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载人航天工程(603698)实施三步走战略,目前工程的“第三步”空间站建造任务已全面开启,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介绍,工程全线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空间站核心舱将于明年春季发射。周建平表示,我们现在已经基本完成了空间站试验核心舱和发射它的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的研制工作,测试工作正在最后阶段,我们将在明年春天开始中国空间站的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的工作,明年春天首先发射我们空间站的核心舱。 国内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初步为载人飞船阶段,第二步为空间实验室阶段,第三步为空间站阶段。此前,我国载人航天实现从无人试验到载人飞天、从单船飞行到多器对接组合飞行等重大跨越,自主突破和掌握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中国在载人航天乃至整体航天领域将掌握更多话语权。未来十年中国载人航天市场规模接近500亿元,相关标的包括航天电子(600879)、中国卫星(600118)、航天动力(600343)等。 2020-09-04航天电子(600879)航天电子产业龙头适逢军工上行前景广阔 报告关键要素: 公司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旗下从事航天电子测控、航天电子对抗、航天制导、航天电子元器件专业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公司作为航天电子设备配套龙头,受益于航天强国发展战略,业绩稳健增长可期;无人机、精确制导炸弹两类系统级产品毛利较高,随着军改影响的逐渐消除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未来放量可期;公司电线电缆业务转型成功,有望增加市场占有率,扩大营业收入,优化长期偿债能力;公司作为航天九院旗下唯一上市平台,有望受益于科研院所改制。 投资要点: 航天九院旗下唯一上市平台,有望受益于科研院所改制:航天九院下属研究所技术实力突出,在各自领域均占据龙头地位。近两年首批军工科研院所实施改制的进展速度相对低于预期,预计未来军工科研院所转制或将加速实施,航天九院有望释放研究所创新活力,军用技术向民用转化潜力较大,公司作为航天九院唯一控股的上市平台,或将受益于新一轮资产证券化。 航天电子龙头供应商,具有领先优势:航天电子是国内宇航级电子产品的核心供应商,专业能力覆盖从机电组件到系统级全部产品层级,技术和产品在国内具有绝对领先优势。公司航天电子产品在火箭、卫星等领域保持较高配套比例,营收占比超过60%,占军品收入95%以上,贡献了近90%的毛利,是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 军工市场预期持续上升,有望迎来重大机遇:我国国防体系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关键配套的元器件、新材料等都有了巨大的进步,摆脱了国外的限制;在与海外经济暂时“脱钩”的预期下,军工行业的需求不减反增。多重因素影响下,市场对于军工行业整体预期处于上升通道,加之目前中美局势处于升温态势,未来军工行业景气度预计将会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0、2021、2022 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92亿元、7.22 亿元、7.55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18 元、0.27 元、0.28 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 分别为42.50 倍、28.96 倍、27.70 倍。对应公司当前股价,我们认为公司仍属于相对低估标的,故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营运资金周转风险、利润下降的可能性、产能过剩和业绩下滑可能性、产品质量存在不确定性。 2020-08-28中国卫星(600118)2020年半年报点评:合同负债增长或预示订单良好 看好公司小卫星通信领域 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合同负债大幅增长反映公司订单情况良好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27.33 亿元,同比下降12.94%,主要原因是受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和市场调整等因素影响,部分型号任务年内立项计划推迟,导致公司宇航制造业务收入有所减少。 由于公司年初开始采用新收入准则,对已收对价应向客户转让商品的款项未列入预收账款,而是列为合同负债,共4.69 亿元,加上本期预收款项,本期公司的预收款项及合同负债共计4.72 亿元,同比增长76.78%,表明公司未来履约订单较为充足。受疫情及新收入准则影响,本期公司存货为25.5 亿元,同比增长30.40%,下半年产品交付量有望提高。因此,公司下半年业绩增速有望发生反转,实现业绩同比增长。 (二)小卫星制造及通信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公司是国内小卫星制造龙头企业。公司宇航制造业务主要包括小卫星制造、微小卫星制造、部组件制造三大类。小卫星及微小卫星制造方面,公司专注于 1,000 公斤以下的小卫星及微小卫星的研制与生产,产品和业务集系统开发、系统设计、系统集成和在轨服务于一体。公司上半年成功发射 4 颗卫星,继续保持国内小卫星制造领域主导地位。 公司在卫星通信领域亦具有雄厚基础。公司的信息链批生产任务按计划推进,继续保持信息链领域的优势地位;车船载"动中通"产品按计划完成生产、交付,并获得持续订货;成功中标高通量网络技术项目、信关站 Ka 频段天线射频及配套设备等项目;获得某船载卫星通信终端采购合同;完成渔船 Anovo 卫星通信终端装船测试;为应急管理部提供高通量卫星通信终端用于业务测试,参与了多省应急指挥通信系统演练。 (三)卫星互联网兴起,公司迎来发展良机 在国际上,Starlink("星链")、O3b 等公司持续推进基于低轨通信卫星技术的卫星互联网计划,Starlink 目前已经发射了10 批低轨通信卫星,总数达到约600 颗,并且有望在今年服务主要北美地区。 在国内,前期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分别提出了"鸿雁"和"虹云"低轨通信卫星计划,并且均于2018 年底发射了试验星。今年4 月,国家发改委将卫星互联网正式列入"新基建"范畴,未来国内卫星互联网投资建设有望提速。 公司下属的深圳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制造了第一颗"鸿雁"计划试验星,在国内低轨通信卫星制造领域走在了前列。同时,公司依托信息链、"动中通"、地面站等卫星通信项目积累的技术基础,能够全面覆盖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为卫星互联网建设、运营提供系统级支撑。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0 至2022 年归母净利润为4.14 亿元、4.85 亿元、5.71 亿元,EPS 为0.35元、0.41 元、0.48 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10x、93x 和79x,鉴于公司是我国小卫星制造及通信的龙头企业,稀缺性明显,并将长期受益于卫星通信领域发展,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卫星互联网建设不及预期,产品交付进度延迟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