低于同期归母净利润(14.72 亿元), 我们判断一方面是因为主机厂部分订单通过票据结算,另一方面,公司也在积极备货(采购原材料),迎接 Q4 的小旺季,整体经营质量仍保持较高水平。
立足油缸优势业务,泵阀业务逐步打开市场,将打破外资品牌垄断,国产替代加速进行时。
稀缺性:液压件行业进入壁垒高,短期很难有进入者。公司抓住国内液压行业发展机遇,从油缸到泵阀,产品一一攻克,液压件行业本身属于技术密集型、资金壁垒、规模壁垒等都决定了此行业短期很难有进入者。公司绑定优质客户,产业链地位高。公司客户质量优质,包括卡特彼勒、三一、小松、中铁等,品牌效应明显,对公司产品具有依赖性。多年合作与积累为公司建立了明显的先发优势,对后来潜在竞争者构成较强进入壁垒,充分的保障了公司未来在液压行业市场份额的稳定增长潜力和盈利能力的连续性。
成长性: 疫情加速液压件国产替代进程, 公司挖机油缸市占率接近 50%,未来主要看下游主机厂集中度提升,加开拓海外新客户带来的增量。泵阀产品带来业绩弹性,我们通过 1-9 月份泵、阀累计产量粗略计算市占率:目前小挖泵阀市占率平均约 45%、中挖平均 25%左右、大挖平均不到 10%,未来中、大挖泵阀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业绩增长具有确定性。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公司成长路径清晰,产品本身壁垒高,客户黏性强,因此具有稀缺性;产品线不断丰富,新品市占率不断提升,兼具成长性。预计公司 2020-2022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59、27.12、33.34 亿元,同比增速为 58.9%、31.7%、23.0%。对应PE分别为 45、34、28 倍。泵阀业务有望持续放量增长,加速液压核心部件国产替代。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下滑太快、挖机销量不及预期、泵阀业务市场开拓受阻。

2020-12-24云海金属(002182)宝钢加持助力全球镁行业龙头地位 汽车轻量化标的再出发
镁行业龙头标的 原镁及镁合金产能全球第一:公司是国内镁业的龙头,目前产能为原镁10 万吨,镁合金18 万吨,以及铝合金28.5 万吨、压铸件1.8 万吨、微通道扁管1 万吨、中间合金1.5 万吨、金属锶3000 吨,原镁、镁合金及金属锶产能均位居全球第一。
上游原镁成本优势显著 铸就牢固护城河:公司拥有从“白云石矿-原镁冶炼-镁合金铸造加工-回收再生”的完整产业链,并自主研发“竖罐蓄热技术”、“粗镁一步法”高效低耗生产优质原镁,单吨成本比行业低20%,且配套边角料回收实现镁合金原料100%自给,环保、成本优势显著,铸就牢固护城河。
镁价四季度回暖 公司业绩拐点已现:镁合金及铝合金是公司主要利润来源,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镁铝价格大跌,业绩受拖累同比出现下滑。三季度铝价及铝加工费回升至年初高点,三季度单季扣非净利润已实现同比正增长;而四季度随着镁价大幅回暖,业绩实质性拐点已现。
宝钢金属深度绑定 全球最大镁合金项目助力长远发展:2020 年8 月,宝钢金属二次入股云海金属,目前已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有14.00%股权。11 月宝钢金属、云海金属及青阳县建设投资集团共同投资设立安徽宝镁轻合金公司,并以其为主体启动全球最大镁合金项目---青阳县宝镁项目。项目涉及年产30 万吨高性能镁基轻合金、15 万吨镁合金压铸部件,完成后将每年为公司贡献归母净利润约5.6 亿元,显著增厚公司利润。
镁合金汽车结构件应用有望从小型件向大型件过渡 轮毂等重磅需求即将迎来爆发:目前汽车领域较为普及的零部件主要为转向支架、仪表盘横梁等小型结构件,单件用镁量有限。随着国内锻造技术进步,大型结构件良率逐渐提升,锻造加工成本下降使得价格逐渐具有竞争力,部分大型结构件如轮毂、电池包外壳等已经具备普及的可能。根据我们测算,在乐观情况下,到2025 年镁轮毂、镁电池支架、镁电池包外壳将分别增加镁合金需求23.82 万吨、2.85 万吨、8.69 万吨,整体需求有望迎来爆发。
镁合金有望实现对铝合金建筑模板部分替代 镁建筑模板需求或超市场预期:随着建筑装修领域对绿色节能环保要求不断增加,原先具有统治地位的木建筑模板逐渐被铝合金建筑模板取代。而镁合金建筑模板与铝合金模板相比,不但保留了使用周期长、可回收等特点,同时具有质量更轻、耐碱腐蚀能力更强的优点。在目前镁铝价格比低于1 的背景下,凭借成本以及性能优势,镁合金有望实现对铝合金建筑模板的部分替代。
供需格局支撑镁价 公司盈利弹性有望迎来释放:随着汽车轻量化不断推进,单车用镁增量有望大幅提升。同时原镁新增产能有限,环保监管导致原有产能偶发性收缩,我们认为未来两年镁价有望维持高位运行,公司利润弹性有望迎来释放。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 年净利润达3.04/4.27/5.40亿元,EPS0.47/0.66/0.84 元/股,对应PE28.14/20.02/15.83 倍。
风险提示:新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镁价大幅下跌 环保限产放松 汽车轻量化不及预期

2020-12-22湘油泵(603319)成立合资公司布局海南 智能驾驶领域迈出实质一步
事件:
公司发布公告,与东嘉智能及其他合作方共同设立“海南东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并以该公司为载体入驻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与三亚市崖州区人民政府共同建设“三亚市崖州区智能驾驶测试基地及智慧出行项目”。
项目公司注册资本5000 万元,公司出资不超过1000 万元,项目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公司、东嘉智能的实际控制人许仲秋先生;最终项目公司股权结构安排以公司、东嘉智能及其他合作方商定结果为准。
投资摘要:
智能领域迈出实质一步,有望打开公司增长弹性空间。
有利于丰富智能领域经验,推进EPS、ECU 等智能产品落地。此次交易有望进一步推动公司电动泵类产品和参股公司暨关联方东嘉智能的智能驾驶执行层控制单元ECU 产品在智能驾驶、智慧出行的多场景应用,有望推动传统泵类产品提升增加值,推进EPS、ECU 等相关产品加速落地。
有望深度参与三亚及海南省智能网联示范区建设,享受政策红利。海南省在推动省域电动化、智能示范建设领域态度积极,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也明确提出要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壮大先进制造业公司。公司此次与地方政府成立合资公司,有望以此为契机深度参与三亚及海南智能网联示范区建设,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公司是关联方东嘉智能的参股公司,东嘉智能在智能领域积淀深厚。
东嘉智能是公司2019 年与株洲易力达机电有限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易力达持股45%,湘油泵持股40%,许仲秋持股15%),公司董事长许仲秋是合资公司董事长和实际控制人。
东嘉智能主要从事智能车载设备制造,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发、安装、销售及服务,其核心产品为智能驾驶执行层控制单元ECU,已经实现该产品在500 多万辆的汽车保有量上应用,是国内最早研发并拥有执行控制系统核心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企业,具备良好的技术优势及行业先发优势。东嘉智能拥有领先的EPS 控制系统相关的控制策略设计、典型助力算法以及其他硬件和软件设计能力,拥有120 多人研发团队并在控制系统(ECU)及传感器的研发应用方面取得了多项专利。
总体看,公司此次投资符合公司迈向“机电智一体化”公司的长期规划,为公司在汽车产业链上深化发展、拓展公司营业范围迈出了实质一步,也为公司转型升级和长久永续发展打开了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 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09 亿元、16.32 亿元和20.33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7 亿元、2.24 亿元和2.7 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1.62 元、2.14 元和2.58 元,对应PE 分别为26.48X、20.11X 和16.69X。
公司此次动作已经在智能驾驶控制领域已经迈出实质进展,为公司长久发展提供业绩弹性。此外,公司基本盘业务机油泵产品能够稳健增长的确定性较强,在变速箱油泵类产品领域的高成长预期值得期待,各项业务预计将持续支撑公司稳健成长,2021 年,我们给予公司30 倍估值,目标价格64.2 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控制不及预期,新项目落地不及预期,客户拓展进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