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俞建华会见了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首席执行官冯思翰。冯思翰表示,大众将进一步扩大在华投资经营,加大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研发生产。 大众将依靠模块化电动平台MEB和豪华电动平台PPE快速扩展产品线,摊薄成本。两平台将覆盖所有品牌、车型和大部分电动车销量,其平台化定点将为产业链带来稳定持续的机遇。2025年前预计在中国推出30款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达到150万。 宁德时代(300750)向MEB平台电动车供货电池。 国轩高科(002074)定增获大众认购,其2025年规划产能达到100GW。 2021-05-19宁德时代(300750)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动力电池产销增长 与ATL开启深度合作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0年、2021Q1盈利同比分别增长22%、163%: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3.19亿元,同比增长9.90%;盈利55.83 亿元,同比增长22.43%;扣非后盈利42.65亿元,同比增长8.93%。公司同时发布2021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191.67亿元,同比增长112.24%;盈利19.54亿元,同比增长163.38%;扣非后盈利16.72亿元,同比增长290.50%。 动力电池产销增长,盈利水平基本稳定:2020年,公司实现锂离子电池销量46.84GWh,同比增长14.36%,其中动力电池系统销量44.45GWh,同比增长10.43%;公司动力电池系统收入39.42亿元,同比增长2.18%,毛利率26.56%,同比下滑1.90个百分点。公司前储能市场布局逐步落地,2020年实现储能系统销售收入19.43亿元,同比增长218.56%。公司2020年综合毛利率27.76%,同比下滑1.30个百分点;费用率20.69%,同比提升0.62个百分点;净利率12.13%,同比提升1.18个百分点。公司2021年一季度综合毛利率27.28%,同比提升2.19个百分点;费用率18.63%,同比下滑2.43个百分点;净利率12.23%,同比提升2.21个百分点。 与ATL开启深度合作:公司近期公告与ATL签署两份《合资合同》,拟共同出资设立两家合资公司,主营应用于家用储能、电动两轮车等领域的中型电池;并签署《交叉技术许可协议》,ATL应每12月向公司支付1.5亿美元的费用。 估值 结合公司2020年年报、2021年一季报与行业变化,我们将公司2021-2023年的预测每股盈利调整至4.02/5.90/7.85元(原预测为2.87/3.45/-元),对应市盈率86.7/59.1/44.4倍;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价格竞争超预期;新能源汽车需求不达预期;技术进步不达预期风险;海外贸易壁垒风险;新冠疫情影响超预期。 2021-05-13国轩高科(002074)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国内份额稳固 大众入股有望迎新增长 减值计提影响业绩,21年看好铁锂打开增长空间。2020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达1.49亿元,YOY+192%,其中计提坏账损失约3.2亿元, 存货跌价损失约1.3亿元,影响20年业绩。公司是五菱宏光Mini等A00级别车型的主要配套电池厂商,21Q1公司配套A00级别铁锂车型装 机量为598MWh,排行第一。我们认为该级别车型未来高增速较为确定,公司有望因此受益。 国内份额稳固,境外收入快速增长。2020年公司动力电池收入62.77亿元,YOY+45.27%,销量达25.8亿Ah,YOY+69%。其中,境外收入为1.59亿元,YOY+616.4%,预计公司与荷兰EBUSCO、印度TATA和美国EP等国外车企合作顺利。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20 年公司动力 电池装机量约为 3.27GWh,国内市占率约为5.2%,排名第五,其中铁锂电池装机量 2.9GWh,国内占比12.06%,排名第三。21Q1公司国 内装机量为1.05Gwh,市占率保持稳定向上趋势。 大众定增落地,产能扩张与上游布局提速。非公开发行已获批,预计大众MEB平台导入顺利。定增牵手大众后产能扩张加快,根据 公司年报规划,其2025年产能将达到100GWh,并预计国内市场份额达20%。上游材料方面,公司在21年3月启动碳酸锂项目,预计2022年投产;年产3万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项目也开始逐步达产,预计2023年全部投产,有利于完成自供体系搭建。此外,公司2020年底和21Q1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85和1.11亿元,同比均大幅转正,较为健康的现金流有利于支撑其产能和布局的扩张。 盈利预测:考虑到下游的持续景气,公司系锂电池国内龙头。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55/8.36/10.97亿元,对应估值80.2/53.2/40.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新能源汽车需求不及预期,和大众集团合作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涨价超预期 |