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2中科曙光(603019)业绩预告整体符合预期 关注疫后存量业务发展和增发新业务突破 预告2020 年盈利同比增长38% 公司发布2020 年业绩快报,预测营收101.02 亿元,同比增长6%,低于我们此前预期金额2%;营业利润10.55 亿元,同比增长45%,同我们预期基本完全相符;利润总额10.67 亿元,同比增长44%,同我们预期基本完全相符;归母净利润8.19 亿元,同比增长38%,低于我们此前预期金额9%。我们认为公司所得税可能高于我们预期,少数股东收益可能高于我们预期,公司预告业绩符合预期。 关注要点 2020 年增发顺利,具备国产化项目快速推进能力 2020 年11 月6 日公司完成了定增项目,增发价格32.15 元/股,募资47.8 亿元。资金将用于国产芯片高端计算机研发及扩产项目、高端计算机IO 模块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高端计算机内置主动管控固件研发项目等。我们认为公司依托自身多年技术积累,和与中科院计算所、海光等方面的紧密合作关系,成为上述项目最适合的业务发展主体:①公司在过去的业务发展中已开始建设基于国产处理器芯片的解决方案中心和产业生态平台;②成立先进微处理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结合自身100 万块以上的IO 板块/模块的使用/销售经验,掌握了服务器IO 芯片的设计理论基础和具备丰富的解决方案能力;③基于以上两点优势,公司在国产处理器的高端计算机和办公工作站的主动管控固件研发方面也优势明显。 疫后恢复背景下,三项业务预计将良性发展。 公司1H20 存储产品实现较快增长,其他业务下滑。我们认为下半年随疫情缓解,服务器、存储和服务业务均有转好趋势:服务器产品在面向双十一等需求高峰中继续满足银联、银行等金融行业客户需求;超算产品继续服务各超算中心。我们预计硅立方、曙光云等业务在疫后政企的数字化转型中也将扮演重要角色。公司同时推出液冷服务器、“安全可信城市云”等产品,推动业务增长。同时,2020 年子公司中科星图上市可能贡献部分收益。 估值与建议 我们认为公司顺利增发后,未来发展方向更加明确,现金流更加充裕,业务发展更加有序。同时应注意疫情后公司业务呈现恢复趋势。考虑到所得税/少数股东损益等原因,我们下调公司2020净利润9%至8.19 亿元。我们维持公司2021 年净利润11.61 亿元基本不变,同时引入2022 年净利润14.47 亿元。公司当前交易股价对应2021/2022 年P/E 倍数27.8x/22.3x,考虑到服务器行业景气度下滑,我们下调目标价25%至40.00 元,对应2021/2022 年P/E 倍数36.0x/29.0x,较当前股价仍有30.0%上行空间。 风险 研发项目低预期风险,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导致供应链风险,实体清单影响恶化。 2020-12-16紫光股份(000938)收购紫光云股权 加码云计算 收购紫光云股权,加码云计算 公司拟以19.09亿现金收购紫光云(未上市)46.67%股权。收购完成后紫光云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口径。本次交易价格对应2019年15.62xPS,可比公司2019年PS均值为20.03x。我们认为此次收购将提升公司云计算业务综合竞争力,加速公司从产品销售模式向平台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我们认为以云计算、网络安全为代表的新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并推动公司价值重估。维持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75/24.46/28.29亿元,维持目标价27.76元,维持“增持”评级。 云计算助力全球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混合云成为政企市场发展趋势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云计算已成为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的核心引擎,我国有望将云计算作为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根据IDC预测,2020~2023年国内公有云市场将保持40%的复合增速,到2023年市场规模达到479.6亿美元。今年以来,疫情的出现加速了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业务渗透率提升,进一步推动了云计算发展。从细分市场来看,混合云由于同时兼顾了公有云的灵活性和私有云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行业客户的青睐。我们认为混合云有望成为政府及企业级云计算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收购紫光云股权后,上市公司云计算业务综合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紫光集团于今年4月份成立云与智能事业群,积极拥抱云计算及智能化发展机遇。此次交易中紫光云全部股权价值为40.9亿元,对应2019年PS为15.62x,截止2020年12月14日,A股可比公司2019年PS均值为20.03x。我们认为本次上市公司收购紫光云46.67%股权后,其云计算综合服务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并推动公司从产品销售模式向平台服务模式转型升级,打造新的增长点。 维持“增持”评级 我们认为SOTP估值方法能够更好的展现公司价值,我们预计公司网络设备、服务器及存储器、软件及系统集成、IT分销以及云计算大数据板块2021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69/1.09/1.49/3.93/4.25亿元,对应业务板块可比公司2021年Wind一致预期PE分别为22x/31x/27x/51x/24x,基于公司产品线综合竞争力、渠道优势以及业务发展策略,我们给予相关业务板块2021年PE分别为30x/30x/27x/60x/14x,维持公司2021年合理市值为793.89亿,维持目标价27.76元,对应2021年PE32.46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控股股东债务风险;新华三剩股权归属带来治理结构的不确定性;创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客户IT支出下滑。 2021-02-27鼎捷软件(300378)股权激励落地 静待工业富联协同 事件: 公司2月25日晚公告:公司向10名激励对象授予189万股股票期权,向219名激励对象授予690万股限制性股票,2021年2月25日为首次授予日,另外预留121万股股票,总共1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76%。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投资要点: 股权激励落地绑定核心员工利益,大陆地区营收翻倍彰显信心 公司2021年2月10号公告了股权激励计划,2月25日首次授予,此次股权激励分为两部分:1)其中限制性股票690万股,授予价格12.11元/股(市场均价50%),业绩考核条件是2021-2023年营收较2019年分别增长15%/30%/45%,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后的净利润较2019年分别增长5%/8%/10%;2)股票期权121万股,行权价格24.22元/股(市场均价),行权条件是2021-2023年中国大陆内营收分别较2019年增长30%/70%/100%,对核心高管股票期权激励,设置大陆地区营收翻倍的指标,一方面说明公司未来将加大大陆地区业务开发,另一方面营收翻倍彰显出公司高管对未来业务发展充满信心。此次股权激励对象219名,覆盖范围较广,绑定核心员工利益,利于公司长期发展。 国内制造业ERP龙头,有望受益于国内智能制造行业发展 公司是国内制造业ERP、MES管理软件龙头企业,主要产品为自研ERP、E-ERP以及行业解决方案,并面向超大型客户提供SAP代理服务。公司聚焦制造业、流通业等行业,在台湾及大陆地区累计服务客户超过5万家,根据赛迪的数据显示,2017年公司ERP产品在制造业中市占率达到14.7%,位居国产软件第一位。目前国内企业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处于快速发展期,公司也在向智能化与云化转型,围绕以ERP为核心,衍生出面向工厂的智能化工业软件产品(包括MES、APS等),并提供saas服务,公司有望受益于国内智能制造行业发展。 工业富联成为第一大股东,静待协同效应 2020年12月14日,公司原第一大股东DCSoftware将其持有的公司3997.13万股股份以14元/股价格转让给工业富联,后者将以15.19%持股比例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达到22.85%。作为国内3C制造巨头,工业富联把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服务作为未来战略方向,面向制造企业输出产线智能化改造升级服务及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工业富联入股鼎捷软件,我们认为双方业务深度互补,将在三方面产生协同:1)工业富联转型工业互联网,正积极推进智能制造体系建设与自有工厂的智能化改造,鼎捷软件有望深度参与其中并受益;2)两者将会共同探索IT(信息技术)+OT(操作技术)融合,对外进行科技服务输出;3)工业富联对制造业Know-how,与鼎捷软件深入沟通开发新的工业软件产品,丰富产品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我们认为公司与工业富联具有深度协同效应,工业富联入股有望给公司带来成长边界扩张和价值重估机会。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42、0.57、0.75,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59、44、3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与工业富联协同效应不及预期的风险;2)公司大陆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3)工业软件拓展低于预期风险;4)宏观经济下行风险。 2021-03-12用友网络(600588)国内ERP领跑者 YonBIP加速云转型 云转型是国内外ERP厂商共同趋势。数据显示我国ERP市场增速已开始下降,2019年整体国内ERP市场增速降到13.96%,同时期国外ERP市场增速下降到2.33%,对标海外龙头厂商,云转型是国内外共同趋势。 用友产品线覆盖全行业,针对不同企业客户规模提供差异化服务。针对大、中、小型客户,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企业计算技术,按商业创新平台(BIP)的理念,充分发挥技术与商业相结合优势,构建和运营全球领先的企业云服务平台,提供覆盖多领域、多行业的企业服务,目前累计客户数以达到627.32万,累计付费达到58.1万。 用友营销网络完善,重视技术研发和产品实施运行。1)公司中高端客户业务以及小微企业客户分别拥有百余家分支机构和近2500家渠道合作伙伴;2)重视员工整体质量和发展,本科以上员工占比逐年上升,2019年本科以上员工数达到14176人,占比达82.08%;3)2019年实施运营人员占比达34.05%,技术人员人均支出达27.11万元,具有较高的行业壁垒。 国产替代和工业互联网背景下,用友云服务未来发展空间可看360亿。用友ERP市场份额从2010年28.30%提升到2020的40%,国产替代趋势进一步加强;紧跟工业互联网浪潮,用友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融合39个工业大类、18个应用领域,服务了49万家工业企业;从企业级SaaS整体市场以及用友自身客户渗透率发展测算得到未来公司云服务空间为360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收分别达到91.10、109.73、145.04亿元,EPS为0.30、0.38、0.49元/股,对应PE114.8X/89.6X/69.1X。绝对估值法下,对应目标价54.38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研发不及预期;云转型进程不及预期;中小型客户付费不及预期。 2021-02-04广联达(002410)经营策略调整短期影响数字施工增速 短期波动不改长期逻辑 事件描述 广联达发布2020年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0.05亿元,同比增长13.11%;实现营业利润4.26亿元,同比增长46.6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0亿元,同比增长40.48%。 事件评论 还原后在高基数基础上公司业绩依然高速增长。公司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30亿元,同比增长40.48%,略高于公司新推出的激励计划中2020年业绩指标3.2亿元。若考虑数字造价业务云转型对公司表观业绩产生的影响,将云转型相关合同负债因素进行还原,则还原后的营业总收入约46.17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14.86%;还原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8.82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32.30%,还原后在高基数基础上公司业绩高速增长。 数字造价业务云转型顺利,经营策略调整短期影响数字施工增速。2020年公司数字造价业务实现营收约27.96亿元,同比增长14.03%;其中云收入16.22亿元,同比增长76.11%;签署云合同22.34亿元,同比增长59.55%;期末云合同负债15.06亿元,较期初增长68.55%;数字施工业务实现营收约9.44亿元,同比增长10.61%。疫情背景下,公司调整数字施工业务经营策略,重点加强应收账款回款,稳健发展,数字施工业务增速低于预期导致公司整体营收略低于预期。依据公司公告测算,2020年Q4公司数字施工业务营收同比增长约25.60%,已重回快速增长。展望未来,假设疫情得到较好控制,公司数字施工业务或将重回高增长通道。 重启龙头并购战略,新业务布局和产业整合加速。2020年公司收购洛阳鸿业,布局数字设计业务。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战略聚焦后经历阶段性内生增长,成功实现了转型升级。当前再次重启并购战略,实现新业务布局和产业整合加速。 短期波动不改长期逻辑,维持“买入”评级。2020年公司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数字施工业务增速略有波动,整体依然实现了稳健增长。短期扰动不改长期成长逻辑,中长期看,“八三”战略规划发布,“数字建筑平台服务商”战略成长路径清晰。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0、6.56和9.8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 数字施工业务成长性不及预期; 2. 疫情反复带来的经营波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