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财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每年千亿级市场空间 核电再迎大事件(概念股)

2020-12-29 10:04|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920| 评论: 0

摘要:   规划中,核电建设有望按照每年6-8台的速度持续稳步推进,每年将带来近千亿的市场空间。  今日,核电板块盘中异动,中广核技(000881)开盘后快速冲涨停,赣能股份(000899)、天沃科技(002564)等连续多日涨 ...
  规划中,核电建设有望按照每年6-8台的速度持续稳步推进,每年将带来近千亿的市场空间。

  今日,核电板块盘中异动,中广核技(000881)开盘后快速冲涨停,赣能股份(000899)、天沃科技(002564)等连续多日涨停,浙富控股(002266)、浙能电力(600023)等大幅走高。近期,各地再次出现拉闸限电现象,电力、煤炭板块大幅走高,资金炒作今日扩散至核电板块。

  中国示范快堆工程双机组同步建设

  中核集团官微发布,12月27日中核集团位于福建福霞的示范快堆工程2号机组正式开工建设,而福霞示范快堆工程1号机组已经在2017年12月29日开工建设。这标志着中国出现了示范快堆工程双机组同步建设的局面。

  快堆被称为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主力堆型,其形成的核燃料闭合式循环,可使天然铀资源利用率从压水堆的约1%提高至60%以上,同时还能让核废料充分燃烧,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实现放射性废物最小化。由于利用率的提高,相对较贫的铀矿也有了开采的价值,这将使世界可采铀资源增加千倍,因此被认为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第8个拥有快堆技术的国家。2011年7月,中核集团自主设计、建造的中国实验快堆成功并网发电,2012年5月被国家科技部验收。2014年10月,示范快堆工程项目总体规划方案获得国家批准。

  核电审批重启

  “华龙一号”进入批量化建设阶段

  我国自2015年暂停核电审批后,2019年7月国家能源局核准了漳州、惠州等核电项目,核电审批后才正式官宣重启。2020年9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了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和浙江三澳核电一期工程,这也是自2015年后国常会再次对外公布核准核电项目,标志着国务院核电审批再次重启。上述两座均采用具备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路线。

  “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设计寿命为60年,电厂可利用率高达90%。2020年11月27日00时41分,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发出第一度电。这标志着中国打破了国外核电技术垄断,正式进入核电技术先进国家行列。到目前,国内共有采用华龙一号技术的6个项目共12台机组获得核准。

  国务院同时核准两座核电站项目,就有专家对此指出,这说明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进入批量化建设阶段。

  中国在建核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一

  未来每年投资或超千亿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期公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在运在建核电装机容量6593万千瓦,居世界第二,在建核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一。

  白皮书全面阐述了中国推进能源革命的主要政策和重大举措:新时代的中国将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加快提升非化石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在核电方面的表述为“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同时实施核电科技重大专项,围绕三代压水堆和四代高温气冷堆技术,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推进核电自主创新。

  今年6月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0)》显示,预计今年年底,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达到51 台(不含台湾地区),总装机容量5200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17 台以上,装机容量1900万千瓦以上;到2025年,在运核电装机达到70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到2035年,在运和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合计将达到2亿千瓦。《报告》预测,“十四五”及中长期,核能在我国清洁能源低碳系统中的定位将更加明确,作用将更加凸显,核电建设有望按照每年6-8台持续稳步推进。

  新时代证券指出,在未来的 “十四五”和中长期规划中,核能占比有望持续提升,核电建设有望按照每年6-8台的速度持续稳步推进,那么每年将带来近千亿的市场空间。

  多只核电概念股潜在涨幅超20%

  目前,A股市场核电概念股有超30多只,包括中飞股份(300489)、通裕重工(300185)等5只个股年内涨幅翻番;同时,也有台海核电(002366)跌超50%,盾安环境(002011)、兰石重装(603169)等股跌超20%。从机构一致预测目标价来看,浙富控股潜在目标涨幅超50%,江苏神通(002438)、安泰科技(000969)、应流股份(603308)等潜在涨幅超20%。

  浙富控股业务领域主要涉及水电设备的研发及制造、核电设备的研发及制造等。公司拥有发明专利的ML-B型三代压水堆核电控制棒驱动机构,是目前唯一通过三代标准的抗震试验和满足60年使用寿命的“华龙一号”核电技术。

  江苏神通核电阀门产品以蝶阀、球阀为主,市占率90%以上,公司三季报实现营收11.36亿元,同比增长6%;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增长23%。

  应流股份主要产品为泵及阀门零件、机械装备构件,应用在航空、核电、油气等高端装备领域。在2020年上半年,公司核电业务实现营收 1.37亿元,同比增长 5.2%。

2020-09-08江苏神通(002438)当风轻借力 一举入高空
国内核级阀门翘楚,充分受益核电重启和乏燃料后处理。核电用阀门主要供应商之一,主要提供核电用球阀、蝶阀,在细分领域占比超过90%年,我国核电机组审批重启,2020年8月末,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度批复4台核电机组,并强调了核电建设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意义,核电增量市场空间有望打开。此外,乏燃料后处理技术路线经过多年论证,已经正式开始动工建设,公司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分别获取了8800万和1.32亿元乏燃料后处理业务的订单,预计国内未来还将投入建设1600吨乏燃料后处理项目,带动公司核电业务持续扩容。公司拟非公开增发募资,投入1.5亿元建设乏燃料后处理关键设备研发和产业化(二期)项目,助力公司核电业务迎来爆发。
冶金特种阀门龙头,借助产业资本切入通用领域。公司在冶金特种阀门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2019年公司冶金阀门收入4.4亿元,在细分市场占有率达到70%,但是冶金特种阀门市场天花板有限。2019年,津西钢铁实控人之子韩力入主上市公司,成为上市公司实控人,韩力同时还兼任津西钢铁董事长等诸多职务。借助津西钢铁的产业资源,公司有望从单一的特种阀门切入到市场规模达50亿元的通用阀门领域,获得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与此同时,受益国内超低排放政策要求,钢铁企业改造、搬迁需求持续增加,带动行业新增产能投资和老旧产能改造投资加速,而公司产品主要就是应用于对冶金企业具有节能、减排及降耗效果的高炉煤气全干法除尘系统、转炉煤气除尘与回收系统和焦炉烟气除尘系统,2019年公司冶金阀门业务同比增长达到58%,未来3-5年还将保持较高速增长。
能源化工业务市场份额较低,炼化投资持续带动业务稳步增长。能源化工是工业阀门应用的第一大场景,占比达到25%,市场规模近300亿元,公司在能源化工领域业务规模较小,2019年能源化工行业用阀门实现收入1.4亿元,行业份额不到0.4%。另外一块是无锡法兰锻件,2019年实现3亿元收入。我们认为在能源化工业务板块,公司主要成长逻辑还是依赖行业的成长逻辑,大炼化对小型炼化的替代已经是必然趋势,而我们梳理2020年各省重大项目发现,2020年新增的炼化项目投资还是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公司也在开发一些新产品,以期提升在能源化工领域的市场份额,公司将持续受益国内炼化投资的进程,该板块业务预期保持稳步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不考虑增发股份情况下,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净利润2.30亿元、3.15亿元和4.12亿元,相对应的EPS分别为0.47元/股、0.65元/股和0.85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5倍、19倍和14倍。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
股价催化剂:核电审批进度加快等。
风险因素:国内炼化投资不及预期、核电投资进展不及预期、定增进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2020-11-25浙富控股(002266)前后端一体的商业模式提升盈利能力 期待规模扩张
公司通过并购进入危废领域。公司2004年成立,主营水电设备,2020年6月,公司向实际控制人收购危废处置资产(申联环保和申能环保),交易对价145亿元,对应2019-2022年的业绩承诺合计8.9/13.5/16.57/18.70亿元。公司三季报预计2020年归母净利润11.45-13.09亿元,主要是危废资产并表所致。
技术优势和前后端一体化的商业模式使得公司危废资产具备较强盈利能力。申联环保跟其他的危废公司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前后端一体化实现深度资源化。公司稀贵金属回收品种更多,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年,申能环保净利率超越阳新鹏富等同行;江西自立净利率和ROE水平也超过同行新金叶。
进入规模快速扩张期。公司前端处置项目申能环保产能2019年提升至35万吨,根据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报告书(修订稿),危废处置产能将由2019年的51万吨提升至2020年底的178万吨。
高盈利模式进入规模扩张期,给予“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6/18.4/20.7亿元。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和前后端一体化的商业模式,进行危废深度资源化,盈利能力高于同行,公司在申能固废、江西自立项目上表现出较强盈利能力。目前公司处于规模快速扩张期,预计2020年底产能将扩张至178万吨,有望实现盈利高增长。参照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021年20倍PE,对应合理价值6.84元/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投产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项目产能利用率低于预期的风险;金属价格波动的风险;存货跌价损失风险。

2020-11-26中广核技(000881)非动力核技术龙头 新应用领域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是中广核旗下的非动力核技术应用平台,专注于非动力核技术中的电子加速器及其下游应用。自成立以来,公司主要通过并购实现自身加速器技术储备的快速应用和落地,形成了电子加速器制作及辐照应用、改性塑料两大主业,其中工业电子加速器、电子束辐照加工、环保光缆护套材料市占率全国第一。
改性塑料业务:公司目前主要利润来源,具有竞争优势。公司在国内改性塑料行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1)规模领先。2019年公司在营收规模上仅次于巴斯夫、陶氏、SABIC等国际巨头和金发、鑫达两个国内龙头,处于第二梯队领导者的地位。(2)核心子公司高新核材和中广核俊尔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两个核心子公司历史悠久,分别在改性线缆料和改性工程塑料领域国内领先,加入中广核技后持续拓展新产品品类。
电子加速器业务:实行A+战略,打开下游应用空间。国内辐照加工下游应用开拓不佳限制了我国辐照应用市场规模和增速(10亿元级别,增速5%)。2019年公司制定发布了A+战略,向核环保、消毒灭菌、核医学业务转型升级。核环保领域,公司成功研发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今年6月广东江门冠华针织厂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项目正式投产移交。在江门项目的示范效应下,公司电子束处理三废技术正处于快速落地期。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已销售核环保加速器13台,还有多台意向订单正在洽谈中。核医学领域,公司通过合作方式进入质子放疗行业,通过与苏州大学、苏州市政府和IBA合作,解决产能、技术与下游应用等难题。我们保守测算公司在核环保和核医学领域将打开92亿元增量下游市场(至2025年),极大拓展公司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0/21/22年归母净利润3.26/3.23/4.38亿元,EPS0.35/0.34/0.46元。我们看好公司在电子加速器行业的竞争优势以及新应用领域的广阔市场空间,综合考虑PEG和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1年30倍PE,目标价10.26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并购整合不及预期,核环保、核医学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2019-12-27赣能股份(000899)江西火电国企 业绩进入好转期
江西火电国企,业绩明显好转。赣能股份为江西国资委下属火电公司,截至2018 年底,公司总装机150 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140 万千瓦(丰城二期电厂2x70 万千瓦火电机组),水电装机10 万千瓦(龙潭水电厂2x3 万千瓦、抱子石水电厂2x2 万千瓦),公司还有在建丰城三期2x100 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2018 年,公司发电量同比增长18%至74.5 亿千瓦时,同时公司的净利润增速、度电收入、ROE 都出现明显好转。我们认为主要源于江西省内用电量的增长和煤价的下降。公司在建的丰城三期项目已取齐项目开工必要支持性文件,重启可期,公司装机容量有望翻倍。
江西省电力需求增长潜力大。江西省GDP 和用电量增速持续高于全国,电力需求旺盛,而省内电力供给不足,2018 年外购电占总用电量的10%,我们认为,为弥补省内的电力缺口,江西的电力需求增长潜力仍然很大。目前火电为江西电力主力军,火电利用小时数居全国第一,我们认为,高利用小时数的背景下,未来丰城三期投产后的业绩增厚可期。
煤炭供给释放,煤炭成本有望下降。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止2018 年底,全国煤炭在产产能+联合试运转产能相比2017 年同比增长5%。我们认为,这意味着未来煤炭产能有望持续释放,供给将增加。自2016 年底以来,CCI5500 动力煤价格指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我们认为,未来煤炭产能增速仍可能继续向上,火电行业基本面改善概率大幅增加。江西省电煤价格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们认为,这主要由于江西省内煤炭需求旺盛而省内供给少,外来煤炭的运输成本高,未来随着浩吉铁路的开通,煤价下降空间大。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9-21 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2.90、3.49、3.81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30、0.36、0.39 元/股。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020 年15-17 倍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5.40-6.12 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下行带来全社会用电量承压;(2)电力体制改革下市场电让利进一步扩大;(3)丰城三期投产的不确定性。

2020-02-27通裕重工(300185)中国制造之先进制造 机械基础件:产能扩张打开成长空间
核心观点
2020 年开始公司产能持续扩张且利用率维持高位,收入高增长叠加盈利能力提升,预期未来 2 年公司业绩能实现较高增速公司 2015 年增发募投项目主要是核废料智能化处理设备及配套服务,大功率风电机组关键零部件制造和大锻件制造流程优化及节能改造三个方向。主要是增加锻件产能,风电铸件产品研发和生产以及核电装备产品研发和生产。受风电行业景气度下行影响,严重影响了相关锻件产能的技改进度和产能投放.
2020-2021 年的风电订单排产完全覆盖了公司规划产能,而公司的产能弹性将使得公司能充分受益于风电行业的高景气,使得公司未来两年业绩符合增速。 我们中性预测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以 2019 年为基数未来两年复合增长 36%。
公司推动风电整机模块化组装,试点推广风电行业一站式代工总装模式。
公司 2019 年可转债项目,主要投向风电装备模块化制造和 6MW及以上风电机组关键零部件制造项目.公司计划通过募投项目的实施,以模块化业务推动公司风电关键核心部件产品订单释放,促进公司风电业务进一步发展,提升风电业务的集成化生产能力,公司抓住市场机遇,加大风电领域投入,增强核心竞争力。
公司拟实施风电装备模块化制造项目,将风电关键核心部件、辅助件,通过装配形成模块化产品向风电整机制造商供货,交货形式由关键核心部件升级为模块化产品。公司将以一站式、模块化的供货模式代替客户分散式采购装配模式,有效降低客户运输成本和装配工作量。为客户大幅降低交付成本,同时拓展新的集采和装配增加值收入,而且抓住最后一个交付环节,还将大幅提高公司的客户粘性。
此外,公司管模业务市场地位持续提高,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其他锻件产品在化工、电力和船舶三个行业进入放量期。公司多手准备可有效对冲预期的 2021 年后可能的风电订单下滑。
首次覆盖予以“增持”评级
我们预计 2019-2021 年,公司可实现营业收入 38.24(同比增长 8%)、42.25 和 46.41亿元,以 2019 年为基数未来两年复合增长 1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2.44(同比增长22%)、3.45 和 4.48 亿元,以 2019 年为基数未来两年复合增长 36%。总股本 32.68 亿股,对应 EPS0.07、0.11 和 0.14 元。
估值要点如下: 2020 年 2 月 26 日,股价 1.85 元,总股本 32.68 亿股,对应市值 61 亿元,2019-2021 年 PE 约为 25、18和 14 倍。未来 2 年,风电行业抢装推动行业高景气,公司收入高增长叠加盈利能力提升, 预期公司业绩能实现较高增速, 2020 年弹性最大,我们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风电订单低于预期,市场竞争加剧,2021 年后风电景气度下滑超预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