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等13个部门近日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强化节能环保服务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支撑作用,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咨询服务、第三方监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推动节能环保服务向全周期的综合服务延伸拓展。 环保节能板块将充分受益于碳减排,叠加“十四五”规划对生态环保、绿色转型的重申,未来环保需求有望持续高企,相关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值得关注。 高能环境(603588)是土壤修复与固废危废龙头公司,在运在建筹建危废产能超120万吨/年。 国检集团是国内最早从事温室气体减排检测的第三方机构。 其他个股:瀚蓝环境、龙马环卫。 2021-03-16高能环境(603588)预告2020年净利润同比+35% 各项业务持续开拓支撑公司高成长 公司近况 公司发布2020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68.11亿元,同比增长34.19%;归母净利润5.57亿元,同比增长35.28%。单看4Q20,营业收入24.93亿元,同比增长30.94%;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46.75%。公司业绩符合我们和市场的一致预期。我们认为公司业绩稳定增长主要由于运营项目的稳步推进、危废资源化各子公司的技改和扩产,以及高能结加并表。 评论 十四五环保政策有望持续趋严,支撑公司各项业务稳定发展。在3月初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今年将制定2030年碳达峰行动方案,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再加工是减少碳排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时报告进一步强调加大污水、土壤、危固废治理力度。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环保政策整体有望趋严,公司所在赛道金属危废回收利用、土壤修复和垃圾焚烧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带动公司业务稳定增长。 危废资源化市场空间广、集中度低,公司聚焦金属资源回收利用,未来发展可期。根据我们的测算,每年危废金属资源化市场空间约800-1500亿元。而行业目前集中度低,头部上市公司市占率仅1-5%。我们认为公司通过对内改善运营和对外持续并购将进一步强化危废布局,提高市占率,在手项目投产运营后有望带动金属危废资源化产能增长一倍至130万吨/年;并且公司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强化行业布局,提升各项目协同效应。 环境修复和垃圾焚烧保持稳健增长,保障公司现金流。环境修复市场订单金额加速增长。2H20全国环境修复订单总金额214亿元,同比增长约245%,环比增长139%。《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在未来15年拟投入超过3万亿元,相比当前环境修复市场提升明显。截至2020年底,公司垃圾焚烧运营规模达到5200吨/日,储备产能为8900吨/日,我们预计公司目前在建拟建主要将在未来2年内建成,支撑板块稳定发展。公司注重项目盈利能力和回款质量,环境修复和垃圾焚烧业务现金流较好,随着公司业务的逐步拓展,公司现金流有望进一步提升。 估值建议 我们维持2020E/2021E/2022E盈利预测5.5/7.4/10.1亿元,同比增长33%/35%/37%,依旧保持较高增长。同时我们认为公司今年有望迎来自由现金流转正拐点,建议投资者持续关注。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目标价25元不变,对应2021-2022年27和20倍市盈率,较当前股价有44%的上行空间,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2年19.2和14.0倍市盈率。 风险 订单落地风险,项目推进不及预期风险,融资风险。 2021-01-20国检集团(603060)内生外延同发力、跨地域跨领域经营深化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20年业绩快报。公司预计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4.65亿元,同比增长29.44%,实现归母净利润2.29亿元,同比增长7.39%。公司业绩基本符合我们和市场的预期,也达到了此前激励计划的要求。 需求恢复良好,外延并购发力,收入端增速强劲。公司Q4实现收入6.16亿元,同比增长54.8%(同口径调整后),体现检测行业2020H2疫情后总体恢复良好,且公司2020年进行的外延并购初见成效。结合收购公告及前三季度经营业绩,我们估算,2020年公司内生增长10-15%左右,外延并购收入贡献收入增量2-2.2亿元,共同支撑收入增长;此外分板块而言,检测业务是增量主要来源,其余板块业务总体保持平稳。由于1)疫情期间部分业务停滞,费用率有所上升2)部分市场价格小幅下滑,公司利润率有所下滑,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 跨区域、跨领域经营深化。2020年,公司完成广州京诚、湖南同力的收购,不仅增强了在环境、水利检测领域的布局,同时也增强了在广东、湖南两地的布局(过往公司两地业务相对薄弱);此外,2021年1月,公司公告摘牌重庆科力,进军重庆市场,并首次采用母公司、子公司共同持股方式进行重组,未来西南地区工程检测业务协同效应及竞争力有望稳步上升。除外延并购外,公司同样通过扩资质、完善产品线以及进军高端材料领域等多种方式,促进存量公司成长,跨区域、跨领域战略进一步升华,建工+环境+食品检测的布局已初步成型。 行业扩容+集中度提升,公司发展按下加速键。我们认为中期内我国检测行业市场空间仍将伴随经济发展而稳步成长,其中碳中和、碳达峰的推进不仅将使得环境检测领域进一步扩容,同时该领域重点企业与公司目前客户有一定重合度,或进一步加速公司检测业务成长;同时,随着行业并购整合,以及疫情后部分小企业加速清退,行业集中度提升或加速,公司等头部企业核心受益。目前公司市占率仅0.3%左右,提升空间巨大,而在2020年公司激励计划发布、人才机制理顺后,公司发展有望按下加速键。 投资建议。小幅调整毛利率假设,对应下调公司2021-2022年盈利预测4.9%/7.8%至2.92/3.51亿元,同比增长27.2%/20.5%,对应小幅下调目标价至29.92元(原:30.5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低于预期,并购慢于预期,系统性风险。 2020-11-12瀚蓝环境(600323)国补退坡 后补贴时代龙头份额提升可期 新政下,垃圾焚烧发电的国补将由过去的按垃圾处理发电量在特许运营期内(25-28 年)进行补贴,吨发280 度以内部分享受国补,全生命周期总补贴电量没有封顶,转变为在项目并网15 年内,项目累积补贴电量未超过电量补贴上限时,每年正常进行国补,而超过电量补贴上限时,超过部分不再享受国补。短期看,新政对于垃圾焚烧存量项目的IRR 影响较为有限,从长期来看,随着垃圾焚烧行业的逐渐成熟,国补退坡取消部分逐渐由地方政府承担顺价是必然趋势。 国补的退坡以及取消,对于部分运营能力较弱,环保排放不达标,股东背景薄弱,顺价能力不强的小型垃圾焚烧企业有较大冲击,而行业内优质的龙头企业如瀚蓝环境,具有资金+运营能力+政府资源等多项竞争优势,有望抓住国补退坡背景下的行业整合机会,顺势通过并购扩张提升自身的市占率水平。公司目前的项目推进节奏较快,使得公司绝大部分在手项目都能享受到存量垃圾焚烧发电项目0.65 元/度的上网电价,基本不受新政下增量项目补贴退坡的影响。 职业经理人制度落地,推动公司“十年百城”大固废战略启航。今年5 月15 日,公司发布公告已通过了高管转换为职业经理人议案,总经理金总等高管转换为公司职业经理人,公司治理得到完善。与国企委任制相比,职业经理人制度最大的不同是“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和“市场化退出”,能有效激活管理层的动能,助力公司大固废战略的推动。一方面,随着国补逐渐退坡,垃圾焚烧行业集中度提升可期。另一方面,环卫服务、危废处置、有机废弃物等新兴板块,有望构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2 年营业收入72.97/82.20/93.25 亿元,净利润10.46/13.59/16.55 亿元,净利增速14.59%/29.99%/21.76%,EPS 分别为1.36/1.77/2.16 元,对应PE 分别为19X/14X/12X。根据FCFF 绝对估值法,公司股权价值270 亿,每股价值32.52 元,维持公司“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项目进展不达预期。 2021-03-18龙马环卫(603686)十四五环卫装备、服务市场空间大 公司一体化优势明显 具备装备+服务一体化优势的环卫龙头:公司环卫装备市占率稳定在行业第三的水平,在新能源等中高端领域拥有更高的市占率:2020Q3,公司创新产品和中高端车型市占率10.98%,其中新能源市占率8.70%。新能源、中高端车型的优势将助力在新能源替代浪潮中占据更大优势,同时环卫装备的优势地位也将助力公司环卫服务市占率的持续提升。截至2019年,公司已累计承揽17个省市的环卫服务运营项目,实现了环卫服务运营一体化方案的异地复制和区域规模化;2019年公司中标环卫服务项目合同总金额在全行业排名第一。截止2020Q3,公司在手环卫服务项目年化合同金额为32.84亿元,合同总金额279.01亿元。环卫服务持续高增长确定性强。 受益垃圾分类、新能源化等,环卫装备迎新一轮扩张期。目前我国环卫作业机械化率不到70%,相比发达国家仍有15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创文创卫、垃圾分类等政策的实施,将大幅提升清扫、转运等环卫车辆的需求;而在“碳中和”背景下,各地政府提出了30%~80%的新能源替代计划,新能源环卫装备单价显着增加,环卫装备市场将显着放大,预计到2025年环卫装备市场规模有望翻倍至1000亿以上。 环卫服务延续高增长,在手项目持续增长,年化金额32.84亿元。城镇化率提升、垃圾分类带来的环卫一体化需求、市场化率提高等因素是环卫服务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我们测算,预计2020年环卫服务市场空间超过1000亿,到2025年,我国环卫服务市场总空间将超过3500亿,在65%市场化率假设下,市场化空间将超过2300亿。行业增长空间巨大。 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1.07/1.23/1.52元,对应PE分别为15/13/11倍。环卫服务仍处于快速成长期;新能源环卫装备进入爆发期,看好公司高增长的可持续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环卫服务、环卫装备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