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蔚来官方宣布,蔚来首款旗舰轿车将于1月9日NIO Day 2020正式发布。从预告图中可以看出,这款轿车顶前部有一个小小的凸起,业界猜测其为激光测距装置LiDAR,或称激光雷达,蔚来轿车将有望达到最高L4级的自动驾驶水平。除了蔚来,近期小鹏汽车、华为等也发布激光雷达相关产品。 激光雷达凭借更高的测量精度、更快的响应速度以及更远的探测距离,成为高等级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之一。当前行业处于规模商用的前夜,行业有望在2021年迎来加速发展。需求侧,部分新能源车企和传统车企相继宣布将在2021年推出装载激光雷达的量产型汽车。供给端,经过多年的发展,激光雷达产业链逐渐建立并得到完善;全球范围内以Velodyne、Luminar为代表的企业相继登陆资本市场,有望借助资本力量加速自身业务发展。根据沙利文预测,2024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将突破100亿美元,2025年达到135.4亿美元,2020-2025年复合增速达到64.65%。万集科技(300552)、巨星科技(002444)、中海达(300177)等相关公司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2020-12-25巨星科技(002444)收购Shop-Vac 切入电动工具市场 购买Shop-Vac资产,踏出切入电动工具市场的重要一步 公司于12月24日发布公告,拟向全资子公司美国巨星增资5,000万美元,以现金方式购买Shop-Vac Corporation相关资产,包括宾夕法尼亚州和纽约州的两处不动产,机器设备、知识产权、存货和应收账款,交易价格为4,186万美元。Shop-Vac是北美吸尘器领域的 龙头品牌,干湿真空吸尘器是欧美电动工具较为重要的产品类别。我们认为,公司有望通过购买Shop-Vac资产,获得品牌和生产技术,展开在电动工具领域的初步布局,提升公司发展天花板。考虑到该资产或需要时间重整,对20-22年业绩影响较小,维持盈利预测,预 计20-22年EPS 1.15/1.43/1.72元,"买入"评级。 符合公司一贯并购思路,协同效应清晰 我们认为,此次并购符合公司一贯的发展战略,寻找具有相似销售渠道/终端客户的细分品类一线品牌。从标的角度考虑,公司通过在1)市场端整合产品销售团队,2)设计研发端数据平台全打通,为收购品牌赋予产品设计创新能力和拓宽市场渠道的能力。通过统一的物料采购及人员管理,以优化原材料成本和管理费用。从公司角度考虑,可以通过品类扩张提升市场空间,通过收购一线品牌打造公司自己的品牌力,提升公司自有品牌占比。有历史成功案例可寻(如Lista、Arrow、Primeline),协同效应清晰。 资产收购:交易价格更低,历史包袱较轻 据Shop-Vac官网,Shop-Vac是成立于1953年的家族企业。据公司公告,19年Shop-Vac实现营收2.08亿美元,EBITDA 972万美元。20年由于无法归还借款而进入资产处置程序。巨星科技通过资产收购方式获得Shop-Vac 与主营业务相关的不动产、机器设备、知识产权、存货、应收账款,标的产权清晰。公司通过资产收购,交易价格通常低于股权收购,2019年EV/EBITDA为4.3x,且资产收购理论上只包含资产而不包括员工安置,巨星科技在业务整合过程中历史包袱较轻,人员调整自由度更高。但承接原业务的经营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重整需一定时间。 进军电动工具市场,打开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据StanleyBlack&Decker2019年InvestorPresentation,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为400亿美元,手工具仅为150亿美元。我们认为,公司做出进军电动工具市场重要一步,有望整合Shop-Vac的技术和品牌,扩展电动工具业务,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打开成长空间。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12.4/15.4/18.5亿元,EPS1.15/1.43/1.72元,对应PE为23/19/16倍。参考可比公司朝阳永续一致预期21PE均值23x,考虑到公司龙头地位稳固,有望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双轮驱动,实现高于行业的稳定增长,给予21年25xPE,目标价为35.75元(前值32.89元),"买入"。 风险提示:海外主要市场经济增长放缓;汇率波动风险;东南亚工厂投产进程不及预期;贸易摩擦加剧;收购整合及投资协同进度不及预期;商誉减值风险;海外疫情扩散超预期。 2020-06-17中海达(300177)5G东风吹起 高精度定位龙头再起航 北斗系统建成,高精度增量应用将再造百亿级新市场 随着北斗三号建设即将全面完成,以及运营商正加快CORS 网建设,“北斗+5G”技术的智能化应用进一步成熟,有望开辟数百亿新应用场景市场。我们认为,北斗高精度应用行业有望迎来发展机遇,建议重视卫星导航板块行业整体向上的投资机会,看好中海达作深耕高精度定位,充分受益行业的高速发展,重点关注其在自动驾驶领域进展。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 为0.11、0.26 和0.37 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中海达是我国“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领跑者,已打通高精度全产业链 公司是国内高精度GNSS 龙头企业,重点拓展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北斗+”技术的智能化应用两大核心业务领域,全方位布局精准定位产业链,上游延伸至高精度定位基础设施构建以及以组合导航为核心的传感器件,下游可以为众多行业客户提供软硬件、数据及运营服务等应用解决方案。在北斗芯片、组合导航、星基增强系统、高精度惯导等高精度定位技术产品的产业化方面取得显着的成果,在自动驾驶、安全监测、应急管理、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领域做长远布局。 精准定位装备业务:龙头地位保障业绩,核心技术自主化率高 公司RTK 产品国内市场份额超过三分之一,领跑行业。同时,公司致力于掌握底层关键技术,2019 年研发投入2.4 亿元,占营收15.1%。1)2018年5 月发布国产全自主技术的北斗高精度导航芯片“恒星一号”,完成从板卡向芯片的技术跨越,并实现小批量流片,在公司无人机产品上开始应用。2)GNSS 碟状天线已应用于菜鸟物流的“G+无人快递车”,正在研发无人驾驶量产车的测量型组合天线(融合5G、蓝牙、电台等功能),预计该产品未来将有广阔的市场空间。3)中海达“全球精度”星基增强实时高精度定位服务系统已在国内外布设约100 多个站点,即将提供商用服务。 “北斗+5G”技术的智能化应用:重心发展自动驾驶,注入新兴增长潜力 根据HIS 预测,2020-2030 年是自动驾驶商用化导入的关键期,部分自动驾驶将在2020 年左右开始商业化,到2035 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销量可达1180 万辆,约占总销售量的9%。我们预计自动驾驶市场有望创造高精度行业最大下游应用。高精度地图和高精度组合导航是自动驾驶系统的重要技术支撑。公司导航系统天线和定位模块的设计和生产已通过IATF16949车规标准认证,并适配于部分车型,参股公司中海庭拥有甲级导航电子地图资质。公司积极融入上汽集团、中国移动、菜鸟物流、百度等企业的自动驾驶生态链,充分把握5G+北斗技术在自动驾驶市场的发展机遇。 公司高精度布局领先将率先受益行业高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 年EPS 分别为0.11、0.26 和0.37 元/股。Wind一致预期估算2021 年可比公司PE 估值为33 倍,考虑到公司汽车自动驾驶领先布局,2021 年PE 估值给予26%-36%溢价,即42-45 倍,目标价10.92-11.70 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精准定位装备市场竞争加剧,下游新应用场景拓展不达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