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面板关键零组件报价涨不停,偏光片今年首季涨价约5%至10%后,传出第2季将再涨逾5%。另外,全球最大面板玻璃基板供应商康宁也宣布,第2季将适度调涨售价,是首度产品全面性涨价。康宁强调,此次价格调整,主要反映目前玻璃缺货而导致的物流、能源、原材料和其他运营成本增加。此外,自2020年以来,用于维持稳定可靠的玻璃基板生产所需的贵重金属价格也大幅上升。目前,全球主要玻璃基板生产商包括美国的康宁和日本的旭硝子、电气硝子以及中国的东旭光电。 近期面板市况大好,产能供不应求,偏光片、玻璃基板等关键零组件报价也顺势持续扬升。相关标的:三利谱、深纺织A、隆利科技、东旭光电。 2021-03-24三利谱(002876)2020年年报点评:产业链景气度攀升 国产化代替获新机 【投资要点】 2021年03月18日,公司发布2020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收19.05亿元,同比增长31.33%;实现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127.94%;扣非后净利润为0.96亿元,同比上涨158.68%,利润显着增厚。 经营状况良好,财务情况乐观。受益于面板价格的持续上扬,上游原材料、元器件的景气度也在不断攀升,2020年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分别为17.36%、6.23%,盈利能力较去年同期16.67%及3.46%得到了极大改善;三项费用率合计为5.32%,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了1.61pct,费控表现优异;偿债能力稳健,资产负债率从61.74%快速下降至43.70%,流、速动比率分别为1.75、1.39,同比增长38.18%、60.23%。从营运能力来看,全年存货周转率为3.51次,相比去年同期的2.69次,有小幅提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115.81天,相比去年131.83天,账期逐渐缩短。 国产代替需求强烈,产能释放进展顺利。在目前仍受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企业主导的偏光片产业,国内TFT-LCD偏光片大量依赖进口,国产化代替需求迫切。公司作为国内主要的偏光片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在中国大陆TFT-LCD偏光片企业中位列前二名,预计将在国产代替进程中充分受益。随着合肥1330mm及1490mm生产线产能的顺利释放,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增长迅速,市场竞争地位突出;龙岗工厂也已建完等待爬坡中,满产后预计又将新增产能1000万平米,规模效益愈发明显。 加大研发力度,坚持自主创新。公司紧密围绕市场和客户需求进行研发创新,2020年投入研发费用共计0.87亿元,同比增长61.33%;近三年研发支出呈现出连续增加的趋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1.91%,在研发投入方面始终保持着较高水平。多尺寸产品布局,聚焦小尺寸手机偏光片市场,公司盲孔屏用低收缩打孔偏光片通过多家客户的认证并顺利实现量产;车载染料系偏光片等也通过了部分有影响力的客户的认证,正逐渐上量使用中;柔性AMOLED用偏光片进入客户测试阶段,该产品已率先在手环应用上通过客户测试且预计于2021年量产。 【投资建议】 2021年一季度,淡季不淡,终端品牌因担忧后续资源短缺,一季度整体保持高水位的需求。供应侧在需求端积极备货的情况下,一直处于高稼动状态,短中期偏光片缺货问题难解。从价格端来看,受各大厂近期集中召开各类新品发布会的影响,预计3月、4月整体面板涨幅将进一步扩大,供需吃紧的状况或持续至下半年才会缓解。 具体到公司来看,三利谱在推进经营策略变革的同时,也注重与重大客户之间关系的维护。随着京东方、天马、惠科、华星光电等面板客户订单量的释放,公司营业收入取得了较快增长,并预期能保持该增长势头。因此,我们推估公司2021/2022/2023年营业收入为28.16/39.30/51.6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66/3.98/5.49亿元,EPS分别为2.13/3.19/4.40元,对应PE分别为34/22/16倍,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产品价格涨幅不及预期; 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 新冠疫情控制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