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30日磷酸铁锂厂家集体涨价,每吨上涨1000元,幅度近3%。市场供不应求,货源紧张。 目前磷酸铁锂需求进入高增长期,行业加速整合。磷酸铁锂在乘用车应用回潮,叠加各个领域的需求逐渐起量,预计2021年行业将进入高增期,全年需求有望超19万吨。从磷酸铁锂装机量数据看,11月装机量达到3.5GWh,环比增长54.2%。 相关上市公司: 湘潭电化:参股公司裕能新能源的磷酸铁锂产品持续放量; 德方纳米:磷酸铁锂材料龙头,成本优势明显,深度绑定优质客户,且产能扩张计划明确; 国轩高科:主营磷酸铁锂电池等业务。 2020-09-08湘潭电化(002125)2020年半年报点评:2020H1半年蛰伏 看好下半年业绩回暖 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包括电池材料业务和污水处理业务。电池材料业务涵盖电解二氧化锰、锰酸锂、硫酸锰等锰系电极/锰盐产品,并通过持股湖南裕能切入磷酸铁锂、三元正极领域。公司曾荣获多项国家、省级荣誉称号。 电池材料业务部分承压 报告期内,公司电池材料业务实现营收4.36 亿元,同比小幅下降6.61%。电解二氧化锰市场稳定,公司实现销售3.71 万吨,同比持平;两轮电动车对相对低成本的锰酸锂正极需求提升快,公司实现销售0.85 万吨,同比增加32.77%;高纯硫酸锰则受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有所萎缩、三元电池需求处于相对低位的影响销量和售价均有所下滑,销量同比下降81.01%,售价同比下降23.02%。 污水处理业务保持稳健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污水处理厂累计完成处理量4720 万吨,同比增长2.8%;实现营收0.635 亿元,同比增长8.03%;实现净利润0.269亿元,同比增长23.21%。 对外投资、参股公司取得积极进展 报告期内,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5.27 亿元,其中对全资子公司靖西电化增资3.63 亿元,对参股公司力合厚浦增资1000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参股公司裕能新能源设立全资子公司四川与能,新建年产2 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预计2020 年9 月初全面进入试运行阶段,裕能新能源磷酸铁锂总年产能将达到5-6 万吨。镍钴锰三元电池材料年产能为5000 吨,目前镍钴锰三元电池材料产品正在积极进行大客户认证中。 铁锂正极、三元正极不同程度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回暖,下半年公司基本面有望大幅改善 2020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销增速同比回暖明显。同期,欧洲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保持高增速,新能源汽车基本面拐点如期到来。 我国是全球磷酸铁锂乘用车实践经验最丰富的区域,2020年下半年大量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如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版、比亚迪汉EV、宋plus EV等车型有望积极贡献销量,上汽、北汽、长城等车企也均有磷酸铁锂车型进入推荐目录。叠加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对磷酸铁锂电池的逐步认可、储能电池商业模式的逐步确立和规模增长等因素,我们估计,我国磷酸铁锂电池的产销有望进入大幅增长轨道。公司参股的裕能新能源作为行业龙头之一,有望深度受益。 新能源汽车行业高增速对综合性能仍占据优势的三元电池需求重新回暖,公司三元正极、高纯硫酸锰等业务也有望相当程度受益。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0-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1.01、2.02亿元,同比增长48%、50%;EPS为0.16、0.24元。维持公司增持评级,6个月目标价9.79元。 风险提示: 锰系电池行业竞争加剧;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及预期;磷酸铁锂车型开发及新品上市节奏、销售情况不及预期;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降价压力超预期。 2020-09-29德方纳米(300769)磷酸铁锂强势回归 龙头扬帆起航 主要观点: 公司为磷酸铁锂行业龙头,优质客户保障未来份额 国内首家纳米磷酸铁锂生产企业深耕十余年,2019 年销量2.34 万吨,市占率29%占据龙头地位。深度绑定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优质客户。 磷酸铁锂极具性价比,未来三年复合增速56% 磷酸铁锂能量密度虽低于三元,但结构稳定,循环及安全性能好,比三元在正极和电芯层面分别有55%和22%的降本优势;且不含钴镍等贵金属,价格波动小,利于成本管控。性价比优势下,磷酸铁锂强势回归动力电池市场, 并在铅酸替代和储能领域潜力巨大。预计2020/2021/2022 年磷酸铁锂电池总出货量有望达到62/99/141GWh,对应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为14.6/23.4/33.2 万吨,三年复合增速56%。 公司独特工艺奠立成本、性能双重优势,产能将扩张至现有三倍多 作为业内唯一液相法生产厂家,公司磷酸铁锂循环性能和克容量均优于固相法同行。通过工艺改进和精进管理,采用低价原材料,自制硝酸铁降低铁源成本,布局曲靖新基地具备区位和低电价优势,成本持续低于同行,盈利能力领先。公司产能利用率一直维持高位,基本满产满销,作为业内为数不多的上市公司,融资便利,目前磷酸铁锂产能3 万吨,在建3.5 万吨,规划4 万吨,突破产能瓶颈后公司营收将大幅增长。 磷酸铁锂价格企稳,公司业绩底部反转将迎来利润收获期 此前磷酸铁锂价格持续下跌,造成电池端成本降低,扩大终端需求,同时公司发挥低成本优势抢占市场,但营收利润压力较大。当前磷酸铁锂价格已经跌至行业成本线附近,供给收紧需求回暖下价格有触底回暖趋势,预计价格下降空间有限,随产能持续释放,公司将迎来利润增长期。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 年归母净利分别为0.32/1.23/2.38亿,EPS 为0.40/1.59/3.06 元,对应PE 分别为203/52/27。考虑到磷酸铁锂行业的高增长和公司的强竞争力,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降、产能释放进度及行业发展低于预期。 2020-12-18国轩高科(002074)磷酸铁锂焕发新生 国际市场开启征程 孕育新生,重启征程。公司坚持“做精铁锂、做强三元、做大储能”经营战略,2019年电池组产量25.22亿Ah,同比增长42.82%,国内动力电池市占率5.5%,排名第三,仅次于宁德时代(50.6%)、比亚迪(17.3%),磷酸铁锂装机量市占率15.1%,仅次于宁德时代(55.8%)。 兼具结构与材料创新,贯彻一体化布局。随着补贴政策淡化能量密度指标,新能源汽车回归市场化需求,磷酸铁锂技术趋势回归引领平价趋势。公司深挖磷酸铁锂技术潜力,系统能量密度达160Wh/kg,结合JTM结构创新不断突破磷酸铁锂上限。公司坚持一体化布局,成为全球仅有的宁德时代、LG化学、比亚迪等少数具备全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的电池企业之一,自产正极材料,布局三元前驱体(中冶瑞木)和隔膜(合肥星源),并跨领域布局轻型车(滴滴)、基站储能(华为)、电力储能(国家电网/台塑等)消化成本,综合提升成本竞争力。 磷酸铁锂市场空间上探,加快海外输出。公司2017年底推出32131磷酸铁锂圆柱电池打开乘用车应用空间,已经配套宏光MINI、奇瑞eQ等A00级爆款车型,顺利突破北汽EU、长安欧尚X7EV等A级以上车型,同时携手塔塔、博世加速海外技术输出。 三元技术沉淀有望迎来质变。公司坚持三元技术开发,已获奇瑞、吉利、枫盛、天际等部分车企目录申报,高镍软包单体能量密度突破307Wh/kg。公司拟引入大众投资26.47%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并拟募投高镍正极材料和16GWh高镍软包电池产能,有望实现大众管理经验输入,提升综合治理水平,兑现三元技术能力。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为0.15/0.44/0.67元/股,营收为58.85/82.81/116.89亿元,公司对标动力电池可比公司7-10倍PS,给予2021年7倍PS,合理价值45.3元/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不及预期;现金周转风险;大众入股进度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