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牵头制定的《8K超高清大屏幕系统视音频技术要求》4月9日发布。这一文件将为全社会8K超高清大屏幕系统的建设、应用、测试和运行维护提供技术规范,完善我国超高清领域相关标准体系建设,加速推动国内超高清产业应用落地。 工信部、广电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发布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预计到2022年产业总体规模超过4万亿。随着5G的加速大规模商业化,超高清视频正成为5G的首批应用场景之一,将大幅提升电视视听体验,促使更多用户回归大屏端,同时,超高清技术可应用于多个衍生行业,进一步激发相关消费潜力。 相关标的:数码视讯、佳创视讯、淳中科技、中视传媒。 2020-12-21数码科技(300079)智慧广电领导者 受益于超高清视频落地 广电行业核心供应商,客户基础深厚。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数字电视系统和集成提供商,以智慧广电业务为主,通过子公司专业化布局金融、电信、特种需求定制及影视传媒业务。公司广播电视业务主要向包括广电局、网络公司、电视台侧提供核心的产品与技术服务,具备智慧广电完整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具备深厚客户基础,已服务国内20余家国家级客户,34家省级以上客户以及逾2300家市级客户,并参与多个重大事件的直播保障,同时公司核心产品已进入海外1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公司主动收缩低毛利IPTV智能终端业 务,公司利润率提升明显,目前业务收缩进程已经接近尾声,我们预计2021年公司业绩有望迎来高增。 超高清视频驱动广电行业高景气。从全高清2K到超高清4K/8K是一次新的技术跃迁,对传输网络大流量、高速率、低时延的需求与5G网络建设高度吻合,是5G应用的重要场景。2018年央视已经率先开启超高清频道技术系统建设。2019年3月,工信部、广电总局和中央电视总台联合印发《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提出到2022年超高清视频用户数达到2亿,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超过4万亿。各省市先后推出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截至2020年初,全国31个省市中有11个省市发布了超高清视频产业行 动计划。编转码是超高清产业关键环节,同时国产AVS标准开始广泛应用,我们测算2022年全国编转码器设备存量市场空间将达到93.2 亿元。 广电行业核心供应商,多方面受益于超高清视频产业落地。公司拥有4K采集-智能-核心交换-存储-转码-播发-网络-终端-安全-监 测的超高清全产业链解决方案,包括内容采集侧、制作侧、传输侧、网络分发与管理、智能终端等多个关键环节,同时公司深度参与了AVS系列编码标准、DCAS标准等多个行业标准制定,中标了包括2022北京冬奥会超高清8K数字转播技术与系统项目在内多个超高清相关 项目,在产品线、技术实力、应用案例上均具备竞争优势。2019年12月,公司入围新一代卫星直播广播电视可下载条件接收系统服务支撑项目,成为直播星仅有的两家DCAS供应商之一。随着采用国密DCAS的直播星四代机布放,公司DCAS发货将逐渐放量,公司看好直播星领域的市场前景并将作为重点业务部署。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我们认为。公司是广电行业核心信息化供应商,在产品线、技术实力、应用案例上均具备竞争优势,将充分受益于国内超高清视频产业落地。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06/0.14/0.21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86/34/23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超高清视频产业推进速度不及预期的风险;2)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3)系统性风险。 2021-03-23淳中科技(603516)2020年年报点评:不惧疫情 实现高质量增长 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4.82亿元,同比增长29.99%,实现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12.3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15.88%。经营活动净现金流1.45亿元,19年同期为1255万元。 不惧疫情,逆势增长。在2020年疫情的不利影响下,公司全年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高增长,主要是受益于公司产品线拓展、营销网络覆盖度提升及下半年市场需求恢复等因素。上半年受到突发疫情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57%;下半年国内疫情缓解后公司 业务恢复增长,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52%,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3.5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相比19年同期也有大幅度改善,公司在保证经营质量的情况下,实现了高质量的增长。 持续投入研发,新品占收入比快速提升。2020年公司研发投入6159.99万元,同比增长22.89%,营业收入占比为12.76%。分布式新 产品收入占比已超过20%,逐渐成为公司主力产品之一。未来公司将持续不断地加大研发投入,全面提升产品维度,围绕基于5G通信、 网络安全、“云”服务、大数据、AI智能于一体的综合视频应用系统服务用户,迎接下一代全面“云”系统级应用的到来。 布局全产业链自主可控。2020年8月,公司发行了3亿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主要用于专业音视频处理芯片的项目研发。目前芯片设计等工作进展顺利并按计划有序推进,10月30日,公司发布公告,出资3000万元投资芯动能基金,基金主要投资方向为显示、半导体产业的项目,并专注于显示及人机交互、物联网、智能制造等细分市场。我们认为,发行可转债以及基金项目与公司显控业务契合度好,有助于公司打造软硬件自主可控的解决方案。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2023年营收分别为6.27、8.16、10.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9、2.46、3.30亿元,EPS分别为1.42元、1.85元、2.48元每股,参考可比公司估值,并且考虑软硬件全自主可控带来的估值溢价,我们给予2021年动态PE35-40倍,6个月股价合理价值区间为49.7-56.8元,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推广不达预期,行业需求下滑。 2020-06-29中视传媒(600088)央视版MCN蓄势待发 经营改善涅槃重生在望 进军直播电商市场,央视版MCN 蓄势待发 6 月15 日,公司和佛山电视台、国内领先的电商直播内容服务公司——北京灿烂星光、顺控集团联合,挂牌成立中视大湾区直播 基地,公司占该基地35%股份。 公司背靠央视,联合头部MCN 机构,有望凭借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在MCN 领域快速崛起:(1)凭借央视品牌力,获得各直播平台 的流量支持;(2)承接央视资源,输出央视主持人的品牌影响力和带粉能力;(3)依托品牌广告合作基础,将央视广告资源与直播业态有机结合,实现业务模式创新;(4)多方合作建立直播基地,模式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 央视唯一上市公司,承担媒体转型探索新使命 公司是央视控股的唯一上市公司,公司承担着央视传统媒体转型探索的新使命:电视广告收入持续下滑,央视财政拨款大幅削减,央视迫切需要转型发展,中视传媒作为央视控股上市公司,承担着央视转型探索的使命。 公司重点布局方向:(1)发力直播电商,寻求多方合作经营优势,服务实体经济同时盘活台内存量资源,实现经营业务收入的增 长;(2)发力4K 超高清,迎合5G 新趋势和国家超高清产业政策,持续提升媒体内容的品质,服务央视超高清战略;(3)积极探索资本运作的新模式,通过基金投资形式介入媒体产业链,保持产业持续发展的动能。 央视资源支持加码,公司涅槃重生在望 2019 年开始,央视对公司的资源支持力度持续加码,公司凭借央视的支持和自身经营活力的释放,涅槃重生在望:(1)央视将农业农村频道广告代理权授予公司,公司广告业务迈上新台阶,未来公司有望获得其他频道广告资源实现业务进一步发展;(2)央视主 持人助力公司直播带货业务,品牌资源持续输出将加快公司直播带货业务崛起速度;(3)总台改革和公司积极求变,公司经营发展更 加积极进取,持续进行新业务探索,公司涅槃重生在望。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20-2022 年将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1.76、22.51、27.92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4、2.69、3.34 亿元,EPS分别为0.31、0.68、0.84 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 分别为48、22、18 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影视项目开机风险;直播带货的主播或主持人直接影响业务开展,存在核心人才流失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