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等近日发布《关于2021-2030年支持新型显示产业发展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自2021年至2030年对新型显示产业的关键原材料、零配件生产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求的自用生产性原材料等免征进口关税。目前我国新型显示产业总投资已超1.3万亿元,成为全球最大显示面板生产基地。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显示产业有望获更多政策支持。A股相关概念股有TCL科技、京东方A等。 2021-04-12TCL科技(000100)定增加码IT产线 开拓高端市场 事件:4月9日晚,TCL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40.31亿股,募资不超过120 亿元,用于投资第8.6 代氧化物半 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点评: 大手笔投建IT 产线。本次募投项目,公司拟募资不超过120 亿元,其中90 亿元用于建设8.6 代氧化物半导体新型显示器生产线(T9 线),其余募资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具体到T9 线,该产线落地广州黄埔区,规划总产能180K/M,总投资金额350 亿元,除公司定增所得资金外,其余资金来源为广州市政府出资及银行贷款。 布局高端市场,产能跃升全球前二。公司T9 线规划总产能180K/M,其中主要用于生产制造中尺寸高附加值IT 显示屏,车载、医疗、工控、航空等专业显示器等。此外,T9 线还将调配部分产能布局Oxide 驱动背板技术,用于高端笔记本和游戏电竞以及后续miniLED 直显和印刷OLED 的开发。产能释放进度方面,T9 线将于1Q23 投产,一期99K/M 产能将于1Q24满产,二期81K/M 将于1Q25 爬满,届 时T8 线IT 产能将占全球15%左右,公司将超越韩台厂商,成为全球第二大IT 面板制造商。 深耕新一代显示技术,印刷OLED 有望开花结果。TCL 科技已在印刷OLED 技术领域深耕多年,早在2014 年公司就成立子公司广东 聚华,开始研发印刷OLED 技术。其旗下的“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是我国显示领域唯一的一家国家级创新中心。此外,2020 年6 月公司战略入股JOLED,与其建立技术与专利联盟,进一步提升印刷OLED 技术实力。在技术积累逐渐成熟后,公司印刷OLED 开始 向规模化量产迈进,此次广州华星除了布局IT 新产能外,还将论证建设一条8.5 代柔性可卷绕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T8),主要生产 和销售32 寸至95 寸4K/8K 超高清大尺寸印刷式可卷绕OLED TV、IT 及商显产品。 各尺寸产线齐头并进,半导体显示全球领先。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在半导体显示领域建立显着竞争优势。产能方面,公司T1、T2、T3 和T6 项目满产满销;T7 项目按计划爬坡量产,年底实现满产;T4 第6 代AMOLED产线一期满产,二期和三期加快建设;此外,苏州三星线(T10)已于4 月1 日起正式并表贡献产能。市场份额方面,公司TV 产品出货面积全球第二,交互白板出货量跃居全球第一,LTPS 手机面板出货量全球前三。同时,公司加速中尺寸战略布局,商显、笔电、Monitor、车载等产品开发和客户导入顺利推进,LTPS 笔电产品出货量全球第二,32 寸曲面电竞屏出货量全球第三,产品供应全球多家一线品牌。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在半导体显示领域深耕多年,具有显着竞争优势,IT 新产线及印刷OLED 布局将进一步打开公司长期成长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1/22/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0.46/137.87/157.65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11/10/8 倍。考虑到公司在半导体 显示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未来的长足发展空间,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目标市值2150 亿元。 风险因素:疫情反复,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2021-04-13京东方A(000725)2020年年报点评:盈利持续提升 行业景气延续 业绩总结:公司2020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55.5亿元,同比增长16.8%;实现归母净利润50.4 亿元,同比增长162.5%,落于此前业绩预告上限区间,基本符合预期;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6.7 亿元,2019 同期亏损11.7 亿元。同时,公司预告2021Q1 实现归母净利润50~52 亿元,同比增长782%~818%。 1+4+N 航母事业群扩张有序,显示事业受益面板价格持续上涨。 显示事业:2020 实现营收1319.7 亿元,同比增长16%,整体销量同比增长约18%;创新应用产品市占率快速提升,穿戴、ESL、电 子标牌、拼接、IoT 金融应用市占率居全球第一;柔性OLED 产品加速上量,全年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0%,公司报告期内完成中电熊猫 南京8.5 代和成都8.6 代LCD 产线收购,行业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 传感器及解决方案事业:实现营收约1.20 亿元,同比增长约90.95%,主要在医疗影像、智慧视窗等业务在市场开拓、客户导入、 新产品及新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突破,整体实现较快增长。 Mini-LED 事业:实现75 英寸玻璃基双拼背光产品点亮,已向多家品牌客户进行推广,联合研发的全球首台最大针刺式固晶机装机并调试完成,固晶速度大幅提升;玻璃基直显侧面线路、固晶和组装等瓶颈技术开发完成,P0.9 AM 玻璃基产品开发与市场推广稳步推进中 智慧系统创新事业:2020 年实现营收约13.28 亿元,同比增长约61.72%,业务布局取得突破,市场开拓进步明显。 智慧医工事业: 2020 年实现营收约15.22 亿元,同比增长约12.15%。公司报告期内持续推进以健康管理为核心、智慧终端为工具、数字医院为支撑的全周期健康服务闭环构建,健康管理、健康科技、数字医院等业务快速发展。 供销产快速联动,运营效率不断提升。北京8.5 代线拼接、电竞显示器产品可出货率创新高;重庆8.5 代线氧化物TFT 产品良率实现突破,小型化产品占比持续提升;合肥10.5 代线产品良率创行业新高;武汉10.5 代线良率不断提升,综合良率创新高。客户端品质绩效排名持续保持领先,显示器件LCD 28 家核心客户27 家达成前两名,其中20 家第一,整机12 家战略客户中5 家实现品质排名第一。 面板价格持续上涨,行业高景气度仍将持续。2021Q1 以来面板价格仍维持上涨趋势,当前预期面板价格上涨或将持续到2020Q3, 当前LCD 供给端:韩企退出大势已定,国内新增产能有限,短期内供需平衡主要由需求端驱动。需求端:智能显示终端大屏化显著,且今年体育赛事或将有力驱动面板终端需求提升。我们预期公司显示事业较强的盈利能力将保持稳步提升。 募投定增已获受理,或有望进一步增强公司产线控制力,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公司此前申请的定增预案已于近日获受理,公司拟募资在200 亿元用于收购武汉京东方光电股份股权、投资重庆第6 代柔性AMOLED 产线及成都京东方医院等项目,我们认为若定增获批 ,将加速提升公司在OLED 市场的产能份额及竞争力,同时改善公司资本结构,并加强公司对现有产线的控制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9/208/24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7/161/208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37/0.46/0.6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面板出货量不及预期、海外厂商液晶产线退出缓慢、产能爬坡不及预期,新品良率爬坡不及预期、产线并购不及预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